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赋诗,皓首穷经

 大学语文研究 2025-02-18 发布于浙江

年前参加广东吟诵研究会(筹)的一个雅集。吟诵以及即兴赋诗是与会诸人的专长,于是在会议期间纷纷献艺,热闹非常。我是以大学语文研究者的身份应邀观察的,吟诵非我所长,赋诗言志更非所长。古人云“青春赋诗,皓首穷经”,我虽非会中最年长(另有80岁以上老者三人,我七十有六,序列第四),然发已花白,将近皓首,所以早已将人生重点转为“穷经”。虽然只是研究大学语文,但在圈内,也算得“穷经”了。我已出版了《母语主题的大学语文》、《母语高等教育研究》、《民国大学国文研究》(出版时改为“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大学语文课程论》,又开始编写《百年大学语文资料汇编》,假我以时日,还想要撰写《大学语文教育史》,有些事情可能有生之年也难完成了,真可谓是“穷矣”。

不过人谁无青春,集会这么一雅,我把年轻时做的一首诗想起来了,题目是“长者”,当年在杭州法律学校任教,有一次司法部组编教材的两位年长老师借宿我家,两人都有很好的名字:一人名胡江晚,一人名林华章,是新中国首届法学专业大学生,同班同学。其中林老师似乎更为优秀,是学生会主席,反右运动难逃厄运,被取消学业,发配到什么地方(忘记了)去了,后来虽然平反落实政策,也不过是安排到一所法律中专任教而已,其时同班同学都有成司法部大领导了。因为这个人生波折,胡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已有四十年,这次重又相见,感慨唏嘘,在我家彻夜长谈,一宿无眠。我因此有感而发,赋诗一首:

长者

长者过我庐,蓬荜有辉光。

流年四十短,促膝一宿长。

古月生江晚,林下著华章。

仰彼君子风,今人已不彰。

诗句平仄未协,不敢称“五律”,自言古诗一首。

其时小女何姚,尚在幼儿园,人小胆大,不受平仄格律束缚,也做成一诗,让我帮助记录,诗云:

两个伯伯

我家来了两个伯伯

他们很有本事

有一个伯伯会变戏法

他会用手抓风

抓在手里发出声音

还有一个伯伯他不会变戏法

他光会笑嘻嘻地乐

他们两个人是老同学

凑到一起就开始唠嗑

整天唠个不够

晚上也不睡觉还是唠

后来他们就唱卡拉OK

他们唱的是男声二重唱

声音很大很洪亮

爸爸就给他们录音

说是录下来做个纪念

后来他们坐着飞机飞走了

我很想念这两个伯伯

童言无忌,思无邪,做得比我好。青春赋诗,信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