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有湿气的概念,它存在我们的身体里,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湿气在哪,哪里就容易生病。湿气是重浊,黏腻的,容易随着气血的运行流转到身体的各处,像上焦有湿,容易胸闷气短,中焦有湿腹胀消化不良,下焦有湿拉肚子等等。 ![]() 那下面龚医生给大家分享3个方子,帮助大家精准祛湿 首先湿在上焦,可以用小青龙汤 上焦有湿时,湿气一般会停留在我们的肺部,因为肺有通调水道的功能,肺气的宣发肃降失常,水液就容易形成堆积,进而形成湿气,堆积在上焦。这时候会出现像胸闷气短,乏力呼吸不畅,咳嗽痰多,总是感觉卡着一口痰,心慌等。 这时候参考用小青龙汤呢,有温肺散寒,宣肺理气的作用 再来说湿在中焦,用参苓白术散 脾胃位于中焦的位置,当脾胃亏虚,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水湿运化不掉,容易聚而生成湿气。 湿气在中焦,人往往会出现腹胀不消化,食欲不振,浑身困乏,大便稀不成型,齿痕舌明显,舌面水滑等。这时候,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来,健脾祛湿 最后湿气在下焦的情况下,用真武汤 肾位于下焦的位置,肾阳有蒸腾水湿的功能,当肾阳亏虚时,水液代谢失常,湿气就会堆积在下焦。 出现腰膝酸软疼痛,尿频尿急,下肢水肿,手脚冰凉,吃凉的容易拉肚子,舌胖大,舌根凹陷等。 那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真武汤来温阳利水,提高肾阳蒸腾水湿功能的同时,还能将水湿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那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了,如果你有不适的情况,还请及时线下就医 |
|
来自: xiao_qin256 >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