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书》导读(九)——尚书·夏书·禹贡(3-2)

 叶落无痕73 2025-02-17 发布于吉林

尚书·夏书·禹贡(3-2)

【原文】

淮、海惟扬州。彭(lǐ)蠡既猪,阳鸟(yōu)攸居。三江既入,震泽(zhǐ)厎定。(xiǎo)筱(dàng)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kūn)琨(xiǎo)筱、(dàng)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fěi)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注释】

(1)扬州:即今淮水以南的江苏、安徽两省以及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全境,广东东北部一带。

(2)彭蠡既猪:彭蠡泽已经汇聚了众多的河流。彭蠡,古称彭蠡泽,长江北岸一个大湖泊或湖泊群,并非现今的鄱阳湖。猪,同“潴”,水停聚处。

(3)阳鸟攸居:北方的候鸟来此栖息。阳鸟,鸿雁一类的候鸟。攸居,安居。雁属秋季南飞,春季北归的候鸟。古彭蠡一带是其越冬佳地。

(4)三江既入:彭蠡泽以东诸江治水已经导入大海。三江,一说为长江下游分道入海的三条支流,一说为太湖入海的三条水,即吴淞江、娄江、湮江。一说为长江与其他二水吴淞江、钱塘江的合称。一说为长江上中下游而言。一说为岷江、汉江与彭蠡。根据文意可知,三江当指太湖一带的水系,可能为苏浙沪入海的河流。

(5)震泽厎定:太湖水域的治理已经安定。震泽,太湖,位于江浙之间。厎,致。厎定,获得安定。

(6)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大小竹木遍地而生、花草繁茂、乔木葱郁。筱,箭竹。簜,大竹。敷,布。此处指生长。夭,妖娆,即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乔,高。乔木,即高大的树木。

(7)涂泥:黏质湿土。文中所指的荆州、扬州一带即今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皖南等地主要的湿土分布。

(8)金三品:古代多称铜为金,一说金三品即青铜、白铜、赤铜。一说金三品指黄铜、白铜、赤铜。在扬州一带遍布铜矿,盛产铜。

(9)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瑶,美玉,一说即玛瑙。琨,美石。齿,主要指象牙。在上古时期,气候湿润温和,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可以适合大象生存。大舜在历山耕种,所谓的“象耕鸟耘”也可见一斑。革,皮革、兽皮。羽,珍禽的羽毛。毛,同“旄”,旄牛尾。羽、毛都指舞具。

(10)岛夷卉服:东南沿海各岛的人穿着草编的衣帽鞋子。岛夷,指在扬州沿海一带的岛屿上生活的东夷族少数民族。卉服,指一些用草编制的衣帽鞋类。卉,是草的总称。

(11)织贝:织有贝纹图案的锦缎丝织品。

(12)厥包橘柚锡贡:妥善包装好的橘子、柚子作为贡品。包,包装。橘,橘子。在江西、福建一带种植。柚,柚子。在福建、广西、广东一带种植,其中广东的沙田柚比较出名。锡,赐予。

(13)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沿着长江、顺着黄海而直入淮河、泗水。

【译文】

淮河与黄海之间是扬州:彭蠡泽已经汇聚了众多的河流。冬季,北方的候鸟来此栖息。彭蠡泽以东诸江治水已经导入大海,太湖水域的治理已经安定。大小竹木遍地而生、花草繁茂、乔木葱郁。这里的土质潮湿属于泥地,耕地列为第九等,赋税为第七等,有时夹杂着第六等。进贡的物品是青铜、白铜、赤铜,以及瑶琨美玉、大小竹材、象牙、兽皮、鸟羽、旄牛尾以及木材。东南沿海各岛的人穿着草编的衣帽鞋子,把用筐子装起来的丝织贝锦,还有妥善包装好的橘子、柚子作为贡品。进贡的船只沿着长江、黄海直达淮河、泗水。

【原文】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tuó)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chūn)杶、(gàn)榦、(guā)栝、柏,()砺、(dǐ)砥、(nǔ)砮、丹惟(jùn)箘()簵、()楛,三邦(zhǐ)厎贡厥名。包(guǐ)匦(jīng)菁茅,厥(fěi)篚玄(xūn)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注释】

(1)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到衡山南面是荆州。荆,荆山。即今湖北南漳县西。衡阳,衡山之南。荆州,古代的九州之一,包括现今湖北中南部、湖南中北部,及四川和贵州的一部分。在古代荆州为蛮族的聚居地。

(2)江、汉朝宗于海:长江、汉水像诸侯朝见天子一样奔向海洋。江,长江。汉,汉水。朝宗,即指诸侯朝见天子。春天朝见曰朝,夏天朝见曰宗。这里喻指长江、汉水流向大海。

(3)九江孔殷:指众多的河流汇聚,其流速很快,流量盛大。九江,一说长江在荆州一带分为九江,一说乃九条江汇合注入长江,一说九江分别指乌白江、蚌江、乌江、嘉靡江、畎江、源江、廪江、提江、箘江,或谓三里江、五州江、嘉靡江、乌土江、白蚌江、白乌江、箘江、沙提江、廪江。一说湖汉就水流入彭蠡为九江。一说九江谓汇合于洞庭湖的沅江、渐江、元江、辰江、叙江、酉江、澧江、资江、湘江。一说九江即指今湖北黄冈地区广济一带。九,为虚数。古人往往以“九”代指众多。孔,甚、很。殷,众多。

(4)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长江的支流沱江、汉水的支流潜江都已经疏浚畅通,云梦泽这一带的水域水患已除,可以耕作了。沱,源自长江称沱,故为长江支流。潜,源自汉水称潜,故为汉水支流。道,疏浚通畅。云梦,即云梦泽。据考证,云梦与云梦泽并非指一处而言。云梦乃楚王的狩猎区,而云梦泽是湖泊之名。两者皆在长江以北,云梦泽没有横跨长江南北。云梦方圆广阔,内有山林川泽原隰等多种地貌,东西约八百里、南北约五百里。乂,治理。

(5)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箘簵,楛:这里的贡物有椿树、柘树、桧树、柏树。杶,椿树。干,柘木,可做弓,乃落叶灌木,木质坚硬宜作车辕。栝,桧树。柏,柏树。砺,粗磨刀石。砥,细磨刀石。砥砺,即坚硬的磨刀石。砮,可以做箭镞的石头。丹,朱砂,一种水银与硫磺的天然化合物。楛,一种树,材质可以做箭杆

(6)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州内诸邦进贡当地的名优特产,有专供宗庙祭祀用的杨梅、菁茅。三邦,郑玄注:“近泽之国。”即湖泽附近的三个诸侯国。厎贡厥名,即进贡其地的名优特产。匦,捆扎缠结。菁茅,有毛刺的茅草,宗庙祭祀时把菁茅捆束好,撒酒其上,酒渗漏下去,一似神饮一样,称为缩酒。

(7)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有装在筐子里的黑、黄丝绸和佩玉的绶带,更有九江一带进献祭祀用的神龟。玄,赤黑色的缯。纁,黄赤色的缯。玑组,古人佩玉所系的丝带,作头饰用。玑,珍珠类。组,丝带。纳,入。锡,赐予。大龟,即神龟、元龟。天子龟长一尺二寸,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六寸。

(8)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这些贡品从长江、沱水、潜水、汉水到达汉水上游,改走陆路到洛水,转由船运达黄河。逾,越,离船上岸陆行。洛,源自陕西洛南,东至河南巩县入河,与山西境内流入渭水的洛河并非一条河。南河,河南洛阳、巩县一带的黄河。

【译文】

荆山到衡山南面是荆州:长江、汉水像诸侯朝见天子一样奔向海洋,众多的河流汇聚,水势盛大。长江的支流沱江、汉水的支流潜江都已经疏浚畅通,云梦泽这一带的水域水患已除,可以耕作了。这里的土质是潮湿的泥地,这里的耕地列为第八等,赋税为第三等。这里的贡物有鸟羽、旄牛尾、象牙、兽皮以及黄铜、青铜、赤铜,椿树、柘树、桧树、柏树、粗细磨刀石、砮(zú)镞石、朱砂、细竹、箭竹、楛木。州内诸邦进贡当地的名优特产,有专供宗庙祭祀用的杨梅、菁茅,装在筐子里的黑、黄丝绸和佩玉的绶带,更有九江一带进献祭祀用的神龟。这些贡品从长江、沱水、潜水、汉水到达汉水上游,改走陆路到洛水,转由船运达黄河。

【原文】

荆、河惟豫州。伊、洛、(chán)瀍、涧既入于河,(xíng)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xǐ)枲,(chī)絺、(zhù)紵,厥(fěi)篚纤、(kuàng)纩,锡贡(qìng)磬错。浮于洛,达于河。

【注释】

(1)荆、河惟豫州:荆山、黄河之间是豫州。豫州,《禹贡》中将豫州划为九州的中央,其与青州之外的其他七州相邻,又称为“中州”。其地南抵荆山,北临滨河,在今河南黄河以南,湖北北部,山东省的西南隅以及安徽省的西北部一带。

(2)伊、洛、瀍、涧既入于河:伊水、洛水、瀍水、涧水疏浚开通之后都已流入洛水,又注入黄河。伊,伊水,源自今河南卢氏县东南闷顿岭。伊水流经嵩县、伊阳、洛阳、偃师,注入洛水。洛,即洛水,源自陕西洛南县的冢岭山,向东北流至河南巩县注入渭水。瀍,瀍水,源自河南洛阳市西北的谷城山,向东流入洛水。涧,涧水,源自河南渑池县东北的白石山,东流经新安、洛阳西南注入洛水。

(2)荥波既猪:荥波泽一带流溢之水已经汇集成湖泽。荥波,又称荥播,即荥泽,在今河南荥阳境内,为济水的溢流。水溢成渊者叫潘,荥波即为荥泽,曾经是河南岸的一个湖泽,东汉时期淤平。

(3)导菏泽,被孟猪:疏通了菏泽,并在孟猪泽筑起了堤防。菏泽,即今山东定陶,属于古兖州,纳为此州,是由于其水注入孟诸泽。被,覆被,溢漫。孟猪,即孟诸,即今河南商丘东北。

(4)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土质是柔软的无块石灰性冲积黄壤,低地的土层是肥沃的黑色硬土。壤,无块柔土,为黄河冲积而成的次生黄土。

(5)厥贡漆、枲、絺、纻:这里的贡物有漆、大麻、细葛布、纻麻。枲,麻。絺,精细的葛织物。纻,苎麻

(6)厥篚纤、纩、锡贡磬错:用筐盛着的绸和细绵,还有待命入贡的石磬和治玉之石。纩,细绵,即丝绸。锡贡,纳贡、进贡。锡,赐予。错,治玉之石。

【译文】

荆山、黄河之间是豫州:伊水、洛水、瀍水、涧水疏浚开通之后都已流入洛水,又注入黄河,荥波泽一带流溢之水已经汇集成湖泽。疏通了菏泽,并在孟猪泽筑起了堤防。这里的土质是柔软的无块石灰性冲积黄壤,低地的土层是肥沃的黑色硬土。这里的耕地列为第四等,赋税为第二等,夹杂有第一等。这里的贡物有漆、大麻、细葛布、纻麻,用筐盛着的绸和细绵,还有待命入贡的石磬和治玉之石。进贡的船只从洛水直达黄河。

【原文】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bō)嶓既艺,(tuó)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dǐ)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qiú)璆、铁、银、(lòu)镂、(nǔ)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yú)逾于(miǎn)沔,入于渭,乱于河。

【注释】

(1)华阳:华山的南面,华山位于陕西省的东部,为五岳之一,称为西岳。

(2)黑水:一说为张掖河为黑水,一说大通河为黑水,一说党河为黑水,一说丽水为黑水,丽水即金沙江。一说澜沧江为黑水。本书依从丽水之说。以黑水为金沙江为准。

(3)梁州,古九州之一。春秋之时梁州即为巴、庸、濮、糜、褒诸国之地。即今四川东部和陕西、甘肃南部,大概因境内山势高、多山梁而得名。

(4)岷、嶓既艺:岷山、嶓冢山一带治理以后已可耕种种植。岷,岷山。在四川省松潘县境内,为岷江发源地。嶓,嶓冢山。即今陕西宁强县东北,为汉水发源地。艺,种植。

(5)沱、潜既道:长江、汉水的支流沱江、潜江都已经疏通了。

(6)蔡、蒙旅平:峨嵋山与蒙山一带的河道得到治理。蔡,蔡山。一说蔡山即四川省雅安市东南的蔡家山,又称周公山。一说为峨眉山。蒙,蒙山,在四川省雅安、名山、芦山三县交界处。旅,道路。旅平,即指道路已经平治。

(7)和夷厎绩:和夷一带西南的民众已经获得妥善治理的功效。和夷,少数民族。和,和水,即今大渡河。

(8)青黎:指四川省青泥田、紫泥田以及紫色土等土壤。古人认为青黎皆是黑色,成都平原地区认为是深灰色石灰性冲击土。

(9)璆:黄金,梁州特产。

(10)镂:质地坚硬可用于刻镂的刚铁。

(11)罴:一种熊,又称为马熊。

(12)狐狸:狐,似犬而长尾。狸,小狐。

(13)织皮:织,兽皮粗织成的织物。皮,裘皮。

(14)西倾:山名,在甘肃、青海交界处的青海同德县北,山的东面是洮河的发源地。

(15)桓:桓水,即今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因桓是来,是指沿着桓水这一线贡道而来。

(16)潜:即潜水,汉水的支流。如今的湑水、褒水皆可称为潜水。

(17)逾:越过。

(18)沔:即沔水,又称沮水,源自陕西的洛阳,向东南流入汉水,是汉水的上游。

(19)渭:即渭水,源自甘肃渭源县西鸟鼠山,向东流经陕西注入黄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20)乱:横渡。

【译文】

华山南部到怒江之间是梁州:岷山、嶓冢山一带治理以后已可耕种种植,长江、汉水的支流沱江、潜江都已经疏通了。峨嵋山与蒙山一带的河道得到治理后,和夷一带西南的民众已经获得妥善治理的功效。这里的土质属于疏松的青黎土,这里的耕地列为第七等,赋税为第八等,还夹杂着第七等和第九等。这里的贡物有黄金、黑铁、白银、镂钢、砮镞石、马熊、狐狸、山猫等用以制作裘衣的兽皮。西倾山一带的贡物沿着桓水而来,进贡的船只行于潜水,然后舍舟登岸由陆路转运入沔水,再进到渭水,最后横渡渭水直达黄河。

【原文】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jīng)泾属渭(ruì)汭,漆沮既从,(fēng)沣水(yōu)攸同。荆、岐既旅,终南、(dūn)惇物,至于鸟鼠。原()隰(dǐ)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láng)琅(gān)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ruì)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注释】

(1)西河:即山西和陕西分界处的黄河,即黄河从内蒙古托克托折向南流,至陕西潼关一段,因在冀州之西,故名。

(2)雍州:为古九州之一,南抵秦岭,西临黑水,东延西河,即今陕西中部、北部以及甘肃大部分地区。

(3)弱水:即今甘肃张掖河,又称羌谷水,源自今甘肃山丹卫西南穷石山,东北流入居延海,因季节性河流,水弱不可渡船,下流不明,故为弱水。

(4)泾属渭汭:泾水疏通之后注入渭水。泾,泾水,源自宁夏的泾源。属,入。渭汭,泾水流入渭水相交隈曲之处。

(5)漆沮既从:漆水、沮水疏通之后,两水汇合一同注入渭水。漆,漆水。源自陕西铜川市东北境,向西南流至耀县与沮水会合,名石川河。沮,沮水。源自陕西黄耀县,东南流入黄陵南,又东流会漆水名石川河,又东至富平东南注入渭水。漆沮分流时为两条水系,合流之后为一条河。既从,指漆合于沮,沮合于渭。

(6)沣水攸同:沣水向北流去,也同样注入渭水。沣,沣水,又称酆水,发源于陕西户县终南山,北流注入渭水,其故道已经失去。攸,所。同,意谓沣水与漆水、沮水皆注入渭水。

(7)荆、岐既旅:荆山、岐山一带已经得到妥当治理。荆,荆山,一说即今陕西朝邑县西南,今陕西大荔县东。一说为条荆山,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南。岐,岐山,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与扶风交界处,因两山歧出,故名,是周族人的发祥地。旅,道路。

(8)终南:终南山,即今陕西蓝田至郿县一带,长约八百里,秦岭的主峰太白山即终南山,位于西安南。

(9)鸟鼠:全称鸟鼠同穴山,即今甘肃渭源西南。

(10)原隰:本义指低下的湿地,即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

(11)猪野,又称“都野”,即猪野泽,古代的休屠泽,泛指雍州的湖泽、肥壤。或为今甘肃民勤县一带的青土湖或白亭海。

(12)三危既宅:三危山一带的百姓已经生活安定。三危,山名。这里的三危山指鸟鼠山、岐山一带,并非瓜州。既宅,安定之意。

(13)三苗丕叙:迁移到这里的三苗也顺从了。丕,大。叙,顺。

(14)黄壤:其地本为黄土高原,故称黄壤。

(15)厥贡惟球、琳、琅玕:这里的贡物有美玉、碧玉、山中美石。球,玉磬,美玉。琳,青碧色的玉。琅玕,山中美石。

(16)浮于积石:进贡的船只由积石山附近的黄河。浮,即指由这里进入黄河的水路。积石,即今青海同仁、同德两县西南的阿尼玛卿山,黄河流经积石山的东面。

(17)龙门:即今陕西韩城东北,东面与山西的河津隔水相望。西河,自壶口、龙门以南至风陵渡晋西南的黄河一段。

(18)渭汭:渭水流入黄河处。

(19)织皮昆仑、析支、渠搜:织皮的人民定居在昆仑、析支、渠搜三座山下制作用以进贡的裘衣。织皮,贡物之一。昆仑,族名。即今青海境内。析支,西戎族名。渠搜,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南故朔方城。

(20)西戎:居住在西方的少数民族。

(21)叙,顺。

【译文】

黑水到西河之间是雍州:弱水疏通之后已向西流,泾水疏通之后注入渭水。漆水、沮水疏通之后,两水汇合一同注入渭水。沣水向北流去,也同样注入渭水。荆山、岐山一带已经得到妥当治理,终南山、惇物山直至更西北的鸟鼠同穴山,不管是平原还是湿地都彻底得到了治理,直到猪野这一带肥沃的湖沼地。三危山一带的百姓已经生活安定,迁移到此的三苗也顺从了。该州的土质属于黄色的泥土,这里的耕地列为第一等,赋税为第六等。这里的贡物有美玉、碧玉、山中美石。进贡的船只由积石山附近的黄河,直达龙门一带,山西与山西交界的黄河水域,南与渭水逆流而上的船只会合。织皮的人民定居在昆仑、析支、渠搜三座山下制作用以进贡的裘衣,西方的戎族都安定顺从了。

【原文】

导(qiān)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dǐ)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jié)碣石,入于海。

【注释】

(1)导岍及岐:疏通了岍山和岐山的道路。导,循行,这里指治理疏通道路的意思。岍,岍山,即今陕西陇县西南的吴山。岐,岐山,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

(2)荆山:即陕西大荔东南朝邑西北荆山。

(3)逾于河:这里指断绝了河水,自导山从雍州境内越河到冀州。

(4)壶口:即今陕西吉县。

(5)雷首:即今陕西永济县东南。

(6)太岳:即今山西霍县东。

(7)厎柱:即三门山,在今山西平陆县东五十里的黄河中,南面为河南的三门峡市。

(8)析城:即今山西阳城县西南。

(9)王屋:王屋山,即今河南济源市西北,西跨山西垣曲县,绵延至山西、河北,山有三重,形如屋舍,故名王屋。

(10)大行:即太行山,在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南起河南济源市,北抵河北北部一带,绵延数千里。

(11)恒山:五岳之一,为北岳,在今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

(12)碣石:渤海北岸的山石,即今河北乐亭南。

(13)入于海:山势连绵直尽海岸。

【译文】

疏通了岍山和岐山的道路,到达了黄河西岸的北条荆山,越过黄河。又开通了壶口山到雷首山的道路,直至太岳山。从南面循着厎柱山,东面越过析城山到王屋山。从南北纵向的太行山到恒山直达东北的碣石山,山势直趋渤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