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癌——化痰散瘀汤

 guo1820 2025-02-13 发布于广东

此方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初中期,证属痰结血瘀型的患者。 

症见:颈部肿块:颈部甲状腺区域可触及肿块,质地较硬,边界可能不清,肿块活动受限,甚至推之不移,表面凹凸不平。常伴有咳嗽、咳痰,痰多且黏稠,自觉咽喉部有异物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甚至牵连耳后、枕部疼痛,胸闷不舒,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食欲减退,身体逐渐消瘦。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白腻,脉象多为弦滑或涩。

治法
化痰软坚,活血化瘀。

组成:夏枯草、牡蛎、昆布、海藻、橘核、赤芍、泽兰、桃仁、 红花、 王不留行、薏苡仁。

方解
方中:夏枯草 : 归肝、胆经,能清泄肝火,使肝火得降,痰结得散,对于因肝火上炎、痰火互结所致的甲状腺肿块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牡蛎 : 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可针对颈部的肿块,使肿块逐渐变软、缩小;昆布 : 其味咸,性寒,归肺、肾、胃经,能消痰软坚,与海藻相须为用,增强化痰散结之力,同时利水作用可帮助改善体内痰湿内阻的状态; 海藻 : 其味咸,性寒,归肝、肾经,与昆布同用,加强软坚散结的效果,对于甲状腺肿块有较好的消散作用;橘核 : 其味苦、辛,性温,归肝经,能行气散结,缓解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局部疼痛;赤芍 : 其味苦,性微寒,归肝经,能活血散瘀,改善局部血瘀状态,减轻肿块的质地和疼痛;泽兰 : 其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脾经,能活血化瘀,同时利水消肿,有助于改善颈部肿块及全身水湿停滞的症状;桃仁 : 其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能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使瘀血得消,同时润肠通便,防止血瘀内阻加重;红花 : 其味辛,性温,归心、肝经,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与桃仁相配,增强活血化瘀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王不留行 : 其味苦、平,归肝、胃经,能活血通经,利尿通淋,有助于改善局部血瘀及水湿停滞的状态;薏苡仁 : 其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大肠经,能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有助于改善体内痰湿内阻的状态,同时健脾可防止痰湿的进一步内生。此方通过化痰软坚、活血化瘀的治法,针对痰结血瘀型甲状腺癌初中期患者,选用多种具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从不同角度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甲状腺肿块的消散。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使方剂更具针对性,提高治疗效果。

随证加减
1、胸闷不舒:加香附、郁金、木香。香附能疏肝理气,郁金能活血行气,木香能行气止痛,三药合用可缓解胸闷不舒的症状。
2、结块难消:加黄药子、白英、白花蛇舌草。黄药子能化痰软坚,白英、白花蛇舌草能清热解毒,三药合用可增强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之力,有助于结块的消散。
3、纳呆:加莱菔子、山楂、鸡内金。莱菔子能消食除胀,山楂能消食健胃,鸡内金能健胃消食,三药合用可增强消食健胃之力,改善纳呆的症状。

用法
上药加水煎煮2次,2煎相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