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职业投资人、财经评论员。本公众号为独家,其余以“奶员外”“奶爸”名义发布午评或者带盘的,皆为仿冒,请注意不要上当受骗。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是一年的年底。在即将告别2024/迎来2025的时点,按照惯例,今晚简要做一个总结和展望。回顾2024年,我们A股有两段经历,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段,因为流动性问题,开年即连续下跌,并于2月初跌破2700点,最低杀到2635点。在一片恐慌之中,我坚定认为,A股3000点以下不会长期套人,越跌只会越有投资价值,鼓励大家坚守和加码。第二段,因为数据不好,从端午开始一路跌到中秋,并于9月中旬再次跌破2700点,最低杀到2689点。在一片悲观之中,我敏锐感觉到,随时可能迎来重磅政策。我说,如果不考虑副作用和后遗症,我们经济肯定能救起来,那么2700点也不可能是A股的大顶部。现在已是大战当前,必须保持信心、鼓舞士气,言降者斩。不久后,上面发布重量级组合政策,A股迎来“9.24大逆转”,终结了长达3年半、20年一遇的大熊市。截至今天收盘,上证指数年度上涨14%、沪深300指数年度上涨16%,都在15%左右比较不错,变成了“小丰年”。 展望2025年,我国经济和股市有望迎来双重修复。原因非常简单:一方面,10年期国债的利率已经低于1.75%,这种无风险收益很低以及资金成本很低的环境,有利于权益类资产,也就是股市;另一方面,上面已经正视并且着力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只要经济企稳,还没有积累泡沫的股市不会差到哪里去。因此,近期我多次表示:未来两年,A股大的基调应该是震荡往上,我们应该排除各种噪音,淡看短期波动,坚持“相对重仓+逢低做多”的策略。具体配置方面,仍然建议“以指数ETF为主,兼配白马龙头”。奶爸是国内最早一批“指数化交易策略”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早在2014年,已经开始科普和投资指数ETF。我说,指数ETF一定是A股的未来,绝大部分投资者,股市资金最好不少于50%配置在指数ETF上。这话我说了10年,直到今年11月底,终于迎来历史性时刻:国内股票型ETF基金的规模,或许首次超过了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 如上图,2022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内指数ETF基金的规模,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根据公开数据,今年ETF资金净流入最多的基金管理人,是头部公募易方达,截至12月12日,年内净流入超过2600亿元。易方达旗下ETF总规模,已经合计超过6200亿元。几年漫长熊市,让基金管理人和股票投资人,同时深度认识了ETF的价值。其实这几乎是必然的趋势,发达国家股市,股票型ETF基金的规模,早已超过主动权益基金。今年有两个现象非常明显:一是各大公募发行ETF产品的数量大幅提升;二是各大公募降低ETF费率的力度大幅提升。今年以来发行ETF产品数量最多的也是易方达,共计13只,旗下ETF产品总量,已经超过80只,覆盖了宽基指数、行业主题、策略、跨境、商品和债券等多个类别,涵盖了A股、港股、美股、日股等多个市场。费率方面,仍然以易方达为例,旗下82只ETF产品,有49只的管理费已经低到0.15%/年,占比达到六成。其中,A500ETF易方达(159361)等20只宽基指数ETF,管理费全部只要0.15%/年。 图中代表性ETF的联接基金,已经全部被个人养老金基金纳入。这也是我国ETF发展的一个重大动向,与个人养老金挂钩,进一步增加长期投资价值。我们今年指数ETF的“无敌定投”,过程中做过一些调仓。我曾经说过,如果持仓变化,或者以后卖出,都会及时向大家报告。过去,每次调仓确实在文章里提了,今晚再简单汇总说一声:我们最初是科创板50、中证500、中概互联网、新能源车和医疗,后来,陆续把部分科创板50替换成了科创100,把部分中证500替换成了中证A50和A500。其中,科创板50和科创100的具体比例,大家自行把握,将来可以一样多;中证500,可以慢慢全部被中证A50和A500替代(两者各替代一半)。另外,如果你自己再要加少量红利,也没问题。大致就这些。过去几年A股不好,明后年很有可能是弥补的年份。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预期不要太满,但一定要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