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和我吐槽,说自己差点在股市被'套路’了。' 话说他前几天盯上了某只创业板的ETF,看着行情走势不错,直接就冲进去买了。结果一天不到,这只ETF的价格突然跳水,让他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其实,问题不是行情不行,而是他根本不了解这个ETF背后的逻辑,更不知道自己买入的标的是些什么东西。 这类“盲目下手”的情况实在太常见了,尤其是对新手投资者来说。ETF虽然简单,但挑选起来也不是随便选一个名字好听的就行。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证监会就帮大家划了一条明确的线。它从众多指数中挑出了几个重点,还给了个“官方认证”的名号。 这些ETF既权威又覆盖面广,普通人只要盯住这些,就能省掉不少麻烦。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这些“国家认证”的ETF,看看哪一只才是你的心头好。 先说第一只——中证A500。 如果把中证A500比作一场选秀,这绝对是今年的“断层C位”。证监会直接把它排在了沪深300的前面,意思再明显不过:这是国家级的重点推荐选手。 为什么中证A500这么受宠?它最大的亮点在于聚焦A股里那些成长潜力大、但市值不算顶尖的公司。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这么厉害,买哪只中证A500的ETF更靠谱?”其实,跟踪同一个指数的ETF差别不大,选成交额和流动性好的优先,比如某某ETF就表现不错。 如果你喜欢“红包雨”,它还有季度或月度分红机制,赚到的收益还能再分一点零花钱。 接下来是老牌选手——沪深300。 沪深300可以说是市场里的“扛把子”。作为A股最具代表性的300家公司,它的风格成熟稳健,波动相对较小。 尤其是对新手来说,沪深300是个不错的“入门款”。你既不用担心踩雷,也不用花太多精力研究个股。 有朋友就戏称:“只要我闭着眼睛选沪深300,结果都不会太差。” ETF的选择上,可以考虑那些老牌基金,比如某某ETF,它的成交额和历史表现都不错。 第三位,科创板的科创50和科创100。 科创板这两年已经成了新兴产业的代名词。尤其是科创50,它的成分股中有大量的芯片和半导体公司。简单来说,科创50的波动大,适合那些看好半导体行业的朋友。 而科创100的行业分布更广,更像是一个“平均分配的蛋糕”。 有朋友曾问我:“我到底该选50还是100?”其实,这取决于你的投资偏好。如果你觉得芯片有未来,就选科创50;如果你想稳一点,那科创100可能更适合你。 然后是创业板和创业板200。 创业板在这轮行情中表现不错,尤其是某某创业板ETF,流动性和规模都占据优势。不过创业板200的存在感就低得多了,不太建议作为主要持仓选择。 创业板的特点是成长性强,但波动也不小。如果你抗风险能力一般,不妨先小试牛刀,别一下子投入太多资金。 最后说说北证50。 北证50是今年的大黑马,短短几个月,涨幅就冲上了30%。不过它的风险也和收益成正比,是这几只ETF里波动最大的。 当前市场上还没有场内ETF,只有场外的指数基金可选。如果你追求稳健,那北证50可能不太适合主力投资,但如果你喜欢挑战,不妨拿点小资金试试水。 那这些ETF该怎么配? 有人觉得,投资ETF和炒菜一样,哪种食材多放点、少放点,都得有个比例。 比如,如果你追求稳中有进,可以选择中证A500和沪深300作为主力,再分一点资金到科创板;如果你喜欢高风险高回报的操作,可以把北证50作为“调味料”,但记得控制仓位。 ETF虽然是被动投资,但挑选和布局的思路却不容马虎。只要搞清楚每只ETF的特点,再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赚钱其实没那么复杂。 下一次投资之前,不妨想想今天的这些方法和逻辑。毕竟,市场机会天天有,但合理规划,才是让财富稳步增长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