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喜温恶寒,喜燥恶湿。 寒邪侵扰,脾胃必定受损,无法正常运转。补阳、散寒、暖中健脾,附子理中丸,往往能大显身手。 此方源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理中丸的基础上加一味附子组成,能温中散寒、补脾助阳,改善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情况。 ![]() 下面再给大家分享一下,附子理中丸的3个黄金搭配,学会了效果还能翻一番,脾肾双补、气血同调,大补一身阳气,拔除体内恶寒! 一、搭配:香砂养胃丸 适用于脾胃虚寒兼气滞湿阻者,症见脘腹冷痛、胀满不适、嗳气纳呆、不思饮食、苔白腻等。 组成: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制)、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 附子理中丸,温阳散寒、健脾,中阳得振;香砂养胃丸,行气化湿、和胃止呕。二者合用,既温脾胃之阳,又理脾胃气滞湿阻,适用于脾胃虚寒兼气滞湿阻者。 ![]() 二、搭配:参苓白术散 多用于脾胃虚寒且运化失常,表现为腹痛泄泻、四肢乏力、食少便溏、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附子理中丸,补火暖土;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止泻。相配伍可改善脾胃虚寒、运化失职的引发的问题,缓解脘腹冷痛、久泻不止、食少便溏等不适。 ![]() 三、搭配:桂附地黄丸 适合脾肾阳虚者,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部冷痛、大便溏稀、夜尿频多等症状。 组成: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 附子理中丸温脾阳,桂附地黄丸补肾阳。二者协同,先后天阳气并补,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形寒肢冷、腹部冷痛、腰膝酸软、大便溏薄等症。 ![]() |
|
来自: 海燕ezb2iphxgo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