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卫战多惨烈?180万德军围攻苏军,斯大林如何反败为胜? 莫斯科保卫战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最残酷的一次城市保卫战,从1941年9月30日到1942年4月20日,苏德两军参战人数超过400万,伤亡人数超过150万,其中苏联方面约100万,平民死伤不计其数,最终德军兵败莫斯科,希特勒倒在了拿破仑曾经倒下的地方,德军闪电战的神话彻底破灭。 ![]()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斯大林便拒绝理会西方政府多次发出的德国有可能入侵的警告,并且禁止苏军将领向军队发出备战命令,二战爆发后,希特勒凭借闪电战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横扫了欧洲诸多国家,就连大英帝国也被搅得摇摇欲坠,但欧洲东部的红色苏联,一直是希特勒心中的头号敌人,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袭,斯大林对希特勒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苏军措手不及,许多士兵在枪支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阵,随即防线被迅速突破,一天之内1200架飞机报废,至7月9日,苏军已有28个师遭到歼灭,德军轻松推进了300-600公里,到7月16日,距莫斯科仅三四百公里,正当德国人计划下一步攻占莫斯科时,希特勒却发出了不同之令,他认为莫斯科已是囊中之物,而经济发达的列宁格勒和基辅才是此时进攻的重点。 ![]() 至此,莫斯科城下的德军只能调转枪口了,7月19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投身和为基辅的战斗,霍特的部队则参与和为列宁格勒的战斗,在德军分兵基辅和列宁格勒时,苏军获得了一些莫斯科防御战的准备,时间直到9月20日德军才攻陷了基辅,9月26日基辅会战结束,苏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德军大获全胜,基辅之战让希特勒对拿下苏联充满了信心,而政治中心莫斯科也成为了苏联最后的支柱,希特勒为莫斯科准备了台风计划,古德里安的铁甲兵团奉命再次回到了莫斯科方向,9月30日凌晨,德军运用突袭战术对莫斯科实施火炮攻击,将近200架苏军战机砸在了机场跑道旁,几天之内,德军装甲部队陆续包围了数支苏军主力,苏军再次遭受了重大伤亡,看着苏军节节败退,希特勒狂妄的扬言,要于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上检阅他的法西斯军队,当一切朝着希特勒的目标前进时,德军机械化部队却在莫斯科感到了一丝不详,10月6日莫斯科落下了连绵的秋雨,很快将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变成了另一番景象,德军机械化部队举步维艰,推进速度明显受阻。 ![]() 10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迅速重建了4个集团军,10月12日苏联内务人员委员会,组建了20支战斗小组,负责守卫克里姆林宫的重要目标,他们为了日后开展地下抵抗运动,在莫斯科大剧院,中央电报局大楼,地铁和民族宾馆内埋舍了地雷,甚至连圣瓦西里大教堂内部,都设置了爆炸装置,因为有人推测德军入股攻下莫斯科城,希特勒很可能会巡游这一著名景点,10月15日,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国使节迁往古比雪夫,斯大林则留在莫斯科亲自指挥保卫战,其实斯大林也没料到德军的攻势,一位空军军官看到斯大林坐在椅子上,不停的自问怎么办,怎么办此时,绝大多数的莫斯科居民都绝望的深信自己的城市注定要遭到德军的蹂躏和侵占,10月16日是莫斯科城最为恐慌的一天,城内乱成了一团,几百名官员仓皇逃离出城,他们随身携带了价值25,000卢布的金钱和贵重物品,还动用了100辆轿车和货车运送家属,看到有的官员逃离了,普通市民们也收拾行李想办法出城,此时的斯大林发誓要与莫斯科共存亡,他发布了戒严令,内务人员委员会奉命枪杀任何可疑的趁火打劫分子。 ![]() 之后,莫斯科的情报部门遏制了日本关东军,没有配合希特勒进攻苏联的计划,于是,苏联统帅部将西伯利亚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的精锐之师调回来护卫莫斯科,重新集结精锐部队之后的苏军慢慢有了还手之力,他们依托纵身防御地形拼斯抵抗,阻止德军向莫斯科推进,大量杀伤敌军赢得了时间,为日后反攻创造了条件,11月3日,莫斯科迎来了这个冬天的第一次寒霜,气温的下降使得泥屋道路迅速硬化,德军的装甲部队终于可以提速了,德国人明白,只有快速攻占莫斯科,部队才有胜利的可能,对于德国和苏联,此时都进入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德国大军距离莫斯科已经不到200千米,而在此时,斯大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苏德战争的气势自此转向了苏军,红场阅兵,面对德军濒临城下,10月28日斯大林决定,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的传统阅兵,照例举行,地点依旧是莫斯科红场,斯大林决定此次阅兵向全世界广播,包括希特勒,也会听到,斯大林的声音和苏联军民的欢呼,11月7日8时,阅兵式开始,斯大林站在观礼台上,发表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讲话。 ![]()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穿透了飘雪的阴霾,战火的硝烟,很快莫斯科的呐喊声传遍了世界,当天受阅部队在红场接受检阅后,直接开赴前线,向全世界表明了他们战斗到底的决心,红场阅兵的突然举行,让希特勒非常震惊,他意识到斯大林并没有被击倒,而这次阅兵使得整个苏军再次振作,之后希特勒决定对占领的苏联领土实行恐怖统治,残酷对待苏联战俘,大部分战俘被折磨致死,而此局后来被证实,有力的协助了斯大林重振士气的努力,11月中旬,苏军的顽强抵抗,让从北面和南面迁回攻击莫斯科的德军,遇到阻击,11月底,德军以巨大的代价到达莫斯科运河,尽管遭到很大损失,但莫斯科城依旧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在北面前头部队距离莫斯科只有不到60千米,在南面,古德里安的部队也离莫斯科越来越近,此时德军的物资供应出现困难,让德军的意志出现松动,仅11月下旬,德军在莫斯科附近就死杀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1500架。 ![]() 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能力再攻入莫斯科了,只能将进攻战转为了防御战,而苏军依托本土作战,依靠民众的强大支持,在严寒中依旧保持着配技充足,重武器运转正常,随着驻防远东,善于冬季作战的精锐部队陆续回防莫斯科,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制定反攻计划,反败为胜,1941年12月5日,斯大林下令,是苏德开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反攻,并且很快获得了战场优势,苏联空军重新夺回了制空权,为坦克部队开辟了快速通道,到12月12日,各路德军的防线均被苏军突破,希特勒对于军队高层失望至极,12月19日亲自担任陆军总司令,并令德军将领死守阵地不可撤退之后,无论希特勒如何坚定也已无力回天,到了1942年1月初,苏联西线的反攻完成,从德军手里解放了大量土地,其他几个方向也转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德军最精锐的部队在苏联的风雪中全军覆没,最后也只能后撤,会战至此结束,在这场战役中,德军损失50万人,3,000辆坦克,2,500轮火爆,各种车辆1.5万辆,苏军付出了100万伤亡和70多万人被俘的重大代价,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虽然希特勒认为他只是输给了严寒,但事实上。 ![]() 1941年11月初的莫斯科近郊,最低气温只有零下7度,虽然之后几天气温骤降至零下15度,但很快就回暖到零下3度,这样的天气很难被称为严寒,真正的严寒降临是在12月5日,苏联红军转入反攻的时候,也就是说,德军在进攻莫斯科阶段,是在并不太冷的气候下进行的,其实在整个进攻战略上,由于希特勒的过度参与导致军方计划改变,最终让德军在莫斯科面临困境,希特勒的进攻基础战略给了斯大林整顿军队,和从西伯利亚调来40万大军的时间,希特勒对占领区的残酷压迫,使得苏联民众开始团结一心,斯大林的红场阅兵重振了红军的士气,寒冷的天气阻碍着德军的进攻步伐,而苏军后方强大的后方补给,则让他们有了胜利的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