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行万里路”是青年成长的必修课。假期里学生们多结伴旅游,乘高铁坐飞机,拍照打卡,认为这就是“行万里路”。其实对“行万里路”我们应有更深刻的理解。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行万里路,青年的成长之旅。 2.走出书本,在行路中获得更多真知。 3.在旅行中认识世界。 行万里路,青春的成长之旅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春时光,读书与行路,恰是助力成长的强劲双桨,推动我们在知识海洋与现实天地破浪前行、肆意驰骋。这一路征程,是突破自我的勇敢闯荡,是锤炼身心的艰苦磨砺,更是找寻并实现人生价值的热血征途 。 行万里路,开阔青春视野。君可见,郦道元一生痴迷于山河探寻,从壶口瀑布的雷霆万钧,到漓江山水的温婉秀丽,都印下他的足迹。他细致入微地记录各地水文特性,像黄河的汹涌澎湃、珠江的水量丰沛;研究多样地貌,如西北的戈壁沙漠、南方的喀斯特岩溶;也关注风土人情,从塞外的粗犷豪迈到江南的细腻婉约。正因如此,他才写成地理巨著《水经注》,为后人呈现了一幅古代山河人文的宏阔长卷。且看,徐霞客以无畏的探索精神,穿梭于西南神秘的洞穴,攀爬西北巍峨的雪山。在云南石林,他惊叹于怪石嶙峋的奇特景观;于青海雪山,他直面高寒缺氧的严峻挑战。他的《徐霞客游记》不仅展现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拓展了人们对世界认知的边界。再看,余秋雨踏上文化苦旅,在敦煌莫高窟触摸历史的纹理,在希腊帕特农神庙感受文明的兴衰。他将旅途中对文化传承、文明碰撞的思考,著成《文化苦旅》等佳作,让读者领略到文化的多元魅力与深厚内涵。青春行万里路,能让我们打破认知局限,拥抱丰富精彩的世界。 行万里路,磨炼青春意志。曾记否,玄奘为求佛法真经,从长安启程,踏入茫茫沙漠。烈日高悬,沙海滚烫,缺水少食的困境如影随形,可他凭借对佛法的坚定信念,一步一步迈向天竺。雪山之巅,寒风似刀,稀薄空气令人窒息,他未曾有一丝退缩。君可见,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时,面对湍急河水与对岸枪林弹雨,战士们勇往直前;翻越雪山,皑皑白雪覆盖,极度严寒中,他们相互扶持,没有一人掉队;走过草地,深陷沼泽的危险、饥饿疾病的折磨,都未能阻挡他们的脚步,最终完成这一伟大壮举。且看,顾诵芬院士为航空事业,奔波于全国各地试验场。简陋的科研条件、复杂的技术难题,一次次的失败都没能打倒他。为攻克飞机颤振难题,他日夜钻研,反复试验。正是这万里的坚持,铸就了他坚韧的意志,让他成为航空领域的中流砥柱 。青春万里路,困境磨炼意志,让我们拥有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行万里路,成就青春价值。君可见,黄文秀放弃城市的繁华,回到家乡百色投身扶贫。她深入每一个村落,了解村民需求,引进砂糖橘种植产业,手把手教村民种植技术;推动电商销售,打开农产品销路。她用青春与热血,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且看,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到湖南农村。他推动乡村教育改革,改善教学环境,为孩子争取优质教育资源;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改善了村民生活。他在基层的土地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再看,钟扬援藏16年,在西藏的高山深谷间穿梭。他不顾高原反应,采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为国家种质库筑牢根基。他以生命赴使命,在青藏高原上成就了非凡价值 。他们在青春时踏上万里征程,投身家国事业,诠释了青春的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春的我们,当背上行囊,踏上万里征途。在旅途中开阔视野、磨炼意志、成就价值,以脚步丈量世界,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在时代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向着未来,勇敢前行 。 ID:zwxk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