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一,问候诸位朋友新春愉快,平安顺利。春节,那么多在外拼搏的子女回家过年,家庭三四代得以团聚,喜笑颜开。 这时,每家每户80-90岁的老人养老,在50多-60多的这一代人是压在心头的一件大事。这事,他们的20-30的子女还没有切身体会。至于家庭第四代21世纪的10后或20后,还没成年。 我来借春节假期这个时机说一说。 家政和养老机器人能切中中国现时养老产业和养老机构,以及居家养老者需求的一个很大痛点。国家预估,中国人口的养老格局是9073。所谓90,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服务养老,3%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这样的格局下,有巨量而分散的居家养老者;一个个不同社区里依托社会养老服务网络的大量居家养老老人;还有数量不算多,但是每个点上集中了上百乃至于数百养老者的养老机构。 中国的养老院,服务费用亲民的公办机构,排队等候十来年都不罕见。老人等着等着,没等到入养老院,人就离世了;至于收费还不过分的民营机构,多数或者服务欠缺,员工也只是类似家政保姆那样,不懂老人的特别需求,差不多就是个托老机构那种。 有些管理不善的养老机构,让老人畏之如虎。即那种偷偷打骂老人的养老院,那就甭提了。 成本和收支压力使得养老院管理层对员工压力巨大,有些护理员则就偷偷打骂老人泄气。也因为薪资不够的问题,养老院的护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至于高端养老机构,(2024年)每个老人月一应收费万元到2万左右,那超出了绝大多数中国退休老人的支付能力。还要一下子缴纳200万的什么金才能有入住资格。有人评论,如此养老机构实际上做的是养老地产。 护理行动正常,只是体弱重病老人,麻烦并不大。麻烦巨大的是护理失能老人,成天卧床不能动,弄不好还大小便失禁的。护理失能失禁老人,是养老服务的重中之重,最关键一环。据我所知,深圳三甲医院失能老人的护工工资,每天在300到350之间,一个月就上万。因此,机器人代替护工的部分工作也确实到了临界点了。 存在工作量压力和工作环境压力的前提下,无论哪一种场景,有机器人来协助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因为养老院里,大小便失禁的老人,其护理大致面临跟掏粪工人一样的工作环境,让正常人产生生理性厌恶。因为病房或者养老院房间臭气熏天的时候,工作人员的心情和工作情绪都会受到严重压抑。如此老人若在家里,那更是麻烦巨大。 前一阵看到新闻,日本知名公司Science Co.宣布,将于2025年4月在大阪举行的关西世博会上,隆重推出一款颠覆传统的“未来型人体洗澡机”。这款设备外形酷似喷气式战斗机的驾驶舱,不仅设计独特,更具备在短短15分钟内完成人体清洗和烘干的高效功能,为行动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文章说,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款洗澡机还融入了AI智能技术。系统能够判断使用者的情绪状态,并在透明盖板内侧投射出相应的图像,帮助使用者放松心情,享受沐浴时光。 依我看,AI智能技术判断使用者的情绪状态,是锦上添花的功能。可以是升级版的2.0。而其基本功能才是最重要的,是雪中送炭。不能动的老人通过机器人洗浴而保持干净,也利于养老院的相关其他服务能正常开展。同一个社区内居家养老的老人轮流使用如此洗浴机器人也是可行的。 国内北京和个别其他城市有了老人助浴服务,是一小组人自带洗浴设备上门为需要的顾客为其家里的老人提供洗浴服务,几百元钱。卧病在床不能动的老人,床铺和房间洁净而不再充斥不良味道,对整个家庭成员,对于老人都是大好事。卧病老人的洗浴净身,是重要的事情。瘫痪病人心情未免极度糟糕,有时会失态失控,传闻有故意将粪便污秽物弄满身弄满屋,抛洒到满屋子污秽,令家属情绪失控,护工也失控。这样的事,各地都有。因而将瘫痪失能老人清洗得干干净净,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看护人员或家属的工作。 其他方面节省人力和提高效率的养老项目机器人,也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助力。因为人力成本的上升,国内不少养老院难以支撑。主要原因是费用按照市场水平收取时,国内大多数老人支付不起。低水平收取的微利型机构,则养老院请不到合适的养老服务人员。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现在开始崛起。以现实的社会需求(不是工业需求)来看,我个人倒是觉得,家政机器人以及协助失能老人生活的机器人,可能有很好的前景。我觉得,替代危险,不良环境工作的劳动,是机器人的一个方向。大规模替代一般工作环境的劳动者,不是合适的方向。 养老业需要的各类机器人,洗浴和家政服务类的,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不仅在于养老院需要,有些社区也需要(社区内居家养老的老人共享机器人服务),甚至条件合适的家庭都需要。至少前述那种洗浴机器人,真是可以养老院,以及社区共享使用。如果价格不特别贵,估计进入中高收入家庭也是有可能的。有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 假定说,居家养老的老人家庭,千分之一未来可能考虑买不同功能方向的养老护理机器人(不排除居住得近的亲朋好友群集资买不同功能的,圈子里内部共享),那就是十万量级。而社区服务依托的养老体系,也会买不同功能的小区内部共享,百分之一买也会达到万的量级,而且他们若有政府补贴,有购买动机的社区会更多。还不能排除有些富裕家庭买数种机器人协助自家老人,这也可能在上万量级。总而言之一句话,服务类家政机器人,包括护理和洁身机器人,民用市场潜在和现实需求巨大。这正好能牵引机械工程类毕业生和电脑工程类毕业生密集的高端制造业。并为技工和熟练工提供就业机会。维护如此家政机器人的正常使用,也需要很多人手。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政府现在正鼓励高校毕业生一部分进入家政行业,也包括养老护理行业。显然,这是看到了家政和养老业的需求可以解决就业饭碗问题,而非真正重视这个行业。否则一应配套政策都得出台。只要没有基本配套政策出台,对某个方面某个产业的所谓重视,都是说说而已,所谓的lip service。 当下进入养老行业的,要么是大资本,他们实际上做的是养老地产。其收费超出中等收入阶层的能力;而小本经营的则服务和设施都难以满足普罗大众的基本需要。后方照顾好老人,这作为工作年龄的中青年,就可以免除后方的忧虑而好好工作。对个人,对社会,对老人是三赢。 因此部分国人有足够的动机购买家政机器人或洗浴机器人来帮助日常生活,或帮助照顾失能的自家老人。家庭购买决策不牵涉到复杂的过程,而且养老是个漫长过程,一次性投入的性价比,中长期看很好。 日本早进入了老龄社会,老龄用品和相关家政和养老机器人都走在世界前列。有心设计制造各类养老家政服务机器人的年轻技术新锐,或者初创企业startup主事人,真值得到日本或者哪里去借鉴学习国际先进经验,跟马一龙的paypal给马云宝借鉴模仿回来鼓捣出知府宝那样,也引进一些进来。这样一来,个人发展,企业成长和社会需要就是三赢,三方都赢。而不是一个姓金的货所说的,所谓双赢,是某一方赢两次。那意思就是另一方输得一塌糊涂。深圳火车站广场,2022年4月。口罩期间空无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