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咨夔(1176—1236年),字舜俞,号平斋。宋代临安于潜(今浙江杭州)人。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著有《平斋集》、《春秋说》等。其绝句代表作有:《春行》、《杨花》、《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梅二首》等。“过尽韶华才一出,祗应唤作探春来”、“却嫌飞絮犹多事,点破门前一径苔”、“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却月凌风谁会得,不沾一叶是真身”等名句传颂至今。 秋思 一曲玉连琐,十分金屈卮。 故新相代谢,底用为秋悲。
天面如人面,昏昏镇是愁。 晚来云色解,新月放眉头。
庭下晓来霜,菰顿芭蕉折。 络石瘦菖蒲,独抱青青节。
过尽韶华才一出,祗应唤作探春来。
踏雪看灯知不恶,宜春酿酒恨无多。
渠更笑人无菊把,拒霜相对过重阳。
蕾红包裹春犹密,隔垄枇杷得擅香。
却嫌飞絮犹多事,点破门前一径苔。
一秋朵朵红相续,比着人情大段长。
不为好山勾引出,那知已是插秧时。
水色山光无障碍,南风送入乱书间。
窈眇蝉声缲独茧,为渠立尽晚来风。
千骑行春雪未消,早乘羊角问逍遥。 明年好与供春帖,淑景祥飙近九霄。
怕人冷落生秋思,故作春声为遣愁。
相轮高插碧霄寒,好是如如不动山。 弄影翻光颠倒转,微权只在隙窗间。
只有木犀荒不得,媻跚勃窣上亭檐。
梦破巫峰十二鬟,家山逸驾尚容攀。 桃花见面东风裹,应笑陈人老上颜。
酒面添如田水满,眉头放与稻花开。
共坐晚凉观物化,床头有酒为君开。 和俞成大八月梅花 料是知君新酿熟,搀先九月菊花开。 路逢徽州送牡丹入都 太平莫道全无象,脱绣鸣铃传送花。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客怀无着春风处,醉向梢头嚼尽花。 其二 会得生生无尽意,雪花零乱月栏干。
其一 万物成终又成始,须将艮体看梅花。 其二 却月凌风谁会得,不沾一叶是真身。 柳絮二首 残云初雪雍容甚,高下东风点乱红。 其二 招不肯来麾不去,若无才思渠应能。
细雨斜风篱下菊,安排青蕊做重阳。 其二 西风坐断群芳路,不属黄花更属谁。
高下横斜无定影,聚凉着得月明多。 其二 夜深月透玲珑影,花自光明月自香。
其一 六月冷官还解热,解衣盘礴坐苍苔。 微风只在松梢顶,着意招呼不下来。 其二 万斛波光自吞吐,月明亦足张吾军。
不被东风相鼓弄,春山只有老苍官。 其二 世缘不到山深处,只恐深山起世缘。
其二 楼高夜静月华陈,冷浸含章一段春。
枕帏酝藉风流足,甘放朝来被底衙。 其二 更着金沙相间种,主人四壁锦周遭。
乞将蝴蝶蜻蜓扇,与试鹅黄水碧衫。 其二 惜春苦欲春长在,且得轻寒约住花。
面如坡老南归后,骨似温公独乐时。 其二 问渠底事青青晚,耻上寻常桃李盘。
春光元不分吴蜀,惊见江南半树花。 其二 静里闻香祗自觉,怕人饶舌似丰干。
溪上麦田翻未遍,故迟牛带夕阳还。 其二 好是蛾眉无点恨,盈盈淡扫有无间。
半江云湿欲成雨,两岸水浑初退潮。 石坛千尺薜萝古,沙径百盘苔藓香。 春思三首 柳汁何能染鬓根,柳丝只解绊愁魂。 年光有底催人急,水牡丹花又上盆。 其二 细草荒烟古墓田,知经寒食几年天。 雪条花下翩翩纸,疑是曾分白打钱。 其三 打团飞入菜花去,自信世间无别香。
老天也信还家好,淡日柔风送客归。 其二 不是归帆相料理,春光如许底能知。 其三 茅屋石田浑好在,白头何苦尚天涯。 其二 触怀易作中年恶,羡杀儿童笑语声。 其四 可是家贫风物晚,郎当莴笋斗春盘。 其五 泼火雨来还有信,岗南岗北竹鸡啼。
已信不冰方着水,可怜欲槁更开花。 其二 有眼尽迷空里色,无心方识定中香。 其三 有馀不尽如知道,半已青青半尚花。 其四 欲与晚梅相辈行,同时到底不同香。 陪郡侯出郊劝农六首(选 四) 其二 消得犊车泥滑滑,此行不为杏花来。 去年下麦泥如铁,一寸春膏直几钱。 其四 向人羞道闲陪涉,说与豳风七月诗。 其六 光风有意相料理,杨柳青边约略晴。 藉地残花五色茵,东风来去寂无痕。 其四 目前点检燕支篆,手汲清泉洗着樽。 其五 三桃二李成阴早,恨不安仁老灌园。 其八 麦饭熟时蚕百箔,山中啼鸟识丰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