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考古(九)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

 铁血老枪 2025-02-13 发布于上海

在二里头文化兴起之前后,另外两座古城也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

中国考古(九)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

在晋南地区,强大的襄汾陶寺遗址显赫一时。根据考古发掘成果,陶寺遗址由周长7公里的夯土城墙包围,城内有宫殿区和墓葬区,繁荣异常。城内区域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古城内的先民们从公元前2300年开始,在此生活了近400年。

中国考古(九)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

这座古城的统治者可能是一位兼具武士和天文学家身份的王者,在墓穴中发现了象征军权的玉钺,还发现了疑似用于测量太阳影子长度的槷表。在一块陶片上发现了疑似文字的符号,有学者认为是“文尧”两字。依此推理,陶寺的王者可能是传说中的圣王---唐尧。

中国考古(九)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

陶寺遗址虽繁荣一时,但它的影响力仅在晋南。在短暂的繁荣之后,陶寺的城池被敌攻陷,陶寺居民被杀。这场外来人的入侵打断了陶寺的发展,而造成这场惨剧的,是石峁文化。

石峁文化的兴起与陶寺文化相若,都是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石峁文化影响着陕北、内蒙古中部、晋北和晋中地区。

石峁文化的核心都邑是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的石峁遗址。石岇遗址由内、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城址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石峁古城有着坚固高大城墙,古城建立在一座独立的山峁之上,城墙还设计了“瓮城”等后世人常用在城墙建造上的结构。如此庞大而坚固的石墙表明,在这背后,可能与外族战斗是家常便饭。

中国考古(九)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

石峁人是何身份?有人认为是戎狄民族的祖先,或是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有关。后来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在陶寺古城被破坏的同时,属于石峁文化的陶器出现在了陶寺之中,他们在陶寺劫掠之后就离开了陶寺,让陶寺成为一座死城。

中国考古(九)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

石峁城在繁华了500多年后,石峁城的先民却突然消失,成了谜团。或许是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气温降低,石峁城不再适宜农业生产,那石峁人也只能往别处迁徙了。

中国考古(九)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
中国考古(九)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
中国考古(九)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