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书法家。 何绍基学识渊博,才华超群。经史皆通,尤精小学,旁及金石考证。书法自成一家,上溯秦两汉古篆隶,下至六朝南北碑,皆心摹手追,草书尤为一代之冠。有“清代第一”之誉。复工于诗,擅楹联,为近代宋诗派代表人物之一。 著作有《说文段注驳正》《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金石跋》 《东洲草堂诗集》《东洲草堂文钞》等存世 ![]() ![]() 释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邻叟, ![]() 谈笑无还期。 清川带长薄,南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 ![]() 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 ![]() 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王右丞数诗。癸卯(1843)新秋书,子贞何绍基。 钤印:何绍基印、子贞 该作品为何绍中年时所作,该书法作品中不仅具有颜真卿行书的笔意,同时也有自己的新意。从整体来看,何绍基的行书不仅有大小参差的变化,同时不同字之间极少出现牵丝连带,但是笔意连续不断,且相互呼应。何绍基的行书风格已经清晰地展现。 近期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