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马琮璜出生在金寨县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 ![]() 1929年春,马琮璜加入了农民秘密武装“摸瓜队”,专门惩治那些为非作歹的豪绅地主和兵痞恶棍。同年8月,他为混成团引路,一夜疾行90里,捣毁了反动道会门大刀会的老巢,处死会首顾老道,活捉顾三娘,大快人心。此后,马琮璜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红三十二师混成团三中队的传令兵。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琮璜经历了无数战斗的洗礼。1930年6月,他随红二师攻打英山县金家铺时身负重伤。伤愈后,他先后担任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宣传队队长、皖西北独立三大队政治指导员等职。他带领独立三大队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四次反“围剿”斗争,在敌众我寡的困境中,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巧妙地打击敌人,保存了革命力量。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外线作战时,他率队300余人急行军500余里找到总指挥部,被编入红十一师。 马琮璜在空山坝战斗中第二次负伤,在镇龙关战斗中第三次负伤。但他从未退缩,伤愈后调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四团任组织股长。在突破青龙观的战斗中,他随团机关直属部队夜间突袭,攻入敌阵,全团乘胜出击击溃敌人,占领青龙观要隘,为红四方面军分割包围敌人创造了条件。1935年,马琮璜随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任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政治部直属队总支书记,带领部队翻越大雪山,三过草地。 ![]()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琮璜成为八路军一二九师的一员。他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伏击战,在战斗中,他组织卫生队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还配合作战部队袭击日军护路队。有一次,他奉命带领800名老弱伤病员转移,面对艰难任务,他仔细侦察敌情,精心选择路线,夜行晓宿、灵活机动,成功将全部伤病员安全转移,受到师部表彰。1943年,他升任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马琮璜参加了上党、平汉、汤阴、安阳等重大战役。进入大别山后,面对恶劣气候和大量病员,他精心组织医护人员收容、安置和治疗伤病员,让他们尽快康复重返前线。淮海战役结束后,他担任第二野战军后勤部卫生部政治委员,当时卫生部所属医院收容了近3万名伤病员,他努力完成野战军总部下达的任务,为渡江作战准备了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6月,马琮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政治委员,奔赴朝鲜战场。在朝鲜前线,他不顾炮火危险,经常带领卫生工作人员上前线指导抢救伤员,为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救治和卫生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 1955年,马琮璜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57年,他担任安徽省军区第二副政委。 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马琮璜因病在合肥逝世,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心系战士的“贴心人”在战争年代,马琮璜始终把战士们的冷暖放在心上。一次部队长途行军,条件极为艰苦,粮食供应紧张。马琮璜看到一些年轻战士因为饥饿而体力不支,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那份少得可怜的口粮分给了战士们。自己则强忍着饥饿,坚持带领部队前进。不仅如此,在休息时,他还会亲自检查战士们的鞋子和衣物,发现有破损的,就想办法帮忙修补。战士们对他充满了感激和敬重,在他的关爱下,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大家都愿意紧紧跟随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 战场救护显担当抗日战争时期,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马琮璜负责组织战场救护工作。当时,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伤员不断从前线被抬下来。马琮璜不顾个人安危,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指挥着卫生队的同志们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有一名重伤员因为失血过多,生命垂危,急需输血。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找到合适的血源。马琮璜立刻带头进行血型匹配,当确定自己的血型与伤员相符后,他没有丝毫犹豫,马上为伤员献血。在他的带动下,许多战士也纷纷主动要求献血,最终成功挽救了这名重伤员的生命。 严于律己传家风新中国成立后,马琮璜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保持着严于律己的作风,并将这种优良品质传承给子女。他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绝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份谋取任何私利。他的子女们回忆说,小时候,父亲就教导他们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有一次,儿子所在的单位面临一些困难,儿子心想父亲或许能帮上忙,但马琮璜却坚决拒绝了儿子的请求,鼓励他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在他的影响下,子女们都养成了独立自主、勤奋努力的良好品格,在各自的领域默默奋斗,从不张扬。 情系家乡助发展马琮璜虽然常年在外为国家和人民奔波,但他对家乡金寨县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多次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贫困状况,心里十分着急。为了帮助家乡发展,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家乡争取到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如,他努力推动家乡道路的修建,让乡亲们出行更加方便;还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他还经常给家乡的干部群众讲述革命故事,激励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马琮璜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