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三大源头,只治脾,可不行!

 海燕ezb2iphxgo 2025-02-16 发布于广西

我们很多人平常会感到痰特别多,卡在嗓子里怎么都吐不出来,感觉头晕头痛,干什么都没有力气,而且舌头齿痕很重,这个时候,就是身体有湿气的表现了。
很多人认为湿气重就是脾虚,用了许多健脾的药物也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这其实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图片

中医认为,人体的津液有三个源头,分别是水之上源肺,水之中源脾胃,水之下源肾。

这三个源头,无论哪个出问题都会导致津液代谢出问题,从而就会导致湿气重的问题了。因此,湿气重就不能只调理脾胃了,要从水湿的三个源头分别考虑,调理改善。

图片

首先呢是水之上源肺,中医讲“肺主宣发”肺对身体内津液起疏通调节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运输车,肺可以把身体里面的津液运送到全身,使皮肤和其他器官保持湿润,还可以把津液运输到肾脏,变成尿排出去,又或者是通过肺的宣发作用,把水液变成汗液从毛孔里面排出去。

那如果肺部运输水的功能减退了,就会导致咳嗽,经常出汗,很容易感冒等症状。这个时候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搭配玉屏风散,同时调理脾肺。

图片

第二个呢就是水之中源,脾胃。脾有运化水的功能,可以配合肺和肾脏调节水液代谢的平衡。所以脾虚容易引起水湿重,而肝郁也会导致脾胃虚弱。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受到影响,使肝气郁滞,很容易就导致脾失健运,因此造成湿气重的现象。如果经常感觉心情烦躁,食欲不振,乏力。痰多还咳不出,胸闷,胸胀的状况,这是肝气郁滞的表现,然后肝气郁滞导致脾虚,所以水湿的症状就会更严重。

这个时候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搭配一个疏肝解郁的柴胡舒肝丸。改善肝气郁滞,脾不虚弱,湿气自然就没有了。

图片

最后一个水之下源,肾 ,肾可以调节人体内的津液的代谢,对脾肺起温煦蒸腾的作用。肾阳对津液进行转换,有营养的供给身体吸收,那对身体没有营养的就会过滤排出体外,那如果肾阳虚弱,津液就不能很好的得到转化,就会一直堆在身体里面导致水湿过重,这个时候就很容易造成尿频,尿急,下肢水肿,还很怕冷。

那我们就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搭配一个温补肾阳的右归丸,补足身体内的阳气,增加化湿能力。

所以身体有湿气不一定都是脾虚造成的,不要单单健脾化湿。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调理方法。

最后寄语

我是中医付江,洛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如果你也有文章中相关的问题,可以来问我,每个人的情况和体质不一样,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我会帮你辨证分析,给出具体的调理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