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 ”,加什么?怎么加?

 邬亦波 2025-01-13 发布于上海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大模型的发展呈现出性能提升与成本降低的双重突破,从日常生活到生产制造,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正在“+”出无限可能。

但是千行百业各不同,AI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究竟如何有效落地?如何通过AI赋能行业新模式,掀起产业新浪潮?

我们邀请到4位身处不同行业的复旦大学EMBA项目学生与校友,从他们的自身实践出发,围绕“AI+法律”、“AI+文化”、“AI+数据管理”等多元应用话题,分享最前沿的专业见解和一手经验,共同展望AI赋能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图片

分 享 人

图片

 强  锋

图灵微雀云创始人

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行业大模型首席专家

复旦大学EMBA项目学生

分享关键词:AI+法律

图片

 李三水

W品牌营销集团董事长

复旦大学EMBA项目学生

分享关键词:AI+文化

图片

 杨树德

上海悦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CEO

复旦大学EMBA项目校友

分享关键词:AI+数据管理

图片

 朱 俊

冰特科技CMO

丽台科技中国区合伙人

复旦大学EMBA项目学生

分享关键词:AI应用落地的避坑指南

图片

  AI+法律,为诉讼流程提速增效  

强锋:

现在法院工作最大的矛盾是“案多人少”。例如在上海,一位法官一天要审结2个案件,日审案量远远超出人的体能负荷。这其中又有很多重复劳动,如阅卷、梳理争议焦点、法律文书撰写,然后准备开庭。

我们推出了全国第一个服务审判业务全流程的AI助手,目前已经在全国11个省的法院部署应用,能够实现AI阅卷、争议焦点归纳、裁判文书辅助生成。

例如简单案件的阅卷、整理案件事实,用时可以从1小时缩短至3分钟,助力实现审判效能的变革。

以前开庭前,法官、律师和当事人需要见面然后举证质证,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随着案件数量增多,举证质证无法在开庭前完成,就会在开庭中进行,导致开庭时间冗长。

我们正在苏州进行全国第一个试点,在互联网侧用AI辅助举证质证,用AI助手协助双方当事人,从诉讼请求出发,快速归纳总结双方的争议焦点,由大模型总结出一个初步的争议焦点,然后再交给法官进行庭审。

这样可以大幅提升庭审效率,让庭审时间明显缩短。这也在改变诉讼流程,未来律师端可以同样受益,用AI处理卷宗提高效率和准确率,让AI具备法律人的思维链。

以案件量比较大的交通肇事案件为例,我们在苏州某基层法院试点的AI诉前调解,目前调解率已经从原来的20%左右上升到60%。

原来的调解人首先是民间调解组织,他们并不是专业法律人士,当拥有思维链的AI成为调解员,可以快速阅卷,准确罗列事实,同时找出近期审判同类案件进行参照,甚至AI还可以计算伤残等级。

面对人类调解员,当事人可能对公平性有质疑,但面对AI计算的结果,很多人选择相信AI的中立立场,因此调解率得以明显提高。接下来,我们还会大规模推广诉前调解。

  AI+文化,新文艺复兴或将到来   

李三水:

文化、文旅和文创行业,都是受到AI冲击最多的“重灾区”。

在这三个文化行业中,很多人认为AI带来了替代性和危机感。但我认为,AI技术带来的是“筛选”和“重选”。

“筛选”的意思是,AI会将真正喜欢创作和不喜欢创作的人筛选出来。真正的热爱可以通过AI放大,创造出更多精彩。

“重选”的意思是今天AI进入文化领域并不是一场淘汰赛,而是排位赛。

AI给所有人重新排位、重新选择位置的机会,并且机会是空前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的技术大爆炸之下,我们将迎来一场新的文艺复兴。

关于AI的数据安全问题,目前为止有三种解决方式:

一是技术化解决也就是开发单独的小模型和独立的数据接口。未来在云计算、服务器或中大型企业中,在有智力算法和智力数据库的前提下,会有更多企业倾向于独立开发自己的单向独立接口。

二是创造新型的法务关系涉及到AI型创作和数据型分析的创作过程的数据隐私问题,要提前进行法务介入。

三是单独采买,也就是独立服务的提前干预和提前买断,这三种方式未来可能都会成为主流趋势。

  AI+数据管理,全方位守护数据安全  

杨树德:

人工智能的三要素是算力、算法和数据。因为训练模型的算力成本很高,所以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提高算力的利用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第二是降低使用算力成本,第三是考量数据安全,第四是提高AI效率。

关于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技术团队通过监测使用芯片的利用情况,例如数据量、运行时间段以及电量等,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助力客户优化算力使用。

降低算力成本方面,我们开发了财务测算模型和算力调度系统。通过虚拟化和共享模式,客户不需要持续占用模型,我们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资源分配,从而降低费用。例如,原本成本为8万的服务,现在通过共享模式可能只需4万。

数据安全是客户极为关注的问题。在接触到数据管理和国家对数据资产的重视背景下,我们确保通过软件层面、物理层面和管理规范的全方位定制,实现数据的全过程加密和物理隔离等安全措施,确保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为了通过AI技术提高效率,我们还开发了一体化管理模型,实现模型训练的一键上传下载、异常监控及算力调度,优化管理效率,减少可能导致高成本的运行异常。这些策略不仅帮助客户节约成本,也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AI赋能千行百业,如何“避坑”  

朱俊:

AI应用的新场景日新月异,从探索外太空、控制核电站,到帮助视障人士“看见”世界,自动驾驶出租车上线。

2024年也是具身机器人元年,未来,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位私人的家庭医生机器人。

每个人都有成长曲线,所有的公司、行业、产业也都有成长曲线。伟大的技术会融于无形之中,正如今天我们不会再去讨论电网是伟大的技术,因为对电网的使用已经无处不在。AI也是伟大的技术,未来也会融于无形之中,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

从AI的技术成熟度来看,目前AI处于基础构建阶段,未来与AI结合的市场是最大的,所以现在企业都在朝AI的技术方向进行提前预埋。

99%的企业都明白企业发展要与AI结合,但问题在于,大部分企业并不知道应该怎样结合。

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要用AI来解决问题,所以大家思考的往往是用AI来解决什么问题。

但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并不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是帮助我们“加速”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你要解决的问题,本身有自己形成闭环的解决路径,使用AI能够让解决速度加快。但如果问题本身还没有形成可闭环的途径,那么AI也无法解决问题。

闭环是AI落地的神性法则,闭环是一切AI赋能项目的前提。

例如机器人生产出来后,可以再去生产其他机器人;软件被开发出来之后,用这个软件再去开发其他软件;光刻机生产出来后,可以用光刻机生产的高端芯片再去研发新的光刻机——这就是神性法则。

闭环主要有三种:加速闭环、迭代闭环、创新闭环。只有加速才能形成飞轮,只有迭代才能进化,只有创新才能破局,去创造新价值、新数据、新需求。

无闭环,不AI,这是让我们不走弯路最关键的点。

延展阅读

出海的真问题与解决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