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发布的《2024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等收入陷阱》深入剖析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核心观点为中等收入国家面临增长瓶颈,需历经投资 - 技术引进 - 创新的转型,并平衡创造、保护与破坏力量,实施系列政策推动向高收入阶段跨越。 一、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地位重要但增长放缓:全球超半数国家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人口占比约四分之三,贫困人口占比超五分之三,碳排放占比近三分之二。近年来其增长减速,多数增长放缓发生在人均 GDP 达美国 11% 左右时,且人均 GDP 长期低于美国十分之一,与高收入国家差距难以缩小,部分国家甚至面临经济停滞风险,如拉美和中东地区部分国家长期处于中等收入区间。 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地缘政治紧张使国际贸易与投资受阻,保护主义抬头威胁技术扩散;疫情后多国债务高企,高收入国家货币紧缩加剧其偿债负担;气候变化压力增大,能源转型成本高昂,而中等收入国家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高,能源基础设施薄弱且资金获取困难,适应气候变化成本远超高收入国家。
二、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转型路径从投资主导到投资与技术引进结合(1i 到 2i):早期依靠投资增长的国家,资本边际收益递减,需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与商业模式并在国内推广,如韩国通过补贴企业引进技术、派遣人员赴美学习、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等措施实现快速增长;马来西亚借助外资技术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波兰在经济转型中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并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增长。在此阶段,企业需大量专业人才,各国应加强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如韩国根据产业需求调整教育政策,培养适配人才。 从投资与技术引进结合到创新驱动(2i 到 3i):技术引进成熟后,需向创新转型,构建本土创新能力。成功转型国家注重营造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研发投入,如韩国在企业技术追赶后调整政策支持创新,加大研发补贴与政策引导;爱沙尼亚独立后推动创新,提升研发强度与创新指数排名;波兰通过私有化与市场竞争激励企业创新,提高研发支出与创新能力。但部分国家因过早或过度保护企业、忽视人才培养与技术引进基础等,在转型中遭遇困境,如巴西创新政策未达预期,保加利亚因国企保护与资源错配延缓创新进程。
三、经济增长的创造、保护与破坏力量平衡创造力量:企业与创新主体的作用:新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均可创造价值。新企业带来新产品、技术与理念,推动市场竞争与技术前沿拓展;在位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可升级产品、提升技术、高效利用资本,促进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但中等收入国家新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在位企业技术引进与创新动力欠缺,部分还滥用市场地位阻碍竞争与创新。政府政策不合理,如基于企业规模的扶持或限制政策,以及对国企的过度支持,抑制企业成长与创新,应采用更科学的评估指标与政策工具,加强企业数据监测与分析,推动企业现代化发展与创新。 保护力量:阻碍经济变革的因素:社会、经济和政治精英及不合理制度阻碍经济变革。在人才培养与流动方面,社会阶层固化严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收入家庭子女教育优势明显,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就业与创业机会,弱势群体晋升通道狭窄,如中东地区 “wasta” 文化、中国 “关系学” 等现象普遍。同时,性别不平等问题突出,女性在教育、就业、创业和财产权等多方面受限制,如部分国家女性入学率、劳动参与率低,在高薪职业和 STEM 领域占比少,金融服务获取困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削弱经济增长动力。 破坏力量:旧有结构的破除与更新:淘汰落后产能、技术、制度对经济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能源领域,传统化石能源企业常阻碍低碳能源发展;经济危机可打破旧有格局,为新产业、新技术创造空间,如 20 世纪 80 年代石油危机推动能源效率提升与清洁能源发展,2008 -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加速可再生能源应用。中等收入国家应利用危机契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减少对落后产业依赖,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
四、中等收入国家政策建议企业发展政策:增强市场竞争性,降低贸易投资壁垒,吸引外资与技术;加强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促进技术引进与产业升级;减少企业规模相关政策扭曲,依企业创新与生产效率提供支持;完善破产法规,推动僵尸企业退出;强化竞争监管,防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协调创新激励与竞争政策;深化资本市场,拓宽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发展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市场。 人才培养政策: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确保教育公平,普及基础教育,加强职业与高等教育;消除性别、阶层等教育与就业歧视,促进社会公平与人才合理流动;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教育资源与学习渠道,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制定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流与国际人才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能源与环境政策:推动国际合作,促使发达国家减少贸易保护,构建公平低碳能源产品供应链;完善碳排放定价机制,反映能源环境成本,激励企业节能减排;优化电力市场结构,打破国企垄断,提升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并网;降低低碳能源项目投资风险,提供政策支持与金融保障,推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