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名誉 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战国]《管子》 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 ——[战国]《列子》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战国]《墨子》 名不可简而成,誉不可巧而立。 ——[战国]《墨子》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 ——[战国]《荀子》 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 ——[战国]《战国策》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战国]《战国策》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战国]《战国策》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战国策》 小人殉财,君子殉名。 ——[战国]《庄子》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战国]《庄子》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战国]《庄子》 壮士不死既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陈涉 易为而难成者,事也;难成而易败者,名也。 ——[汉]《淮南子》 小人之誉,人反为损。 ——[汉]《淮南子》 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 ——[汉]陆贾 贪夫徇财,烈士徇名。 ——[汉]《史记》 根深而枝叶茂,行久而名誉远。 ——[汉]徐幹 慕虚名而处实祸。 ——[晋]《三国志》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晋]陶潜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 ——[南朝]《世说新语》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南朝]《后汉书》 《阳春》之曲,和(hè)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南朝]《后汉书》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北朝]《颜氏家训》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唐]杜甫 浮名浮利过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唐]杜光庭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唐]房玄龄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唐]韩愈 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唐]李白 名利最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唐]廖匡图 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 ——[唐]刘禹锡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 ——[唐]刘禹锡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 ——[唐]柳宗元 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 ——[宋]苏轼 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宋]苏轼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宋]《五灯会元》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宋]《新五代史》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金]刘祁 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 ——[明]《菜根谭》 兰芳不厌空谷,君子不为名修。 ——[明]吕坤 己未善,人誉之,不足喜;己有善,人毁之,不足怒。 ——[明]薛瑄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清]黄宗羲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清]龚自珍 名之所在,则利归之。苟不求利,亦何慕名? ——[清]顾炎武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清]顾炎武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清]金缨 名不足以尽善,而足以策善。 ——[清]刘熙载 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清]王永彬 冠冕是暂时的光辉,是永久的束缚。 ——冰心 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蔡锷 身外之名只是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的,与个人本身的渺小或伟大都不相干。 ——傅雷 名气就仿佛后脑勺的头发,本人是看不到,旁人却一目了然。 ——韩寒 名人以名而荣,名人也以名而毁。 ——贾平凹 名誉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时候比生命还要重要。 ——李嘉诚 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林达生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因为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鲁迅 名利之心,不应不死,学术之心,不应不活。 ——潘天寿 成名易,成人难。 ——《清史稿》 名誉为人生第二生命。 ——邵力子 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 ——王杰 一切虚名都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姚雪垠 谁能早一点闯过不爱虚荣的关,谁就能更好的做出成绩。 ——姚雪垠 名次和荣誉,就像天上的云,不能躺进去,躺进去就跌下来了。名次和荣誉其实是道美丽的风景,只能欣赏。 ——俞敏洪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丧尽了古今多少豹,害尽了古今多少人。 ——张申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