检验工作中,我们比较多接触到正确度、偏倚、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概念,该怎么理解呢? 01 正确度 1、WS/T 406-2024中对于正确度的定义为: 正确度 trueness : 无穷多次重复测量所得量值的平均值与参考量值间的一致程度。 2、新版认可准则中对于正确度的定义为: 正确度 trueness, 也叫 测量正确度,无穷多次重复测量所得量值的平均值与参考量值间的一致程度。 注1:测量正确度不是一个量,不能用数值表示。但可根据GB/T 6379.1/ISO 5725-1 测量其一致程度。 注2:测量正确度与系统测量误差呈负相关,与随机测量误差无关。 注3:术语“测量正确度”不宜用“测量准确度”表示。 注4:对于定性检验,测量正确度(一致程度)可以用一致性(例:与参考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百分比)表示。 注5:正确度是检验程序的一项属性,反映了测量值与预期值或靶值的偏倚它被定性描述为好或坏。如果测量偏倚可接受,则检验程序具有较好的正确度。 ![]() ![]() 02 偏倚 1、15189认可准则中的定义: 偏倚(bias), 也叫测量偏倚(measurement bias),系统性测量误差的估计。 注:该定义只适用于定量测量。 2、WST 403-2024中的定义: 偏倚 bias 检验结果正确度指标,指同一实验室用同种方法在多次独立检验中分析同一样品所得结果的均值与靶值之间的差异。 注1:靶值可以是参考方法测定值、有证标准物质认定值或其他适当定值,如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统计值。 注2:偏倚一般通过分析有证标准物质及其他适当参考物质、与参考方法或已知准确度其他方法(如公认的指定比对方法)对比而获得。 注3:偏倚可用绝对值或相对值表示。 注4:偏倚有方向性,即可能是正偏倚或负偏倚。 理解: ![]() ![]() 03 精密度 1、WS/T 406—2024中的定义如下: 精密度 precision 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同类样品重复测量所得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注1:精密度常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表示,是测量误差中的随机效应。 注2:规定条件在临床检验领域可以是批内、批间、实验室内等条件。 批内精密度 within-run precision 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对同一被测物进行连续测量所得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日间精密度 inter-day precision 在不同天内对同一被测物进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2、WST 403-2024中的定义: 不精密度 imprecision 检验结果精密度指标,指同一实验室用同种方法在多次独立检验中分析同一样品所得结果的离散程度。 注1:不精密度有多种,如“批内”、“批间”、“室内”、“室间”不精密度等,计量学领域分重复性、中间、再现性不精密度等。本标准中的不精密度指室内(或中间)不精密度。 注2:对于临床实验室,不精密度一般来自室内质控数据;在方法评价中,本标准不精密度包含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 注3:不精密度用标准差(SD)或变异系数(CV)表示。 理解: 04 准确度 新版15189认可准则中对于准确度的定义如下: 【测量准确度 measurement accuracy,accuracy of measurement】 又称为【准确度 accuracy】 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间的一致程度。 注 1:概念“测量准确度”不是一个量,不给出有数字的量值。当测量提供较小的测量误差时就说该测量是较准确的。 注 2:测量准确度有时被理解为赋予被测量的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理解: 05 辨析 测量正确度反映的是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大小,通常通过室间质评、能力验证等来评估;偏倚是定量项目正确度的衡量指标。 测量精密度反映的是测量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通常通过室内质控来监控; 测量准确度是正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反映。 当我们会问一个实验室某些项目做的准不准时,这个准不准指的就是'准确度'。 而问一个标本的检测结果对不对的时候,通常指的是“正确度”。对于一个具体的临床标本,实验室通常不会在常规检验程序中规定对每个标本重复检测。 |
|
来自: 求真我gcvbmj6p > 《室间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