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蒋介石调动部队,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围歼”已经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的中央红军。为了争取时间,红军进入了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区。在一位彝族首领的帮助下,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彝区,为抢渡大渡河赢得了先机。那么,这位彝族首领是谁呢?他为何与素昧平生的红军肝胆相照呢? 1 一直被国民党关押的彝族人质 1935年,中央红军北上,要同红四方面军会合。5月,中革军委和毛泽东决定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先遣队,绕开国民党军重围,经冕宁的小路,穿越彝族聚居区抵达大渡河。红军先遣队经过的彝区是果基家族的势力范围。小叶丹身为果基家族的头人,在该地区拥有极高的权威与影响力。红军先遣队到达冕宁前,国民党冕宁县县长因驻军军力薄弱、枪弹匮乏,率领五六百名士兵挟持二十多位彝族人质,携家带眷弃城而逃。与此同时,狱中仍关押着众多彝族人质,但看守的人数相对较少。小叶丹察觉到这是一个解救族人的绝佳机会,开始筹划行动。就在这时,一件让小叶丹感到十分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天之内,那些被国民党关押的族人竟然陆续回到家中。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2 以水代酒 滴血为誓 彝海是1935年5月刘伯承和小叶丹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他们在此以水代酒、滴血为誓,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又庄重的结盟仪式。刘伯承与小叶丹首次会面就滴血结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结盟,刘伯承不仅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将一面写有“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旗帜交给了小叶丹,还委任他为支队长。他对小叶丹说,你要打着旗帜坚持斗争,我们一定会胜利回来的!这既是刘伯承对小叶丹的叮嘱,也是红军对彝族同胞的郑重承诺。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叶丹是如何践行诺言的?3 那面旗子缝进百褶裙里 红军北上后,小叶丹牢记刘伯承的嘱托,毅然扛起革命的大旗。他联合各彝族村寨,进一步扩大了游击队伍。面对军阀的袭扰,他带领游击队毅然与敌人展开激战。然而,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小叶丹的队伍损失惨重。为了避免更多无辜的彝族百姓牺牲,小叶丹无奈下令停止抵抗,并向敌人上缴了许多财物。然而,他誓死守护着那面队旗。在他牺牲后,他的妻子将队旗缝在自己的百褶裙里,直到8年后才取出。小叶丹他们为什么拼死守护这面旗子?这面旗子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国家荣光——小叶丹》将于2月16日(周日)22:30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