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段永平的两句话,进行辩证法展开。 第一句
钱和价值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消费是把钱转化为价值,而价值又可以分为, 1、物质需要 2、精神需要 品牌,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正反面兼具,之所以看起来有溢价,是对精神上的需要进行了定价。而对于不通过此品牌来实现这种精神需要的人来说,品牌就看起来有了溢价。 比如,
这其实是代步这个需求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伴生需要——尤其是精神上的需要,比如舒适,而有的人则是面子等等——而这些精神上的需要的实现也是需要投入的,包括舆论上的和体验上的。 在精神需要上的定价+物质需要上的定价就构成了品牌的定价。所以,它们在物质上是同一类东西,但在精神上则是属于不同类的东西。 所以,只有一个东西能打上精神性质的一个或者多个标签,一个东西才算是真正成了品牌——而品牌和标签的联系越强大、越形成了条件反射——则这个品牌越强大。 一时和长久构成了一组正反面,只有长久的东西——才能持续。而物质是会损坏的,所以,可以通过精神上的价值来延长一个产品的价值——所以,品牌的精神标签要不断的唤起和强化,只有这样,品牌力才能持续。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公司出的产品,都有一个统一的精神标签——这样才是更有利的,这相当于唤起的复用和共用。 第二句
未知和已知构成了一组正反面,对网易有足够的“知”,在网易涨到这么多倍还加仓,这是行于已知。 正确和错误构成了一组正反面,投资网易赚了这么多倍,然后又有足够的“知”——所以,加仓来实现放大正确。 现实证明,网易在20~30倍基础后面还有70倍的涨幅。 还有一种加仓——是为了翻本而加仓,
这种是放大错误,在错误的决定上——必须重新看目标公司的未来现金流,如果未来现金流不理想,那么就决不可以为了翻本而追加投资——以为可以搏反弹来出局, 1、这只有50%的正确率, 2、并且在定量的预测上(反弹到多少钱),正确率则远不到50%。 这在本质上和赌搏无异——赌搏也有50%的正确率。 当然,如果目标公司是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自己的能力使其有远期确定性)——那就是越跌越买了——这已经不是解套问题了——而是赚远期的大钱的问题。 比如,
在自己看懂的基础上(排除了远期亏钱的可能、确定了远期挣钱的可能性),这就不属于放大错误——而是放大正确——通过增加本金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