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解字|419-“誉”,有不虞之誉

 昵称503199 2024-04-24 发布于湖北

“誉”,繁体“譽”,读音“yù”。始见于战国文字。形声字。从言,舆声。本义为称扬、赞美。引申为名誉、荣誉等义。

“誉”,众人美言。

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诗经 噫嘻》

从早到晚勤于政事,永远保持美好名誉。

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诗经 车舝》

宴会快乐又欢喜,永远爱你不厌弃。

干父之蛊,用誉。
《周易》

纠正父辈的弊乱之事,因而得到人们的赞誉。

括囊,无咎无誉。
《周易》

束紧口袋,没有过错,也没有荣誉。

誉不虚出,而患不独生。
《管子》

荣誉不会凭空出现,忧患不会无故发生。

故我有善,则立誉我。
《管子》

所以,我有优点人们就立即表扬我。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
《道德经》

最高层次的统治者,百姓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低一层次的统治者,百姓亲近他们、赞美他们。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论语》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了谁?赞誉了谁?如果有我赞誉的人,必定是经过实际考察的。”

龙叔曰: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
《列子》

龙叔说:我受到乡人的称誉不觉得光荣,受到举国的诋毁不觉得耻辱。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墨子》

名声不是凭空产生的,赞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只有成就了功业,名声才会到来。名声与荣誉不能有虚假的成分,因为这是要反求于自身的。

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
《墨子》

与上级一致而不在下面结党营私,这是上级所称赏下面所赞誉的做法。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

即便全世界的人都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勉励。

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
《庄子》

即便天下人都赞誉他,获得了与他相应的声誉与称谓,他却傲然不顾。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庄子》

与其赞誉尧的高尚而非议桀的残暴,不如忘记双方的德行而混同于大道。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孟子》

孟子说:“有料想不到的赞誉,也有求全责备的非议。”

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孟子》

广为人知的好名声集于一身,因而不羡慕别人的锦绣衣裳。

闻听而明誉之,定其当而当,然后士其刑赏而还与之。
《荀子》

听到了就把它们公示出去,确定它们是恰当还是不恰当的,然后对它们作出或赏或罚的决定并立刻实施。

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
《荀子》

依法推论类似的事物、综合对照同类的东西,从容对待变化无常的情况,他的举措处处能符合规章制度:这是圣明的臣子。

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
《韩非子》

赞赏应被惩罚的行为,谴责应被奖励的行为,就算是尧也不能将国家治理好。

妄誉,仁之贼也。
《法言》

虚妄地赞扬别人,就是对仁的破坏。

轻誉苟毁,好憎尚怒,小人哉!
《中说》

随意赞誉诋毁,易于憎恨发怒,这是小人啊!

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
《中说》

得到赞誉便喜出望外,这是谄佞近身的媒介。

相关阅读:
每日解字|184-“荣”,仁则荣
每日解字|98-“名”,名可名,非常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