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提亚《当我内心足够强大》|原来让内心强大,我只需要看到自己,接纳还不能做的,欣赏已经做到的并相信,走过这个历程终究可以活出自己

 黄山五星 2025-01-0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维吉尼亚·萨提亚 (Virginia Satir, 1916 - 1988 )是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第一代家庭治疗师。
不仅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还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
心理学上著名的萨提亚模式就是由维吉尼亚·萨提亚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

今天我们来品读一首,萨提亚非常著名的诗《当我内心足够强大》,读诗要从中吸收到最多营养,最重要的就是用心跟作者产生一份连接。因为这些诗都是从作者的灵魂里迸发出来的,只有你的心才能接得住并且吸收!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作者:萨提亚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你指责我
我感受到你的受伤
你讨好我
我看到你需要认可
你超理智
我体会到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
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我不再防卫

所有的能量在我们之间自由流动

委屈、沮丧、内疚、悲伤、愤怒、痛苦

当它们自由流淌

我在悲伤里感到温暖

在愤怒里发现力量

在痛苦里看到希望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我不再攻击

我知道

当我不再伤害自己

便没有人可以伤害我

我放下武器,敞开心扉

当我的心柔软起来

便在爱与慈悲里

与你明亮而温暖的相遇

原来

让内心强大

我只需要看到自己

接纳我还不能做的

欣赏我已经做到的

并且相信,走过这个历程

终究可以活出自己,绽放自己

图片

读完这首诗,我有三点感悟跟大家分享。

第一点感悟:看见即是疗愈

人类最渴望的就是被看见,一旦人被看见了,整个人就被激活了。内心会有一种很深的重视感出来,这种重视的感觉,能直接激活人的生命力,让对方觉得一切都值得。
所以当你看见一个人,疗愈就开始了。可如果你忽略一个人,伤害就开始了。
我小时候是非常渴望,我的母亲能看见我这个人的,那种渴望可以说到了极致。可她却看不见,看到的只是她的”我以为“,导致我特别的沮丧和挫败,甚至最后到了绝望。
也令到我内心觉得自己不重要,没价值,不配得。在我的内心深处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这个信念建立起来后,我做任何事情会成功,可一旦成功马上破坏掉,因为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
看见是一个人满足各种心理需要的前提,而心理需求又是人类的必须,在林文采老师的萨提亚课程里,把这种心理需求称为心理营养。心理营养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花草树木的必须,有了它们,花草树木就能茁壮成长,没有就会渐渐枯萎。
人有了心理营养生命就能绽放,没有心理营养生命就会枯萎。而传递这些营养的通道就是看见,只要看见在,营养就在传递,只要看见不在,营养就没了。为什么冷暴力对人伤害如此之大?为什么父母那么渴望孩子常回家看看?就在这里了。
第二点感悟:接纳自己的有限,也是一种强大

每个人都是有限的,这是一个天大的事实。我们的时间、精力、能力、金钱、资源等等很多东西都是有限的。如果你能承认这个事实,人生就开始活得轻松了。
以前我是一个特别爱逞强的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好像有用不完的能量一样,什么事情都要逼自己做到很高。这也导致我定了很多虚高的目标达不成,把自己搞的很累很辛苦。也答应了别人很多本做不到的事情,搞得自己失信于人。
逞强的人内心其实很脆弱,他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不敢拒绝别人。只要别人找他帮忙,都会答应。在这些人的内心会有一个信念:做不到就代表我不行,所以我要做到。而且逼也要逼自己做到,所以逞强的人活得很辛苦。
学了林文采老师萨提亚之后,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我也是。我做不到就承认自己做不到,当我承认自己做不到时,我发现很多事就开始做到了。因为内耗减少了,注意力都在能做到的事情上,自然做到的也就多了。
如果别人说我不行时,我是会受影响的,但我接受,因为我确实不行。这个不行并不是我人不行,而是我能力不行、我不愿意,明白了这个,也就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了。
这么多年我始终记得在羊皮卷里的那句话:“你对你自己的评价,才是唯一有价值的。”
当一个人开始接纳自己的有限时,会有一个巨大的心态改变,他不会再浪费时间、精力和各种资源,在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上。而是倍加珍惜现在的有限,并且把有限的一切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让一切变得值得。因为他知道用一点就少一点。
第三点感悟:因为看见,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慈悲,所以接纳。

懂得、慈悲和接纳都开始于看见,没有看见就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而要看见能很好的做到,在萨提亚里有一种意识很重要,叫核对事实的意识。在事实没有出现之前,我们所有的认为都只是猜测。
跟大家分享一个很棒的亲子故事。
有一天夫妻两下班后,回到家里,看到孩子在洗爸爸的电脑。妈妈看到了第一反应很生气,冲上去就想去打孩子。这时爸爸说:“等等,先了解了情况再看。”爸爸走过去问孩子:“孩子,你为什么要洗爸爸的电脑啊?”
孩子说:“爸爸,你不是快过生日了吗?我看到妈妈爱你的方式就是,帮你把衣服洗干净,让你有新衣服穿。我也希望你有新电脑用,所以我学着妈妈,把你电脑新干净,送你做生日礼物。”
爸爸听后,很感动,就跟孩子说:“孩子,你对爸爸的爱,爸爸收到了。谢谢你!电脑是不能放在水里的,这样容易坏,你记住了吗?”“爸爸,我记住了。”
爸爸因为有核对事实的意识,所以跟孩子进行了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爸爸看到了孩子真实的心意,懂得了他为什么这么做,进而生起了对孩子的爱和慈悲,自然也就接纳了孩子。孩子也从中学到了该学的。
事情发生了,我们没法改变,但事情对我们的好坏,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而决定事情对我们好坏的关键就是核对事实,经由核对而看见,经由看见而懂得,经由懂得而慈悲,经由慈悲而接纳。而所有的改变从觉察开始,在接纳中完成,当接纳出现了,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