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道”能学得来吗?我觉得是不能的,“智慧不可赐”,这是圣贤给我们的启示,知识只是通向智慧的一个工具,知识的本身是不具备智慧的。断章取义的鸡汤文章很多时候都在误导世人,人最终都要靠自己站起来,也只能靠自己站起来。而建立如何让自己站起来的内在逻辑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吧!本文就是在探讨如何站起来的问题,不要跪久了就是忘记站起来才是为人之基础。 ![]() 正文: 平常我是喜欢一个人去爬山,一来就可以在登山的过程中去想想一些问题,思考一下人生的得失,二来可以一个人去感受一下山的壮阔,这是的心情也无法向别人描述,当有人在的时候,心情可能就没有了,和别人一起登山,总要照顾一下别人的感受,哪能只顾自己呢?这是基本的礼貌。 在社会上时间长了,很多时候都能听到一些大佬们谈“道”的问题,年轻时,我也经常以悟道为人生的目标,现在回头来看,自己哪里能懂“道”,我不过是在学成魔学成怪而已。耽误半生而一无所成,李先念曾经说过:人到六十岁才可能懂事。中原突围时,他不过37岁而已,但李先念的先见之明才让中原解放军逃出升天,这样的大才到了晚年才说这样的话,这是如何的深刻地在反省自己一生功过是非呢?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可离,非道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本来就不需要去学,也不需要去悟,一旦主动去学,那已经就不是“道”了,只是在学妖魔鬼怪而不自知吧?就像一些大德在谈到一些智慧的体悟一样,开口就是错,不开口才能体悟到智慧的妙用。老子在阐述“道”的时候,五千言的《道德经》也不是没有把什么是“道”说清楚吗?非不为也,实在不知道如何说清楚吧? 道体是需要独悟的。也许你可以借鉴一下别人悟道的过程,但你的道只能靠你自己来体悟完成,没有人会帮得了你。康德悟出了自己的“道”,那就是物自体与现象,人们能认识的只是现象,而不能认识本体,所以他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的思想,这是划时代的贡献,面对自然的无常,人自身是可为的,一举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黑格尔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发现了矛盾才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从而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从二个方面来考察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抛弃了静止孤立地看客观世界,这就是黑格尔的“道”。阳明先学儒后学佛再归儒,提出“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以书生领兵,一举平定的宁王之乱,“诚意伯”就是世人对阳明之道的评价。这些圣贤的悟道过程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悟道的可能途径,“道”无所谓对错,道只是用来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能解决问题的“道”就是合适的,合适才是道存在的意义。我们不可能是复制圣贤的场景,圣贤的道对我们的实际指导意义就不大,也可以说是没有用。过去几十年来,我不过是鹦鹉学舌地理解这些东西,那不自然成了妖魔鬼怪了?越努力越变成更加疯狂的妖魔鬼怪就是不足为奇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场景,自然就会面对着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一千万对于马云来说,那是零花钱,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一万块钱那是几个月的生活费,甚至是一年的生活用度,也是孝敬长辈的来源,这东西怎么能用数量级的大小来比较呢?普通人和马云的情感都是一样的,只是每个人的表达能力有大小,难道一个失意的男人好不容易用自己仅有的几十块钱给自己的妻子买了一杯奶茶就不是“爱”吗?会比马云随便捐出的一个亿的爱卑微吗?金钱可以比较多与少,而幸福则是每个人都追求到的,与金钱多少没有任何关系的。同样的,“道”都是每个人自己感悟出来的,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大家都能有效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的当下能够感受到幸福快乐就可以了。 刹那而永恒,只有刹那才能永恒。宏大的叙事只是做事的要求,需要通过宏大的叙事来忽悠组织集中力量,从而达成少数人需要达成的目标,与每个个体的幸福无关,也与少数人的幸福无关,大家只是在通过某个组织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已,无关乎道德,也无关乎幸福。每个刹那的幸福才能构成永恒的幸福,离开了刹那,一切都不过是虚幻的存在。 道体独悟,那么“道”集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又是什么呢?我觉得“道”的集中表现就是创新与创造,创新性地看待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就是在悟道,天天拿着圣贤的书却过着一地鸡毛的日子,这种书不看也罢。天天喊着自己缺少被爱的人,很多时候连对方卫生纸都要给自己带回家,不过是通过爱情的幌子来掩盖自己想转移自身问题的一些见不得的人想法?就是真有爱情来到时,这也能把握住?那不过是给别人带来伤害也是给自己带来的事情了吧!自己想得再美好,那只是自欺欺人的幻觉而已。 学脉要通。这是方法论的问题,任何有效解决问题都不是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需要找到事实上的依据,然后综合事实依据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位请注意,方法虽然很多,但一定要是适合自己的并有效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的方法才是有用的。我们不能拿衣食无忧的一些高谈阔论和胡说八道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什么大格局、大境界,你得有基本的生活保证才可能追求这些东西吧?格局太大境界太高,你认为你追求的东西有意义,那不过是恶意进行洗脑的人正在准备收割你而已。 不计代价的人往往不包括说话人的代价,不计牺牲的人往往不包括说话人的牺牲。哈耶克至少是一个我认为比较清醒的人,他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通向奴役之路》就是他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有机会的读者可以去翻看一下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 学脉要通就是需要建立解决问题的内在逻辑,不然的话,“道”的本身是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空谈“道”就是误人误已的事情。离开这些,你就是离成人与懂事还有很远的距离,学佛的人不过是神神叨叨的神婆,学儒的人不过是自我亢奋的韭菜,学道的人不过是苟且偷生之辈。 人的一生最终是要追求自己存在的永恒价值,虽九死而犹未悔。也许天空中存着的乌云,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驱散乌云,拨云见日。注定你是一个人的战斗,任何人也指望不上,也不必去指望任何人。“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阳明先生最终留给世人的告诫,多少人能听得懂呢?又有多少人又去实践呢?也许每个人自己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新年的钟声已经在敲响的路上了,明天又是冬至日,万物因冬至而归藏,“回首过往半生路,几分酸楚几分甜。”站在祖先的坟茔前,难道我们不应该要反思一下自己吗?终归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的祖先,一样也会有后世的子孙站在我们的坟茔前来思考这些问题吧!? 2024年12月20日星期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