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冷对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原因是什么?

 学习一生 2025-01-31
企业冷对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原因是什么?

“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

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解决企业安全风险“”认不清”“想不到”问题。

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解决企业隐患“改不了”问题。

其具体目标就是完成“一张图”、“一清单”、“一台帐”。

“一张图”:即企业重点风险管控平面分布图。包括企业风险管控平面分布图,车间风险管控平面分布图,岗位风险告知卡。一图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部位名称、风险等级、主要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措施、易发生的事故类型、责任人等,并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分别以红、橙、黄、蓝四色标绘,并在显著位置张贴告知。

“一清单”: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一清单”的内容,包括安全风险名称、所在部门岗位、风险等级,具体的管控措施,具体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并按照风险等级分级建档。

“一台账”: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根据辨识出的不符合项,分类、评价并划分安全风险等级,分析、预判可能的后果和影响因素,建立公司级、车间级、岗位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实施月排查(企业级)、周排查(车间级)、日排查(岗位级),建立隐患整改督办验收制度,明确排查、整改、验收等环节的责任人员,建立全员、全岗位、全过程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虽然《安全生产法》将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做为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法定责任,但在实际安全工作中,企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于表面,没有真正浸入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建设全过程,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际运行“两张皮”。

究其原因:

一是企业对双重预防机制认识不足。企业即使要建设双重预防建设,也是外包给三方机构来开展,双重预防机制的分析、实施、反馈和评价往往是安全部门的独角戏,其他部门的人员不积极或被动地参与,导致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工作不准确、不全面,一些企业制定的控制措施不客观,甚至不理性(小概率事件和低后果事件也劳神费力)。

二是企业风险分级管控质量不高。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需要从人、机、环、管四方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安全生产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许多企业安全管理类似于“刻舟求剑”,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发现不了新隐患,解决不了新问题。

三是企业两道防线建设衔接不够。企业未对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事故发生和隐患排查工作进行复盘反思,风险管控清单“失控漏管”,隐患排查缺乏针对性、整改措施缺乏操作性。企业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对风险辨识、风险管控缺乏足够热心,导致员工发现不了,解决不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