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儿童图画书这样塑造人格,赢在起跑线?

 鲁稚的阳台 2025-01-15 发布于四川


儿童书作者: Susan Verde 

绘图:Peter H. Reynolds

撰稿:美国 D. J. Zheng(特约)


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么正经的哲学终极命题,能跟3-6岁,6-9岁孩童说清楚吗?美国纽约一个叫苏珊·维德 (Susan Verde) 的小学教师想试试,用图画书的形式来试试。她首先尝试淡化“终极”,即不那么哲学,而更崇尚感觉,注重精神、道德、个人发展和成长心态。从后来漫向英伦成为PSHE 教育的重要补充读物,可以证明苏珊·维德的尝试呼应了西方社会对教育塑造人格的期望。

 我是人,一本同理心之书》(I AM HUMAN,A Book of Empathy),作为苏珊·维德我是...》系列丛书最早的一本,也是核心的一本,2018年出版,一炮打响,当年就成了《纽约时报》畅销书冠军。

《我是平和 - 关于正念》2017
《我是瑜伽 》2015
《我是我 - 关于率真》2022
《我是勇气 - 关于韧性》2021
《我是爱 - 关于同情心》2019
《我和你》2015


《我是个人 - 关于行动》2020
《我是我们 - 关于集体》2024

题,人之为人怎么界定。有同理心的是人,有爱有同情心的是人,有感觉而内心平和的是人,率真做自己的是人,有勇气富韧性的是人,有个性善行动的是人,融入群体的个体是人......

回答“人之为人”由何决定,认知上是一种抽象。不过,当苏珊把“人的定义”悄悄转换成“人所拥有的各种可能性”的时候,一切又都变成了可描绘的具象行为。

《我是人,一本同理心之书》2018

·维德我是...》系列丛书一套9本全部由加拿大插图家彼得·雷诺兹 (Peter H. Reynolds b.1961) 担纲绘图,他也是一个杰出的教育研究者。雷诺兹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儿童图画书若是智慧的书就是给所有年龄的人读的,勿论小孩和大人。

雷诺兹说,“我不创作 '儿童读物 ',尽管它们看起来像儿童读物。“ 的确,《我是人类》成为畅销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在读给孩子的时候自己变得更智慧,更像个人。
翻开第一页,开篇第一行,简直就一莎翁诗篇:

我生来就是奇迹!
I was born. A miracle!
亿万个中一个奇迹
One of billions
却又独一无二
but unique!

母亲或父亲,爷爷或外公,只要你理解,你沉浸其中,你的神情、声调,和miracle unique这两字,幼童长成后都将常记常新一辈子。当然,大人脑海的奇迹,可能是亿万个精子奋进胜出的偶然和必然之奇迹;而小孩可能联想的是在他身边都长得一个样的人类中他自己某一次游戏得胜的自豪和自信,miracle,unique的感觉。长辈从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小孩的自豪和自信那里看到自己。你想想,是不是像雷诺兹所觉得那样,所感慨得那样:大人小孩都一下子长大了!都一起长大了!

是的,儿童书若是智慧的书,便都是亲子的书。先是塑造孩子的人格,再把你的人格也重塑一遍。


西方个人主义最正面的一环,放到幼教的起跑线上。就这一点,苏珊就赢了。所有人,生到这个世上,都因为他最强大,这还不是奇迹,奇迹是之后的独一无二。这就润物细无声地灌输了原创精神(unique)。让山寨羞耻感,悄悄潜入幼小心灵。

I am Human. I am always learning. 两页展开,呈现因果,是雷诺兹细心的设计:“我总是不断学习,(所以)我是人类。“  画面一动一静:既好奇和观察,又感觉和冥想。






I 'm finding my way 
and choosing my path 
on this incredible journey
I have big dreams 
I see possiblity

有好多好大的梦想,我看到可能性。我寻找自己的路,我选择自己的方式,走在自己的非凡旅程上。这一切全都因为 I am Human ,一个有梦想的人,因为有梦想而看到无限可能性。一个有选择权的人,因为可以自己选择,照自己的方式行走,旅程变得非凡而奇妙。

个性张扬,人才成其为人。


我总要不停好奇。 
I have endless curiosity
我总有好多发现。 
I made dicoveris. 
我总想知道什么。 
I have a feeling of wonder
我总对大自然惊奇。 
I am amazed with nature

西方包含好奇心、求知欲的惊奇概念,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始于惊奇"。到了霍布斯《人论》(De Homine XII,Thomas Hobbes)则"人类独有钦佩激情"。再到21世纪人类学描述"人类精神的核心特征(The Tangled Wing, Melvin Konner)。" 对于英语世界3-9岁儿童,这些理念都在他们每天最常用的词语里:I am curious/I am wondering /I discovered/It's amazing 。你听,街头巷尾孩子都在唱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苏珊和彼得不过用一本图画书来归纳:I am Human.
I have a playful side. I find joy in friendship. I am Human. 

在三岁甚至二岁之前,人际关系已经出现。这个现象正是人乃社会动物的佐证。儿童体验和体会友好的快乐,几乎无师自通。但人际交往艰难的部分,比如情感受伤,其承受与化解,却需要引导。这里触及同理心。同理心,或我们经常说的设身处地,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被教导的,不管是认知同理心,还是情感同理心。苏珊·维德和彼得·雷诺兹合作做的就是这件事。
而且是正反面细细道来:既地灵人杰,又人无完人。

既为人 意味着
But being human means
我不完美
am not perfect
我会犯错
I make mistakes

我会伤害别人
I can hurt others
用文字 用行动
with my words my actions
甚至用沉默
and even my silence

我也会受伤
I can be hurt, too


本同理心之书,我觉得这两页雷诺兹画得最好。情境的生动,引人想象;神态的生动,引人代入。

错愕,伤心,伤口时不时隐隐作痛,其实都是同理心反应。对于3-9岁孩童这些都已经体验和体会到,苏珊的书是一种唤起。唤起途径是观照:看着图画书的人演自己的故事,不免触动心灵柔软的那一块。

同理心通过阅读塑造人格实际上伴随人的一生。这也就是为什么亲子伴读,滋养儿童也滋养父母。图画书只是开头,一个重要的开头。


I can be fearful of things
I don't yet understand
and timid to try something new

I have a heavy heart
when I feel sadness.
But then I remind myself that
because I AM human I
can make choices.

I can move forward.

对未知的恐惧、尝试新事物的胆怯,还有悲伤和沮丧、所有这些都再正常不过,我提醒自己,我是人类,选择在我,我就能向前。




糕的选择可以变成超棒的选择,只要不忘多多思考。糟糕的一天可以变成超棒的一天,只要时时满怀友善。


富有同情心助人为乐。我平等待人,公平待人。我选择不对抗,愿意倾听,求同存异。我可以说对不起;我不怕请求原谅。


追求不断,努力不断,要成为最好的我。我信心满满,希望满满,因为我是人。


从不孤单,因为我与家庭相连,与朋友相连,与整个世界相连。我们一起组成人类。


是人类。但是,但是,但是,在亿万人中

我是我!我独一无二!
I am Human. One of billions but unique.



本期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授权请在文后留言


今日推荐

豆瓣9.3分!《写作能让孩子走多远》

不只是教孩子阅读和写作

更多精品图书、杂志  进本店

 👉阳台优佳甄选

进群更优惠,加微信:SillyCat222


▍往期回顾

西方圣诞节:奇奇怪怪的创意快乐

美国万圣节,原来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事你不知道

儿童焦虑:英国专家向家长提出六大建议

芬兰儿童建筑教育:孩子在“玩”建筑中究竟学到了什么?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