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简介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是一种高性能的球墨铸铁材料。 ![]() 第二节: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优缺点 1.优点: 强度和韧性兼备: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的抗拉强度可达到800 - 1400MPa,与调质钢相当,同时延伸率能达到1% - 10%,而一般的灰铸铁韧性差,容易断裂。 疲劳强度高:在交变载荷作用下,ADI的疲劳强度较高,能在长期的动态受力环境下工作,相比铝合金等材料优势明显。 耐磨性强:其特殊的贝氏体和奥氏体组织使它的耐磨性优于普通球墨铸铁和碳钢,在摩擦磨损工况下,如制作齿轮、轧辊等零件时,更能体现耐磨优势。 和一些高性能合金钢相比,ADI在原材料成本上较低。并且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在大规模生产时,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吸震性好:ADI内部的石墨球可以有效地吸收振动,减震能力优于钢,在制造一些对震动敏感的机械部件时很有优势,如机床的底座等。 轻量化:ADI的密度比钢小,约7.0 - 7.4g/cm³,同体积下重量更轻,有利于减轻设备重量,符合一些行业对轻量化的要求。 缺点: 质量控制要求高:生产过程涉及等温淬火等复杂工艺,对温度、时间等参数控制严格,否则会影响材料性能,不像普通铸铁那样工艺宽容度高。 应用温度有限制:在温度较高(超过350 - 400℃)的环境下,ADI的组织会发生变化,导致性能下降,而一些高温合金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 耐腐蚀性差:和不锈钢等材料相比,ADI的耐腐蚀性较差,在潮湿、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容易生锈,需要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 第三节: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应用 在汽车行业,用于制造汽车的曲轴、凸轮轴、齿轮等关键零部件。其高强度和良好韧性可以承受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复杂应力,并且重量较轻,有助于汽车轻量化,从而提升燃油经济性。 在工程机械领域,像装载机的铲斗、挖掘机的斗齿和履带板等部件使用ADI。这些部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高冲击力和强烈的摩擦磨损,ADI的高耐磨性和高强度正好满足要求。 在矿山机械方面,用于制造破碎机的锤头、衬板等。矿山机械的工作环境恶劣,对部件的耐磨、抗冲击性能要求极高,ADI的性能可以有效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农业机械,例如犁铧、耙片等。这些农具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一定的韧性,来应对土壤等复杂的作业环境,ADI是很好的材料选择。 在电力行业,ADI可用于制造风力发电机的齿轮箱零部件。其良好的抗疲劳性能能够承受风力变化带来的交变载荷,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在模具制造领域,一些对强度、韧性和耐磨性都有要求的模具,如压铸模、塑料模等部分组件可以采用ADI,有助于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 第三节: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牌号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牌号主要有: QTD800一10 (QTD800-10R) QTD 900一8 QTD1050一6 QTD1200一3 QTD1400一1 由于铸件复杂程度和各部位壁厚不同,其性能是不均匀的。随铸件的壁厚增大,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会降低。 抗冲击性能与铸件壁厚有关,铸件壁厚增加,材料的抗冲击韧性降低。 两种抗磨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排号: QTD HBW400 布氏硬度HBW≥400 抗拉强度≥1400 屈服强度≥1100 QTDHBW450 布氏硬度HBW≥450 抗拉强度≥1600 屈服强度≥1300 这两种优良的耐磨性铸铁是通过在MS以下温度进行等温淬火得到的。这种热处理工艺,可以使球墨铸铁获得更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但是没有塑性。 400 HBW和450 HBW,如果换算成洛氏硬度分别为43HRC和48HRC。 第四节:QTD1050-6球墨铸铁 磷(P):作为有害元素,其含量需严格控制,一般应低于0.04%。磷含量过高易偏析于共晶团边界形成磷共晶,降低铸铁韧性. 镁(Mg):作为球化元素,含量一般在0.03%-0.05%,可使铸铁中的石墨球化,是获得良好性能的关键. 钼(Mo):含量在0.15%-0.25%,可提高强度、硬度,在等温淬火中细化组织,提升综合性能. 抗拉强度:不低于1050MPa,能承受较大拉力,可用于制造需承受较高拉伸载荷的机械零件。 第五节:QTD1200-3球墨铸铁 1. 主要化学成分 碳(C):通常含量在3.4% - 3.8%。碳在球墨铸铁中主要以球状石墨形态存在,适量的碳有助于保证材料的强度和铸造性能。 硅(Si):含量大概是2.3% - 2.6%。硅可以促进石墨化,并且能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韧性,对改善铸造性能也有一定作用。 稀土(RE)含量在0.02一0.05% 2. 力学性能 第六节:QTD1400-1球墨铸铁 1. 主要化学成分 稀土(RE):含量在0.02一0.05% 2. 力学性能 ![]() 第七节:等温淬火球墨铸铁金相组织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金相组织主要是由奥铁体基体以及包围在其中的石墨球组成。其凝固机理、石墨球形状和尺寸与普通球墨铸铁没有区别。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的基体组织主要是奥铁体,包括少量的马氏体和铁素体。基体组织决定了它的性能,马氏体只有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等温淬火处理才有可能形成。 热处理工艺参数决定了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基体的晶相组成及其细化程度,决定了材料的性能。一般只需要对其性能及基体组织主要为奥铁体做出相应的要求即可。 ![]() 第八节: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热处理工艺 普通淬火加回火热处理是先将铸件加热至900℃,基体组织转变为奥氏体基,然后迅速淬火冷却至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以下。使基体组织转变为马氏体,最后在250-450℃进行回火。具体回火处理温度则要根据铸件的性能来确定 等温淬火处理,先将铸件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840一920℃,随后迅速淬火。为了防止材料中形成马氏体,淬火介质,一般使用温度高于MS的盐浴,在此温度下保温,基体组织由奥氏体转变成为奥铁体。盐浴温度为250一425℃。具体的温度要根据铸铁的性能要求来选择。 淬火介质: NaNO3(57%)+NaNO2(43%) 如果采用250一325℃的盐浴温度是可以得到具有较高强度,而且塑性相对低的铸铁。 采用325℃以上的高温盐浴石,可以得到较高的塑性,而强度相对较低的铸铁。 淬火升温,以50到100摄氏度每小时为宜。保温时间(h)按1+1/25(壁厚,以MM为单位)计算。在400一600℃回火最短保温时间为2一4小时,然后空冷。空冷最短时间h1/25(壁厚,以MM为单位)。 ![]() 第九节:合金元素的影响及加工性能 薄壁件很容易通过等温淬火获得奥氏体组织,但随着铸件壁厚的增加,铸铁中形成珠光体的倾向升高,因此需要加入某些合金元素来抑制珠光体的形成。在铸件局部,壁厚比较大的部位很容易形成珠光体。虽然铸件截面中心部位存在少量的珠光体,可能不会对其使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但是还是应该避免。一般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来避免珠光体的形成,确保形成奥铁体。常用元素有铜,锰,钼,镍等。 经过等温淬火处理后,铸件的机械加工性能会大大降低。此外,等温淬火处理后,铸件体积会膨胀,导致铸件尺寸发生变化,一旦尺寸变化,超出铸件的公差范围,就会造成铸件报废的风险。对于复杂的铸件,各部位的变化量很不均匀,其变化范围从轻微的收缩至体积膨胀0.4%不等。这种体积膨胀导致尺寸变化,很难预测。生产一些尺寸公差要求比较高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时应该考虑上述问题。如果先进行热处理,后进行机加工,可以避免尺寸变化引起的超差现象。但经过热处理后,材料的机械性能,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会大幅度提高。 |
|
来自: Jason_Cheng3hi >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