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隋 文帝杨坚之死⑶

 金色年华554 2025-01-22

当然,皇后娘娘的不少优点仍然保留着,比如说,她的表哥崔长仁犯了死罪,隋文帝准备看在独孤皇后的面子上饶他一命,独孤皇后却道:“俺表哥既然触犯了国法,怎能顾及私情!”崔长仁终于被处死了。后来,独孤皇后的异母弟弟独孤陀,不知在什么事情上怨恨姐姐,用什么“猫鬼巫蛊”诅咒姐姐,事发以后按规矩也应当处死。独孤皇后知道以后,难过得一连三天没吃东西,并向文帝请求道:“独孤陀如果有蠹政害民的罪过,我不敢多说什么;现在他的犯罪与我有关,希望能够对他从宽处置。”文帝便听从她的意见,从轻发落了独孤陀。隋文帝每次临朝,独孤皇后都要与他同车而出,直到阁门才停止,待文帝听朝完毕,再一同乘车回内宫。皇后并派亲信宦官服侍文帝,文帝处理政事有所阙失,独孤后马上就能知悉,随时匡谏,文帝往往依从,对政事大有裨益。“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 可是,这位独孤氏“性尤妒忌”,做了皇后以后益发如此。隋文帝对她是既宠爱,又惧怕。作为大臣的杨坚,当初对妻子发的誓也许是真诚的,可是如今杨坚已经是皇帝了,皇帝就不但应该有皇后,也应该有成群的嫔妃呀,像当年西魏的元钦只有一个皇后娘娘的,毕竟是绝无仅有,何况那是个没什么权势的“废帝”,杨坚可是实权在握的开国皇帝呀!比如说原北周帝国的蜀国公尉迟迥那几个孙女都长得很美,如前所述,其中一个叫尉迟繁炽的嫁给了皇室成员宇文温。杨坚执政时尉迟迥起兵叛乱,兵败被杀后其另外一个孙女被没入了宫廷。可是,由于独孤皇后的妒忌心太重,后宫嫔妃们没有谁敢亲近皇上的。有一次,隋文帝见这位尉迟女子天姿国色,便“招幸”了她。可是第二天,独孤皇后就乘着文帝听朝的时候,将尉迟女杀害了。文帝又气又怒,独自骑马出走,入山谷二十余里。大臣们追上了他,苦苦劝他回宫,他才叹息着说:“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回宫后,独孤皇后流着眼泪谢罪,大臣们又从旁劝慰,两人才重归于好。此后,独孤皇后也略加收敛了一阵,而文帝对她则是宠爱、惧怕如故,“每事唯后言是用”。独孤皇后不但把自己的丈夫管得很严,而且只要发现文武大臣的家中,有谁的小老婆怀了孕的,都要劝文帝对其人斥责甚至贬黜,文帝也往往不敢不依。在这种情况下,他杨坚的五个儿子同出一母——独孤皇后,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难道只有“孽子忿争”才造成“亡国之道”,而一母所生的“真兄弟”就无忿无争,相亲相爱,国运永昌了么?也未见得。杨坚登位之初,就立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军国政事都令他参决之。杨勇性格宽仁和厚,颇为直爽,没有什么矫揉造作的行为,军国政事如果有什么阙失,就直言进谏;杨坚也往往称赞一番,并予以接纳。不过,无论皇帝还是皇后,五个儿子中“特所钟爱”(《隋书·炀帝纪上》)的还得数二儿子杨广。这杨广不但一表人材,相貌堂堂,而且能文能武,敏慧异常,曾亲统大军,北逐突厥,南灭陈国,为隋王朝立下了不朽功勋,受封为晋王。杨坚性素节俭,不好奢侈。有一次杨勇用华丽的装饰品镶嵌一副铠甲,恰巧被杨坚看见了。杨坚很不高兴,训诫一番后,又拿出自己做皇帝前所用的衣物各一件、酱菜一盒,要杨勇妥为收存,不忘前事,心存节俭。而杨广则高明多了,他每于父亲到来之前,预先在室内早作布置,乐器弦多断绝,积满灰尘,似乎是长年不用的样子。于是杨坚认为杨广不好声伎之乐,大为赞赏。灭掉陈国之后,杨广又诛其害民之臣,封其府库,于资财一无所取。于是人们都纷纷称赞杨广是一位“贤王”。

杨勇(?-604年)

杨勇做了十几年的皇太子,有一年冬至节,百官齐集于东宫,朝见他,并向他祝贺。杨坚知道后大为不满,认为“皇太子虽居上嗣,义兼臣子”(《隋书·房陵王杨勇传》),怎能越礼接受群臣的祝贺?此后,杨坚对杨勇“恩宠始衰,渐生疑阻”。杨勇在私生活上也不大检点,不但姬妾成群,更要命的是:嫡妃元氏是独孤皇后替他选的,他偏不喜欢,却宠爱姬妾云昭训,这已引起了独孤皇后的不快。不巧的是,元妃得了心痛病,两天后就去世了,从此内部事务更是全都由云昭训说了算。独孤皇后怀疑元妃是杨勇毒死的,对这个儿子就更加不满。说明一下,“昭训”是东宫姬妾的名号,此外还有“良娣”、“良媛”等,她们的地位,自然不能与堂堂太子妃相比。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4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