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打文:男人收入高多少,女人就能放心嫁?

 不忘初心证菩提 2025-01-1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这是一篇典型的讨打文——
女人读完会打我,男人读完也会打我,但我相信,总有一部分大度、理性的男女读完后,不会打我,只会无比鄙视我……哈哈!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一是骨子里的贱,看到一些婚恋现象,不哔哔几句就不痛快;二是不断有女读者给我留言,谈及老公的收入问题,困惑很多。譬如下面这个读者,我的回答就很“讨打”。
图片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注意到现在的相亲市场,女嘉宾远远多于男嘉宾,而很多女生已经到了35+的年龄,但一听她们对于男方条件的要求,跟在寺庙王八池里许愿差不多,而目测她们自身的条件,根本撑不起其愿望。
于是,女人不愿嫁,男人娶不起,结果造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悲剧——“白菜烂在地里,猪饿死在猪圈里”。
有鉴于此,我干脆写文章聊聊这个问题:男人的收入比女人高多少,才可以愉快地嫁给他?
要聊透这个问题,先得搞清楚两个问题:1,婚姻的本质;2,大家的收入现状。
婚姻的本质是个法律问题,与爱情有关系,又没有必然的关系。有关系是指,没有爱情的两个人结婚,会让婚姻缺少温度,会增加更多摩擦;没关系是指,婚姻保障的是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即便两人没有感情,如果遵守规则,也能相伴一生。
网上有一种观点,婚姻就像两人合伙开一家公司。
这个比喻不那么恰当,但非常经典,因为婚姻还真就是那么回事。如果在婚姻中过于强调爱,而不是规则,更容易产生矛盾,乃至走向离婚,而双方共同履行义务、享受权利,反倒更能相安无事。
以公司来说吧,基本就是双方投入多少资本,占多少股权,享受多少权利。当然,有的是带“技术”入股,就不能完全按照出资比例来享受股权。在公司里,你(泛指)的技术或服务,可以折算成股份而“获权”。
对方出全部资金,你出关键技术,各占一定股权,合理;你出全部资金,对方负责运营管理,各占一定股权,也合理。只要你们双方能取得共识、达成协议即可。
放在婚姻家庭里,双方共同出钱、共同出力(如家务,照顾孩子、老人等),合理;一个出钱,一个出力,合理;一个出大头,一个出小头+出力,也合理。
公司和婚姻最大的不同,就是感情的含量不同。如果是公司,以上只需严格按照协议来即可;但掺杂了感情,把很多规则模糊化,问题就复杂了。
譬如,一个女人备受老公宠爱,她既不用上班挣钱,也不用干任何家务,只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X来张腿”即可;一个男人备受老婆喜欢,他不用挣钱养家,也不做家务,只需晚上侍好寝就行。
上述这种情况,在社会上多不多?很多;合理不?只要对方愿意,就合理。
但是,上述情况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还是“出钱或出力”的几种组合方式。
我们的传统婚恋文化规则是,“女人上嫁,男人下娶”(“下嫁”或“上娶”很常见,但并非主流),女人可以要求男方的经济条件比自己高。不过,男人也不必不平衡,因为这里有另一个潜规则,就是女人允许男方颜值比自己低,即“男财女貌”。
撇开“你情我侬”的感情因素,只谈冷冰冰的“择偶男女收入合理差距”的话,男方该比女方的收入高多少才合适呢?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说,每个不上班的女人自带月薪万元,理由是,女人的性、生育和家务等加起来值这个价,所以男方必须要比女方收入高1万元才合理。3000月薪的女生,当然要找月薪13000元以上的男生。
我倒不质疑这个算法是否合理,但我有点质疑“龙村”工薪族的收入水平。
如果大家只看网络的话,会造成一种“人均年薪百万”的感觉,再看身边的有钱人,好像除了自己,个个都是高收入精英……其实,真不是这样。
龙村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除去该扣、该抵的项目,月收入8000元才会达到起征点。根据权威统计,至少85%的工薪族是无需缴个税的,即只有15%的人纯收入超过5000元。这个数据或许不准确,欢迎专业人士指正。
如果月薪13000元,会是什么水平呢?那至少是全国前5%。也就是说,哪怕每个女人真的自带月薪万元,也有女人确实能拿到这么高甚至更高的收入,但从整体上来说,村里发不出这么高的工资啊!
不然,当女人不上班,至少95%的男人不配娶老婆;假如女人上班,至少99%的男人不配娶老婆。
男人哪怕不狡辩自己的性、生育和干各种杂活是否值钱,而是单方面承认女人自带万元月薪,问题是:不是女人值不值,而是男人付不起,有价无市啊!
于是,女人惜嫁,男人娶不起,干脆不考虑娶妻的事了,也不愿去相亲会碰运气了——反正女人嫌弃自己收入少,何必自取其辱?真有需要,“自己动手”嘛,呵呵!
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
女人如果不想或不急于嫁人,完全不必降格以求;但如果想嫁人的话,就必须面对现实——高收入的男性不多,必须大幅降低自己的择偶要求。
女人可以自己的收入为标准,如果男方不做什么家务,则其收入高出自己一倍即可,多出的这一倍,相当于雇了你自己照顾家庭;假如你需要男方做一定家务,那要求对方的收入比你高一半即可。
注意,你只能以自己的收入为参照标准,而不能参考市场价,否则你会心理失衡。如果对方的实际收入超标,你就赚了;不达标,你就亏了。
当然,如果男方个人收入并不高甚至低于女方,但其家境优渥,能解决房子、车等大件问题,也是可以折算在里面的。
我说的这个参考标准,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仅仅只是个人看法。如果非要说理由,那就是在真实的职场,男人虽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优势也不会太大,譬如同单位同工种,男女职工收入能相差多大?可能很多女职工比男人的收入更高呢!
要求老公比老婆高50%以上的收入,纯属对男人的严苛要求,也是对“男主外内主内”婚姻状况的最低要求。但如果对男人的要求过高,超越了现实容纳度,就会让婚嫁这件事变得异常困难。
如果说普通女性在婚姻中是吃亏的一方,这个可以承认,但如果想要嫁人生娃,那这个亏不吃也得吃,不然呢?
说到这里,我也可以安慰一下女性朋友——尽管在婚姻中你们可能吃亏了,但如果能嫁给收入高于自己或跟自己差不多的男人,你的消费水平还是会得到某些提升。
有男读者留言说,很多女生的消费欲望大于其真实收入水平。这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真实的写照。
很多女生在没有谈恋爱时,买花西子都嫌贵,有男友后就用得起雅诗兰黛了;没谈恋爱时拎的是MK,嫁人后就拎LV了;嫁人前骑两轮电动车,嫁人后却开上了四轮小轿车……只不过,这种改变可能没有达到女方预期而已。
女生一旦对男人要求过高,就会造成“优质女大把、优质男稀缺”的错觉,实际上,是女性降低了女人的优质标准,却大幅拔高了男人的优质标准。
譬如,本科学历、月薪5000的女生,觉得自己是优质女,却把同等条件的男生定义为“垃圾男”。在她们的心目中,男生得硕士以上文化,5万以上月薪,才算优质男。
问题,月收入每提高1000元,淘汰掉的男人就是几何级的啊!
不管女quan如何主张女性独立,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东方女性的择偶内核没变,依然是以“依附”为指导原则的。女人嫁人,不是为了找整张饭票,但肯定为了多一个人帮忙养自己。若非如此,很多女人真的不想嫁人。
我也是尊重这种传统思维,才提出男人的收入应该高出女人50%以上,而不是主张男女在经济上应该百分百平等。如果我坚持这样,自己就会“被光棍”,哈哈!
很多女性倡导“去父留子”,但我想告诉大家的事——除了非常有钱的女人,工薪族尤其是低薪族女人,是不适合“去父留子”的。
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做,结果会比“丧偶式育儿”更辛苦。因为,前者好歹还有男人的经济支援,后者全靠你自己呢。
很多女性不忿一件事,那就是“十月怀胎”的苦与痛。在夫妻双方收入差距不是很悬殊的情况下,女方确实更吃亏,男人也要承认这一点。
不过,这里也有可慰藉之处:一般来说,孩子尤其年幼的孩子更亲近母亲,哪怕家庭经济支柱是父亲。社会上有“妈宝”这个词,却很少听说有“爹宝”,当然,也有母子关系不好的情况,但概率不高。
孩子是母亲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天然会跟母亲更亲近,这就是老天给女人的补偿。至于有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变得忤逆不孝,这属于教育失败,父母都有责任。话说回来,这种孩子对父母都不好,母亲也就释然了。

如果女生对男方的要求只是收入比自己高50%甚至更低,那么大量的“剩女”都能顺利嫁人。如果坚持“许愿”的标准,那就只能看菩萨灵不灵验了。
眼看砖头漫天而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溜了哈……下周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