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路》——第34章上 看真实历史里曹操、刘备、孙吴到底如何在割据诸侯中崛起 孙策之所以在明知自己劝诫无效的情况下,还敢明目张胆写信给自己所在袁术集团的老大写劝诫信,很大可能是因为孙策已经做好了与袁术决裂的准备。孙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集团忙着迎奉汉献帝到许昌、袁术与吕布、刘备陷入徐州三国杀的同时,他终于在江东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会稽郡。很大概率,扬州刺史部下江东三郡的另外一个郡,孙策的老家吴郡也已经被他父亲的老部下、早早就劝他离开袁术独立发展的朱治控制。 ![]() 图1、连环画《小霸王孙策》前往平定江东的孙策军队 《三国志》孙策传记写的非常简略,短短两百多个字,就把孙策被袁术派出来帮助舅舅吴景等对付刘繇的全过程,以及攻取会稽郡、平定江东山贼的全过程写完了。《三国志》孙策传记对孙策拿下会稽郡过程的记载更是简略,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因为很简略的记载,再加上没有具体年代时间的文字,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孙策被袁术派到江东之后,很快就一鼓作气将江东三郡全部平定了。 可推算一下时间,就会发现,孙策平定江东的过程并不连贯、也并不轻松。再结合其他人的传记会发现,孙策可不单单靠能打仗、靠孙家在江东有个好名声,就轻轻松松把江东搞定了。不说整个江东,就是这个在孙策传记里只用十四个字记载的拿下会稽郡的过程,也一样过程艰难、一波三折。 ![]() 图2、东汉扬州刺史部下的会稽郡 看东汉地图就会发现,会稽郡几乎是东汉一百多个郡、国里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会稽郡覆盖的范围包括除了除杭州、湖州、嘉兴浙江北部三个城市之外的整个浙江省,以及几乎整个福建省。当今的浙江、福建,已经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但在东汉末年,都是未开发地区,而且是开发难度极高的未开发地区。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其中的“一水二分田”多数都还在大部分不属于会稽郡的浙北平原,其他算是山地;福建更是被调侃为“兵家不争之地”,全境都是山脉和丘陵。 会稽郡虽然全境都是山,但是因为靠海,又多江、湖,在东汉人口不算多,但相比较豫章郡而言还是富饶的。被孙策带领军队击败的刘繇,就曾经准备退守到会稽,但被东汉末年点评名人出名的许劭许子将劝住了。许劭劝退刘繇的原话是这么说的:“会稽富实,策之所贪,且穷在海隅,不可往也”。最终刘繇带着自己的人马去往了扬州刺史部下的另一个大郡豫章郡。 ![]() 图3、浙江地形图 许劭为什么会判定孙策为会“贪”会稽郡呢?肯定不只是因为会稽富饶,而是因为孙策的老家就在会稽郡治所附近。如果只沿着东汉的行政区划说,孙坚、孙策是吴郡人。但从郡级再往下看到县级,就会明白。孙坚、孙策是吴郡富春人。富春县,就是今天的杭州市,治所在今天的杭州市富阳区。而会稽郡的治所当时在山阴,今天的绍兴市。杭州与绍兴,距离很近,又同属浙北平原,来往很是便利。孙策这个吴郡人的家乡距离会稽郡更近。 再看一下孙策父亲孙坚的传记,孙坚最早发迹,就是因为平定会稽郡妖贼许昌而发迹。自然而然,孙策找一个稳定的大本营,自然会以自己的老家为首选,而不是自己完全陌生、没有根基的豫章郡。正是基于这个信息,许劭能很确定的判定,孙策军队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就是会稽郡;而刘繇也完全认可许邵的这个判断。 ![]() 图4、连环画《小霸王孙策》孙策击溃刘瑶占领曲阿 当然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许劭的判断,但孙策带兵进攻会稽郡的时间,距离孙策等将刘繇从丹阳郡赶跑,要晚一年多的时间。孙策并不是在一平定丹阳郡,就直接发兵进攻会稽郡的。孙策跨江进攻刘繇是在兴平元年(公元194年)的年底,一系列战斗将刘繇等击败应该实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六月份之前。但孙策打败攻打到会稽郡的时间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六月。 中间空出来的一年多时间,孙策做啥去了?很大的可能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孙策在帮助舅舅吴景、堂兄孙贲在平定丹阳郡境内各郡县的对抗力量,自然也包括没有大志的吴人严白虎等。但是,袁术任命自己的堂弟袁胤,接替吴景成为丹阳郡郡守,并把吴景、孙贲都调回寿春之后,孙策的军队才看似不得已,但有及其主动的离开丹阳转而进攻会稽。 ![]() 图5、连环画《小霸王孙策》孙策大军进攻会稽郡 但并不是吴郡孙家所控制的所用军队都离开了丹阳郡,孙贲的亲弟弟孙辅带着孙家的主要人马,留在了包括曲阿在内的长江南岸一线。孙贲、孙辅兄弟俩一直是孙吴内部一支相对独立的势力,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孙辅所带领着的这支队伍。但孙辅带兵留在曲阿,方便了孙策与袁术决裂后,快速控制江东三郡提供了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