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军教授点评:2008年,我曾经拜托上海做生意的于茂泉师兄做了一些氢水,得到氢水后自己做各种尝试,发现蚊子叮咬后涂一些氢水可以止痒,但是如果是足部被叮咬,止痒效果有限。氢气止痒这种作用一直没有研究,现在终于见到。当然对人类的止痒效果的临床证据我们仍然可以期待。 氢气减轻瘙痒机制的研究 氢气生物医学研究17年,许多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学者先后对近200多种疾病和损伤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氢气对许多疾病和损伤具有作用。例如对常见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动脉硬化,肝炎胰腺炎等各种炎症疾病,顺铂等各种药物毒性作用。但从理论上看,仍然有大量疾病和损伤没有进行探讨。最近这一研究来自天津医科大学,采用多种动物模型证明氢气能缓解瘙痒。瘙痒虽然不致命,但特别能折磨人。且发生率非常高,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症和各种皮肤病,且临床上对瘙痒缺乏特别好的药物。如果氢气效果能进行人体研究确认,将让氢气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大地扩展。感谢参与研究的各位学者。 题目:氢气通过SIRT1-β-连环蛋白通路抑制脊髓氧化应激和突触可塑性,从而减轻小鼠皮炎性瘙痒、糖尿病性瘙痒和胆汁淤积性瘙痒 摘要慢性瘙痒主要与皮肤病、全身性疾病或代谢紊乱相关,目前大多数止痒药物往往对其疗效不佳,这凸显了改进治疗方法的必要性。氧化损伤是脊髓瘙痒致敏和突触可塑性的一个新的决定性因素。氢气缓解氧化损伤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在此,我们令人惊讶地发现,吸入氢气(2%)和腹腔注射富氢盐水(5毫升/千克)均可预防和缓解持续性的皮炎性瘙痒、糖尿病性瘙痒和胆汁淤积性瘙痒。氢气疗法可逆转皮炎、糖尿病和胆汁淤积后脊髓中SIRT1表达的降低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下降。此外,在持续性瘙痒模型中,氢气可减少脊髓活性氧(ROS)的产生、氧化产物(丙二醛、8-羟基脱氧鸟苷和3-硝基酪氨酸)的积聚、β-连环蛋白的乙酰化以及树突棘密度。脊髓中SIRT1受到抑制会消除氢气的止痒和抗氧化作用,而SIRT1激动剂可减轻慢性瘙痒表型、脊髓β-连环蛋白乙酰化以及线粒体损伤。β-连环蛋白抑制剂可通过减少β-连环蛋白乙酰化、阻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以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有效对抗慢性瘙痒。氢气处理可抑制体外由皮炎和胆汁淤积介导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此外,氢气可削弱胆汁淤积诱导的右侧初级扣带回皮质与双侧感觉运动皮质以及双侧纹状体之间大脑功能连接性的增强。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在小鼠中氢气通过上调依赖SIRT1的β-连环蛋白去乙酰化来减轻氧化损伤,进而预防慢性瘙痒和脊髓瘙痒致敏,这意味着在转化研发中控制瘙痒的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1. 引言瘙痒是一种常见的令人不适的感觉,会引发搔抓反射[1,2]。急性瘙痒作为一种针对可能有害刺激物的警示和自我防御机制,而慢性瘙痒则是一个使人衰弱的临床问题,大约影响8% - 25.5%的人群,其主要由皮肤病(过敏性接触性皮炎、银屑病)、全身性疾病(胆汁淤积、慢性肾衰竭)以及代谢病因(糖尿病)引起[3,4,5,6,7,8]。尽管搔抓行为能暂时缓解瘙痒,但持续的“瘙痒 - 搔抓 - 瘙痒”循环通常会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睡眠障碍、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神共病(焦虑和抑郁)[9,10,11,12,13]。尽管瘙痒在临床上很重要,但与疼痛等其他躯体感觉模式不同,人们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增加了我们对脊髓层面瘙痒感知和传导的神经回路及神经调节因子的理解[14,15,16]。慢性瘙痒的产生和维持可能源于脊髓瘙痒致敏,这代表了脊髓背角神经元及其回路具有相当大的神经可塑性[17,18,19]。氧化损伤已被确定为脊髓伤害性和瘙痒性致敏以及兴奋性感觉突触可塑性的一个新的决定性因素[20,21,22,23]。然而,慢性瘙痒背后的详细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沉默调节蛋白(SIRTs)1 - 7,通过使一系列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去乙酰化,被认为是调节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氧化应激、炎症、自噬、衰老和凋亡)的关键信号分子[24,25,26,27,28]。在慢性疼痛的情况下,SIRT1表达降低是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α(CaMKIIα)乙酰化的一个关键特征,与神经损伤诱导的疼痛及易出现的情绪障碍的发展有关[29]。脊髓SIRT2通过使叉头框蛋白O3a(FoxO3a)去乙酰化来缓解骨癌疼痛[30]。此外,在啮齿动物中,脊髓中SIRT3的激活通过使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去乙酰化来控制角叉菜胶诱导的炎性疼痛[31]。由于疼痛和瘙痒具有某些相似的神经回路,我们探究了SIRTs的修饰是否以及如何参与不同病因的慢性瘙痒。 在过去的十年中,医用气体氢气在减轻和消除氧化损伤及炎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且其毒性很小[32,33]。有趣的是,氢气在众多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创伤性脑损伤、多发性硬化症、术后谵妄、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焦虑和抑郁)中展现出了出色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治疗潜力[34,35]。此外,氢气疗法对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36,37]、足底切口术后疼痛[38]、化疗诱导的神经性异常性疼痛[39]以及吗啡诱导的镇痛耐受[40]动物的感觉神经元兴奋性和脊髓伤害性致敏有效。然而,氢气是否以及如何减轻慢性瘙痒仍不清楚。 在这项临床前研究中,我们利用三种小鼠模型(包括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诱导的瘙痒、糖尿病性瘙痒以及胆汁淤积性瘙痒)确定了氢气在慢性瘙痒中的止痒作用及治疗靶点。由于大脑最终负责产生瘙痒的有意识感觉[9,12,13,19],评估氢气在慢性瘙痒状态下对大脑的止痒作用可能会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成功的止痒疗法是如何起效的。在此,我们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来评估胆汁淤积性瘙痒中的全脑功能连接性。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为控制瘙痒提供有前景的途径,并阐明瘙痒慢性化的新型神经生物学机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氢思云,纳诺巴伯氢友会不对其科学性、有效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若内容涉及健康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健康指导依据。温馨提示:氢气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