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爱玲说:“爱到底是好的,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爱的。” 诚然,总有一些人,拼命去爱别人,从来不问收获,到头来,伤害的人是自己。 就像一个人踮起脚尖去托举重物一样,摇摇晃晃,很容易跌倒,还累得气喘吁吁。 为他人尽绵薄之力,和为他人两肋插刀,是有很大区别的。 01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渡人,先渡己。 有一个年轻人,遇到困难了,就去拜观音。 他到了观音殿,虔诚地跪下来。一看,旁边有一个人,和观音长相一样,也在跪拜。 他忍不住问:“你就是观音吗?你为什么要拜自己?” 观世音说:“我也会遇到度人的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啊。” 是啊,就是菩萨也有力量的极限,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妥的。 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能七十二变,还会筋斗云。但是西行的路上,他也遇到了斗不过的妖怪,有被困的经历。他只能请求天兵天将帮忙。 想一想,你能力不够,却要帮助他人,这往往是“好心办坏事”,害了对方。 我的一个老表,在地方某局上班。 我老家的村里,为了更好地种地,就准备修建一条水渠。 村里人找到老表,希望能够得到款项的支持,还能够提供一些水泥。老表满口答应。 时间一晃,就到了来年的春天。老表答应的事情,迟迟不见结果。 最后,老表只能厚着脸皮说:“没办法,我的权限不够。我也问过了某局长,也没有回复......” 不管老表如何解释,都于事无补了,村里人为此,气愤不已。 聪明的人,在帮人之前,会问一问自己:“能够办得到吗?若是帮忙,要耗费多少力量?”
耗费120%的力量,才能帮助到他人,那么这件事大概率做不成。你此刻最应该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 比方说,你要帮助他人解决数学问题,你就要去学数学,并且数学成绩很优秀;你要帮他人代驾,你要学会开车。 当你能力足够,帮助他人,只是消耗你10%的能力,那就对了,帮忙也会很顺。 02 “碗米恩,升米仇”:帮人,不到底。 在电影《爱在黄昏日落时》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片段。 女主角塞琳娜爱上了男主角杰西,但是她忽然发现,自己付出爱,得到爱,却并不快乐。
显然,太用力的爱,不会带来幸福,而是令人窒息。 不管是夫妻、情侣,还是父母和儿女、亲戚朋友,当爱过量了,就变成了彼此的束缚。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母子,母亲费尽周折,为儿子考虑结婚、读书、带娃、谋业等,甚至把买棺材板的钱,都给了儿子。 但是儿子并不领情,还因此变废了。正所谓,溺爱之下,必有败家子。 我们常常遇到一些亲戚,他们管得宽,说得多,但是引起了晚辈的不满。 比方说,家族中一个年轻人,三十岁还没有找对象。过年的时候,亲戚就问:“还不找对象,哪里有问题吧。” 也有亲戚主动介绍,某个女孩或者男孩,比较适合。还拉着年轻人去对方家里做客,非得见一面。年轻人一路上,都很尴尬,似乎要发火了。 最可怕的是,你持续帮助一个人,忽然在某一天,就不帮了,对方火冒三丈,认为你太绝情了。 你对他人的帮助,在他人眼里,就是唾手可得的东西。他需要的时候,你就给他,丝毫不会被珍惜。 帮人帮到底,其实只能感动自己,是一厢情愿的行为。帮人,不到底,留下一些余地,让对方去奋斗,对方才会有向上的力量,能自救。 03
我们真的不是万能的,总有一些跨不过的高山,别非要跨过去。 要这样想,你的命是你的命,我的命是我的命,不要混为一谈。人与人就像两条笔直的铁轨,在某处交叉,但是不会一直相伴,还得再次分开。 朋友“小风”说了这样的经历。 他刚刚到单位的时候,对每个人都好,并且帮忙买早餐,关电脑,整理资料。但是没有人感谢。 有一天,他忘记帮某个同事买早餐了,被同事给了一个难看的脸色。 从那以后,他更专注做自己,对有求他的人,才施以援手。在自己很忙的时候,也会拒绝。 很诧异的是,他和同事,变得“相安无事”。 收起你的大方,这不是冷漠,而是让对方也学会“自渡”,不再依赖于你。这也是一种善良。 设定帮忙的底线,这不是冷漠,是你不超能力去渡人,不因此拖累对方。这还是一种善良。 04
我们一路上,要帮助人,要被帮助,但终究要靠自己,要做好一个人走的准备。 你习惯了一个人独行,那么有人陪伴,这就是意外的惊喜。等对方走远了,你还是一个人,那也没有什么失落感。 告诉身边的人,“我只是送你到这里”,然后潇洒地走开,这是最大的清醒。 下雨了,我们要为人打伞,但别轻易把伞送出去,自己却淋雨走路。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