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野亭青绿山水瓷器作品真品款识图

 zgsc2002 2025-01-31

汪野亭

汪野亭 (1884—1942年),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传芳村人,瓷都景德镇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珠山八友”大师之一。汪野亭善画花鸟、山水,采用以油料作画,以水料敷色,作品别具一格,是20世纪前期景德镇陶瓷美术革故鼎新的领军人物,景德镇市近代著名陶瓷艺术家。

汪野亭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自幼深受祖父汪享荣喜爱,辛苦操劳,也要送汪野亭进私塾就学(汪氏宗祠内)。故乡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如诗如画的江南胜景孕育了爱美的情操,使他少年时代便钟情绘画。

汪野亭入学时正值宗祠修葺,请来雕刻师、画师雕梁画柱,使汪野亭目不暇接,艺趣盎然,潜心学画。

汪野亭故里纪念碑

1906年,22岁的汪野亭考进“江西省立窑业学堂”,选修美术专业,师承张晓耕先生专修山水、潘匋宇先生学习花鸟等。

汪野亭故居

25岁完成学业后转到景德镇从事专业绘瓷,并改学山水,始仿习清初“四王”,继而学石涛,受石涛影响尤深。辛亥革命给景德镇带来生机,官窑解体,民窑兴旺,陶瓷艺术行业掀起弃旧立新的浪潮,一批科班出身的文化人及有识之士纷纷自立门庭,组建学术研究社团。汪野亭画室应运而生,致力于“青绿山水”和“墨彩山水”的研究。(石涛辞世后葬于“平山堂”,后“万松岭”,汪野亭亦将自己的画室更名为“平山草堂”)

“平山草堂”堂名

汪野亭的作品早、中、晚期风格各异,特点突出。早期作品追随程门、金品卿等浅绛彩名家技法,采用“洋彩”画瓷,并逐渐摸索粉彩色料的调配以及使用方法,开创了用线细密,具浅绛彩风格的早期粉彩山水画;中期作品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洒脱;晚年作品用线粗犷,色彩明快,极显苍古与奔放之势。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汪野亭的墨彩瓷板画《江山胜景图》荣获金质奖章。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景德镇瓷器首获国际金质奖章

粉彩瓷板《气蒸山腹出深青》 1930年创作

汪野亭的粉彩山水别开生面,得益于工艺的创新,更得益于艺术的创新。他率先运用“通景山水”章法装饰瓶类制品,开20世纪初景德镇粉彩山水装饰章法的新风。他善画通景,将一个画面以一个完整的构图,在圆柱式的器皿上展开,形成山水相连、境气贯通的整体画面,在各种造型的器皿上,一改以往仅一面饰画,另一面题款,或在锦地开光的斗方中作画的山水装饰故习。自然界山外有山,流水不息,意境万千,乃天设地造的四时景观。“通景”法在表现自然景观时,使观画者冥想“山水源头无觅处,游子信步山水中”的意境。

粉彩瓷板《石岚飞瀑》 1933年创作

汪野亭的通景山水画采取山水相连、云雾飘逸等巧妙的连接处理,形成360度的完整构图,没有勉强的连接痕迹。汪野亭的纸画雪景笔筒意深,雨景水墨淋漓,气势宏大。汪野亭山水作品鉴定交易咨询下图片。

西赤山水瓷板 1932~1936年创作

汪野亭的独特画风和个性的工艺技巧,造就了鲜明的陶瓷艺术作品,他所开创的瓷上山水画风被陶瓷美术界称之为“汪派山水”,为汪野亭陶瓷世家世代传承。此外,汪野亭的弟子邹国钧、石奇峰、汪云山、王云泉、袁林、监行、步金等,均是瓷艺界中的杰出人才。

汪派山水已然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一棵大树,发枝散叶,薪火相传。

我们一起来来看看汪派山水的成员都有哪些吧!

汪爱娥

汪爱娥(1895-1955年),女,出生于翥山之右,乐河之滨的传芳村, 胞兄汪野亭(珠山八友之一),1909年拜师其胞兄汪野亭学习青绿山水陶瓷绘画,后拜何许人(珠山八友之一)为师学习雪景山水。因汪爱娥尤爱雪景山水,1916年其兄汪野亭为其取名“雪缘斋”作其画堂名。

汪爱娥肖像(汪野亭胞妹)

汪爱娥画风受汪野亭、何许人影响,作品注重诗书画于一体,用汪派山水融入到何氏雪景中。用粗狂的线条,勾勒分明的棱角造型取势,喜作形态各异惊奇险峻的危崖峭壁。

汪爱娥雪景山水瓷板画《踏雪行旅》 1933年创作

1941年汪氏全家男士合影

(居中者为汪野亭,身后为长子汪小亭,左后为次子汪少平,右后为三子汪青,前面怀中为四子汪日光,右为汪小亭之子汪平孙,左为汪少平之子汪兆桂)

江西浮梁县瓷业美术研究社饰瓷部同仁合影 摄于三七-双十

(第二排左起一为汪小亭,第三排左起二为汪少平)

汪小亭

汪小亭(1906~1970年),男,出生于江西乐平,汪野亭之长子,名松。汪野亭陶瓷世家第二代传承人,自幼随父习画。四十年代中期与王晓帆、徐天梅、李明亮、邓碧荪、魏墉生、石宇初、陆云山等被时人称为“八小名家” ,景德镇市近代著名陶瓷艺术家。

汪小亭肖像

汪小亭早期画风酷似其父,运笔轻灵巧逸,构图疏松淡致,画面清丽秀雅,抗战胜利前夕以画宣纸画谋生,尔后画风大变,常以秃笔作画,笔力厚实雄健,洒脱奔放,善作奇山异石,意境苍润,深厚雄强。

粉彩瓷板《溪山雨后》 1949年创作

汪小亭从小生长在农村,抗战时期又长期逃难在外,四处奔波,他的作品是写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谓“画我心中之画”。他技法娴熟,造型能力强,下笔随心所欲,形神尽其妙,作品极富内涵,意境深远。

粉彩山水方肩瓶 1940年~1945年创作

粉彩山水瓷盘

汪少平

汪少平(1914-1970年),男,出生于江西乐平,汪野亭之次子,名柏, 汪野亭陶瓷世家第二代传承人,自幼随父习画 ,景德镇市近代著名陶瓷艺术家。

汪少平肖像

汪少平续承其父汪派瓷画之画风,用笔细腻柔婉,轻描淡写,平易质朴,纯真自然。构图平淡简明,多为平远布局,取材大都来自其故乡一河两岸的南国风光。其书法与绘画运笔一致,亦善书钟鼎文。

汪少平用过的擂砵

汪少平山水瓷画设色之技堪称瓷都一绝。其着色清丽和谐、古朴素雅、均匀厚实、富于质感,并能加深对画意的表达。因而极少作墨彩画。因长于设色,故其父汪野亭晚年瓷画均由他代笔着色,解放后凡国家重要订瓷,属画山水者,皆由其设色。

粉彩山水挂盘

粉彩山水雪景瓷盘《寒江独钩》

汪野亭为次子汪少平纪念所作中国画 1928年

汪桂英

汪桂英(1931~2012年),女,室名“平山草堂”,出生于江西乐平,汪野亭幼女,汪野亭陶瓷世家第二代传承人,原任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先后就读于“江西省陶专”饰瓷科、大专部、“南昌大学”师范部艺术系,师从于父亲汪野亭。2003年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景德镇陶瓷艺术家,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授名的“陶瓷世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会员,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第一任会长。两次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曾选为全国妇代会代表,省妇联执委,省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

桂英擅长陶瓷器型设计、高温色釉综合装饰,兼长中国画,工粉彩山水、釉下彩花卉。她的粉彩山水瓷画,既得其父遗韵,又借鉴西画技法,广采山水画名家名画的画风画技,构图简洁明了,意境宁静高远,用笔或不拘成法,雄浑豪脱;或工致秀丽,细密清妙,写意工笔,各有所长。她的色釉综合装饰,气韵生动,形意自然,在陶瓷造型和装饰设计结合上,长期实践,苦心探求,作品型巧而画美,技法圆熟,笔法纤秀。

室名"平山草堂"

粉彩山水瓷板《汪沁侄孙存念》 1995年创作

汪野亭陶瓷世家汪派山水传承人

(前排:汪平孙、张景寿、汪桂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