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有很多人在错用滥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快乐读书人! 2025-01-13 发布于山西

我标题里的“很多人”绝不单指娃子们的父母,还包括很多临床一线的医生,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医生开的药和医院买的药都一定是对的。身为父母,一定要留心,在给孩子们口服药物之前,最起码的责任就是要阅读药物的使用说明书,看不懂配方没关系,但仔细阅读其适用症状和禁忌事项,这是一定要做到的

最近那个什么狗屁甲流不是闹的人心惶惶么?于是,在儿科上,有两个中成药正在被大量的错用和滥用,这俩就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豉翘清热颗粒我之前写过,在此不再赘述,但是,这个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今天要自细讲讲,希望看到此文的家长以后不要再错用和滥用了。

以下是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的配方:

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

有点中医基础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配方的底方是解表清里、宣肺定喘的经方麻杏石甘汤,其所针对的主要症状是体表有寒邪未解、体内还有邪热肆虐。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清热解毒的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滋阴润肺燥的知母、麦冬,还有清热排脓的鱼腥草,使得这个中成药的主要功效由麻杏石甘汤的解表清里变成了宣肺解表、强力清热解毒、润肺燥和排脓。

因此,使用这个中成药的必有症状是发热头痛、干咳无痰、口渴口干、咽部红热肿痛,最重要的是患儿必须有“喘症”。本人在上篇文章中说过,现在很多医院及医疗机构特别喜欢把“喘”与“湿啰音”搞混,导致错用药物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也不知道它们是不是故意的。

图片

所以现在希望广大家长们一定要知道的是,真正的“喘”是指呼吸急促,而绝非是指听诊的时候胸腔里的“呼呼噜噜”声,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自己还无法从声音上判断喘与不喘,那么望诊也是可以的,一般有喘症的孩童,在睡眠的时候胸部起伏的幅度会比平时大很多,而且两侧鼻翼会有像鱼鳃一样的快速开合,如果同时还伴有发热的症状,那基本可以判断是喘症无疑了

但是,是不是发热且有喘症就能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呢?

答案,不是。

既然叫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除了喘之外,还有咳。注意,这个药与小儿麻甘颗粒不同,它针对的咳是肺热无痰的干咳,甚至干咳到咽喉里有血丝;而小儿麻甘颗粒针对的咳是咳而有黄痰或浓痰。但,这两个药都能解表清里治疗因肺热而导致的发热咳喘

最后,你们知道错用和滥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有什么后果吗?

首先,如果是本身就汗多或经常盗汗的孩子是不适合随便使用的,否则自汗盗汗会加重。其次,由于该药的清热解毒力量很强,还能滋阴润燥,所以,平日里有脾胃虚寒、食欲不佳、大便不成型的孩子误服之后会出现食欲更差、饭量骤减和大便稀淌,一定要注意。

最后,我经常告诉来诊的孩子爹妈们,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使用的真正玄机全在“喘”而不在“咳”,所以你判断不清到底是不是因肺热而导致的发热喘息,就一定不要轻易使用;如果确诊真正的是肺热喘息症状,那么给孩子按说明书服下后,请一定静静的观察两个小时,若两小时后孩子呼吸频率变的均匀、体温恢复正常,就一定不要再喝第二顿,否则必然过犹不及。谁说中成药就喝不坏人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