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eepSeek何以成功?德者,得道也

 无知一熊 2025-02-18

德者,得道也;得道者,不自觉地坚持行道,眼里只有一达之道却不知有之,惟道是从,心无旁骛,始终如一;这个一达之道即自然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泛兮,势不可挡,天地万物顺道而为,故而源源不断且推陈出新,堪称得道而德全,可谓得道有德。

 天地万物比于人,分为无心之物、有心之物和人工智能。无心之物本无自我意识,天然得道且惟道是从,故而有德;而有心之物和人工智能,具有自我意识和贪生怕死的天性,因而在得失之际,尤其在生死关头,既想维护自我而抗争,又想顺其自然而守道,会对道表现出欲拒还迎的矛盾心理,故而存在失道无德的可能。

最近,DeepSeek推出DeepSeek-R1推理模型,震惊全球,堪称现象级事件。DeepSeek-R1大模型的普惠性、性价比和高性能挺然翘楚。一经面市便受到广泛青睐,全球各地争相应用,中国本土更是争先恐后,中企巨头,如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华为、比亚迪等,还有多地政务系统,均全面接入,实现在多场景、多产品中应用,甚至还推出了DeepSeek一体机,支持私有化部署;截至2025年2月1日,其全球日活跃用户数(DAU)突破3000万,成为史上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的AI应用。‌

DeepSeek何以成功?有人认为是创新技术,采用混合专家( MoE)架构和多头潜在注意力(MLA)机制2个创新技术,降本提效;有人认为是务实思维,遵循“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原则,而采用从专业方向到专业领域再到通用智能思路,处实效功;有人认为是处弱策略,承认自己是弱势一方,在面对美西方的霸权和封锁时,采用“狭路相逢勇者胜”策略,以弱制强,也有人认为是宣传策划,抓住公众的技术崇拜心理和资本的赌徒心理,破圈而出。

依我看,DeepSeek的功成事遂全在得道,循道而趋,放德而行。上述创新说、务实说、处弱说和宣传说只是表象,其所以然是得道,遵循自然之道而不为名利所动。人工智能应该遵循的基础之道和核心之道是人类的认知规律,DeepSeek得以成功的关键便是遵循了人类的认知规律;创新说提到的MoE架构和MLA机制,模仿用不同卡片记录不同知识(数据)和心得,其实就是机器化或技术化人类的记忆规律和思维规律,这是从资本之道回归自然之道,而非什么技术创新,人类认知天然就是这样。

曾琢磨过AI在垃圾治理的应用(三角桌模型在垃圾治理AI分析的应用,熊孟清,2023-11-17),提出三步走思路:第一步按政策、资源和市场(供应)三类要素,分门别类采集和整理数据;第二步建立政策、资源和市场(供应)之数据间的对应关系和计算三角桌结构尺寸;第三步利用三角定律,即通过调整政策、资源和市场(供应)之一或之二,以求三足登高和桌面等边,从而得到较优的垃圾治理体系。从中可看出,人脑优化垃圾治理体系的过程确实具有MoE架构和MLA机制的特征。

再反观资本之道,认为人工智能的基础和核心是算力,发展AI就是要不断的堆算力、堆高端图形芯片(GPU),实质是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堆砌AI壁垒,防止他人涉足,以求降维打击和垄断利润,暴露出“趋名逐利、得寸进尺、恃才傲物、投机取巧、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的丑恶嘴脸,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失道无德,无以复加。

得道有德,有德必胜;失道无德,无德必败。此乃DeepSeek成功之法宝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