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旷世绝响(下)

 大圣的小宇宙 2025-01-16 发布于河南

杨玉环是个好姑娘

文/ 大圣

书接上回《旷世绝响(上)》。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这首诗名为《赠张云容舞》,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叫张云容的青春美少女,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如亭亭红莲,如岭上轻云,如池边杨柳,风姿绰约,暗香涌动。

此诗意向柔美,生动传神,被收录在《全唐诗》第五卷。作者不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也不是王维杜牧李商隐,而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位文艺女青年、宫廷舞蹈艺术家——杨玉环。

1

  

这是杨玉环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首诗。

平心而论,这首诗可能不是女诗人中写得最好的,但作者绝对是女诗人中长得最好看的。清代学者王士祯在其汇编的《唐诗十集》中感慨道:“读此知明皇宠妃,不独以色。”

人家独宠后宫可不光是因为长得好看,人家也是有才华的,诗词歌赋咱就不说了,只说在音乐舞蹈方面,早就达到了专业的水准。其代表作就是在李隆基《霓裳羽衣曲》的伴奏下,编排的舞蹈《霓裳羽衣舞》。

而诗中所写的张云容,是杨玉环的贴身丫鬟,也是她的亲传弟子。

那天,杨贵妃与唐玄宗一起由长安前往洛阳,途中下榻陕州秀岭宫。晚宴上,玄宗皇帝喝高兴了,对杨贵妃说:“环环啊,给咱跳个舞呗。”

杨玉环撒娇:“哎呀,走了一天人家都快累死了,不如让我学生给你跳一个吧。”一招手,张云容闪亮登场,把杨贵妃刚教的《霓裳羽衣舞》跳了一遍。

张云容身材苗条,天资聪颖,举手投足,一招一式,竟与杨老师跳的不相上下。杨贵妃一高兴,当场赋诗一首赠与张云容。“诗成,明皇吟咏久之,亦有继和。”(《太平广记》第69卷)也就是说,李隆基跟着写了一首。

对杨玉环来说,《霓裳羽衣曲》具有特殊的意义。

据《杨太真外传》记载,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杨玉环由太真宫女道士册封为贵妃,进宫的那一天,宫中奏响的正是《霓裳羽衣曲》。

之后,李隆基与杨玉环开始了甜甜蜜蜜的爱情生活,得知《霓裳羽衣曲》是李隆基最得意的原创作品,自幼喜爱舞蹈的杨玉环便萌生了为乐曲伴舞的念头。

2

  

对杨玉环来说,编舞不是问题,问题是跳舞。

众所周知,《霓裳羽衣曲》曲体庞大,时间很长,从头跳到尾,一般人根本跳不下来。杨玉环的身材你们也知道,胖乎乎的那种,一场舞下来,气喘吁吁,香汗淋漓,确实难以为继。

所以,杨玉环在完成《霓裳羽衣舞》的创作后不久,便将舞蹈由独舞改编为群舞。同时,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由表演转向教学,开办了梨园舞蹈培训班。在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一大批像张云容这样的舞蹈新秀脱颖而出。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改版后的《霓裳羽衣舞》,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同台演出,服装华丽炫目,舞美流光溢彩,舞台效果愈加动人心魄。

唐代小说《钗小志》中记载:“上皇令宫伎佩七宝璎珞,舞霓裳羽衣曲,曲终,珠翠可扫。一场表演下来,舞蹈演员的首饰掉落一地,到了“珠翠可扫”的地步,可以想象当时的盛况。

作为艺术指导、舞台监督和原创作者,李隆基和杨玉环尽情享受着自己作品所呈现的艺术效果,在台下指指点点,品头论足。有时兴致来了,也会上台亲自表演一段,毫无例外,每次总能引来满堂喝彩。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作曲来我编舞,我吹箫来你打鼓。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此吧。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所向披靡,很快兵临城下。

六月十三日,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高力士等人在禁军护卫下仓皇逃离长安。

不料第二天,禁军途中哗变,六军不发无奈何。(白居易《长恨歌》)万般无奈,李隆基忍痛割爱,舍车保帅,一代舞蹈艺术家杨玉环被缢死于马嵬坡,死时年仅38岁。

繁华落幕,香消玉殒。没有杨玉环的《霓裳羽衣舞》,仿佛失去了灵魂,再也舞不出大唐昔日的荣耀与辉煌。

3

  

要说杨玉环死得确实有点儿冤啊,她被杀的理由是“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

而事实上,正如唐玄宗所言:“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不论正史还是野史,你随便翻,并没有杨玉环干预朝政、祸乱朝纲、仗势专权的记录,更别说参与谋反了。

本质上杨玉环属于恋爱脑+文艺女青年,每天除了跟李隆基卿卿我我打情骂俏之外,就是沉迷于舞蹈艺术的世界,对政治、权利这些东西,人家根本没有兴趣。

有人不服气,说杨玉环虽然主观上没有祸乱朝纲,但成天粘着李隆基,致使玄宗皇帝沉迷女色,无心工作,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客观上影响了大唐事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杨玉环生活极度奢靡。春夏之交,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不惜动用国家驿站系统,不远千里快递运送水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秋冬时节,兴师动众出京泡温泉享受。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耗费国库,腐败堕落。

总之,杨玉环也属于红颜祸水系列,死不足惜。

对于这种观点,我是不能认同的。

首先,说杨玉环的美貌导致李隆基沉迷女色不理朝政,那应该批评李隆基呀,怎么能怨我们环环呢,长得好看难道也有错?更何况,李隆基与杨玉环常年厮守在一起,不但没有被酒色掏空身子,反而愈加健硕,不但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还是除武则天之外,唐朝最长寿的皇帝,活了78岁,你说沉迷女色有啥不好?

其次,说杨玉环动用驿站快马吃荔枝。各位,每年春夏之交,南方向朝廷进贡荔枝的做法由来已久,因为保鲜期短,利用驿马快递也是惯例,并不是杨玉环搞特殊化,专门为她送的。事实上,杨玉环死后,荔枝照常入贡长安,并未停止。有诗为证: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杜甫《解闷十二首》)

最后,说杨玉环在骊山华清池泡温泉。华清池始建于唐初,是唐朝帝王游幸的别宫,从太宗皇帝开始,历代帝王冬天都来此度假,并不是专为杨玉环修建的。遗址至今犹在,门票120,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看,挺简陋的一个澡堂子,哪里腐败了?跟天上人间比差远了。

总之,杨玉环是个好姑娘。

4

  

既然如此,为什么历代文人还要给杨玉环扣上红颜祸水的帽子?

因为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这个责任需要有人承担。

怪李隆基?不合适,领导怎么可能有错,一定是下面的责任,要么是乱臣谋反,要么是红颜误国。总之,我大唐由盛转衰,一怪安禄山,二怪杨玉环。就这样,散会!

对于这种甩锅的说法,唐代诗人罗隐有《西施》诗曰: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说得更明白: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吴,杨贵妃乱唐那些古老的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由男的负。

总之,自己不行就是不行,别动不动怪我们女人。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安史之乱后,杨玉环、李隆基先后魂归九天。没有了领导的重视,什么事业也发展不起来,不论宫廷还是民间,能完整演奏和舞蹈《霓裳羽衣曲》的人越来越少。再后来,随着唐朝的灭亡,此曲渐至失传。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无意间得到《霓裳羽衣曲》的残谱,作为跟李隆基一样爱好音乐的皇帝,他大喜过望,如获至宝,马上与周皇后一起,按谱寻声,补缀成曲,组织人员日夜排练。

当时就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此曲“非吉祥也。”(陈旸《乐书》)

结果一语成谶,乐队和舞蹈的配合尚未完全熟练,北宋大军压境,金陵失守。亡国之时,乐谱被李煜下令焚毁。

自此,《霓裳羽衣曲》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在民间的流传也成为了禁忌。

时光荏苒,后世虽仍有人发现部分乐谱,但因残缺不全,只能依靠想象来填补。因此,如今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霓裳羽衣曲》,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模样。

开元太平曲,寂然传何处。一代名曲,终成绝响。



- End -

│编      辑:小   丽

│图      片:棉花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