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检验科工作人员,你需要知道的七大脂血处理方法与备注信息

 副高资料馆 2025-02-11 发布于贵州

在工作中,脂血标本较为常见,对于标本脂血,是对全部生化结果都有影响,所以结果均不可信吗?还是仅仅部分结果有影响?

       查找相关文献,在刘烨. 高脂血症对部分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87):23-24.文献中提到,脂血并不会对所有结果都有影响,项目使用的方法是比浊法和比色法影响较大,如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尿酸(UA)、甘油三酯(TG)、淀粉酶(AMY)对样本的吸光度影响大,尤其是TBIL、DBIL、TG、UA影响最大。

      那么如何去除脂血对这些项目的影响,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呢?下面列举了一些实验室常用的方法,但它们各有优缺点,选择具体方法时需根据实验室条件、标本类型以及检测项目的具体要求来决定。在处理严重脂血标本时,通常建议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聚乙二醇(PEG)处理‌

      使用聚乙二醇对脂血标本进行处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使用浓度为6.67g/L的PEG-4000可以有效消除高脂血对临床生化测定的影响,同时不会显著影响正常血清的检测结果。此外,不同浓度的PEG处理效果也有所不同,例如20%的PEG处理效果最佳。

       总结来说,聚乙二醇(PEG)在不同浓度下对脂血标本的处理效果表现出显著差异。低浓度PEG(如10%)能够有效消除轻度至中度脂血对ALT检测的干扰,而更高浓度的PEG(如6.67g/dL)则能更好地应对重度脂血样本的干扰。

2、干化学法

       采用干化学试剂进行检测,干化学分析仪主要采用Kubel-ka-Munk为理论基础的固相试剂技术,血清通过检测仪器中的多层薄膜的固相时,脂浊、血细胞等物质可被拦截下来,可以有效排除脂质成分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但这种方法需要特定的检测仪器和试剂,且成本较高。不适合于基层实验室!

3、生理盐水稀释法

      通过向重度脂血血清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降低血清中脂质成分的比例,稀释后的血清可以重新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可得到原始浓度。该方法成本低、容易操作,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生理盐水稀释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脂质成分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干扰,特别是当血清中脂质成分极高时,即使进行稀释,也可能无法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此外,稀释后的血清样本可能受到基质效应的影响,导致测定结果出现误差。

4、乙醚萃取法‌

       乙醚萃取法通过使用有机溶剂提取脂质,从而减少脂血对生化检测的干扰。这种方法对蛋白质类项目的检测影响较大。然而,与低温高速离心法相比,乙醚萃取法的效果稍逊一筹。乙醚抽提法虽然可以有效去除脂浊,但不能完全排除基质效应的影响。这意味着即使经过处理,某些生化指标的结果仍可能受到干扰。

‌5、高速离心法‌

       高速离心法通过离心分离血浆中的脂质成分,从而获得较为清晰的血清样本。这种方法对某些生化指标(如ALT、AST等)的检测干扰较小,且效果稳定。尽管高速离心法能有效消除脂血干扰,但其操作相对复杂且成本较高。例如,梯度密度超速离心法虽然可以避免外泌体损伤,但准备工作繁琐且操作复杂。

        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大量的样本,这可能限制了其在某些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的应用。

‌      长时间的离心过程可能导致假阳性蛋白相互作用,需要多次纯化步骤。此外,离心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蛋白质聚集或外泌体损伤,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脂蛋白脂肪酶(LPL)处理‌

       利用脂蛋白脂肪酶对脂血标本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脂质干扰,尤其适用于一些特定生化指标的检测。

7、冷藏法

        将从高脂血标本中取上层清液放置在冰箱中进行保存,冰箱的温度要控制在2-8℃之间,在冰箱中静置一天后即可取出进行生化测定,就能有效的降低脂浊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但该方法忽视了生化结果报告的时效性,而且部分生化项目仍然存在干扰。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质紊乱的就诊患者日渐增多,标本出现脂浊现象常有发生,检验工作中遇到脂血,不应该简单地“拒收”了之,需要根据科室的具体条件,制定处理措施,积极同临床沟通,并将处理方法具体归纳总结。

1、沟通与协作

      积极与临床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以便更好地解释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2、标本处理技术

      可以考虑使用离心等方法来分离血清或血浆中的脂质成分,减少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于某些特定的检测项目,如果实验室有条件,也可以探索使用其他替代样本类型或者采用不受脂浊影响的检测方法。

3、质量控制

     加强内部质量控制,保证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并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方案,确保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可靠。

4、教育与培训

     持续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脂浊样本处理的认识和技术水平,同时鼓励团队成员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5、记录与反馈

     详细记录所有处理步骤和任何异常情况,并及时向临床反馈处理后的结果和相关信息,帮助临床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6、指南制定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对脂浊样本处理的操作流程和指南,作为未来类似问题的参考依据。

7、备注

     备注“处理方法”,结果仅供参考!

      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平台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由于笔者知识储备有限、经验有限,如有错误请私信笔者;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