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击楫誓清中原赋【楼钥】张秀东整理

 关东老圃 2025-02-18 发布于广东

击楫誓清中原赋

(以"渡江击楫,誓清中原"为韵。)
 南宋 · 楼钥

国雠未雪,壮夫请行,击长楫以前渡,誓中原之复清。
共涉巨川,爰叩舟人之枻;
备言素志,愿恢天子之京。
时其典午中衰,永嘉南渡,愤晋元攘敌之未暇,有祖逖奋身而不顾。
扬舲以往,方乘天堑之流;
击楫而言,誓复皇都之故。
尔乃缓引兰棹,旁瞻碧幢,一鸣而英气先奋,再鼓而群心已降。
志必复于故土,誓有如夫大江。
吐我赤心,忽形言于剡木;
指夫白水,期净扫于中邦。
谓夫战尘久满京师,突骑交驰洛汭。
期狼烟之必扫,顾鲸波而作誓。
方横桡徐抚,独决策以前征;
傥诸夏未平,尚何颜而复济?
岂不以国始草创,人思苟存?
江山有异也,或作楚囚之泣;
纲维不举也,至形北客之言。
故我浮巨舰以勇奋,视强敌而气吞。
倡义有先于温峤,定从不假夫平原。
遂将电扫风驱,尽复神州之大;
肯使龙蟠虎踞,久留法驾之尊?
果能扶神器之阽危,拯遗黎之沈溺。
长淮以北也,复见夫冠带;
大河以南也,悉除夫荆棘。
不渝江上之盟,坐制目中之敌。
澄清抗志,车同范氏之登;
慷慨论功,柱鄙汉臣之击。
向使无妖宿以示异,缓若思之代终,则必蠢尔丑类,堕吾计中。
尽郊圻而申画,举幕庭而一空。
振起江南,益大中兴之烈;
扫清冀朔,遂成再造之功。
惜乎大厦未成而忽挠栋梁,中流欲济而遂亡维楫,不闻壮志之成就,徒有馀威之震叠。
方今矫矫虎臣,皆欲济河而焚舟,下视祖生之事业。

①枻:船桨,一说船柁。《史记》:“扬桂枻。”
②典午:司马的隐语。《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周语次,因书版示立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果崩。”晋帝姓司马氏,后因以“典午”指晋朝。
③洛汭:河南省洛水入黄河处,这里指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地区。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吊民洛汭,伐罪秦中。”前蜀杜光庭《川主醮五符石文词》:“伊川洛汭,运叶中兴,八水三山,俗谐昭泰。”
①楚囚之泣:楚囚原指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后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愁泣。语出《晋书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②温峤:字太真,东晋政治家。西晋末年,匈奴、羯人横行中原,温峤与刘琨死守并州一隅,与之相持。
③法驾:天子车驾的一种。天子的卤簿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其仪卫之繁简各有不同。《史记吕太后本纪》:“乃奉天子法驾,迎代王于邸。”裴驷集解引蔡邕曰:“天子有大驾、小驾、法驾。法驾上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有五时副车,皆驾四马,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唐沈佺期《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④遗黎:亡国之民。《晋书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广陵丹徒南城,非旧土也。”唐唐彦谦《邓艾庙》诗:“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⑤范氏之登:《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汉臣之击:《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群臣饮酒争功,醉或狂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⑥蠢尔:无知蠢动貌。《诗小雅采芑》:“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朱熹集传:“蠢者,动而无知之貌。”晋潘岳《关中诗》:“蠢尔戎狄,狡焉思肆。”
⑦郊圻:都邑的疆界,边境。《书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孔颖达疏:“郊圻,谓邑之境界。”
⑧申画:重新划分。《书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孔传:“郊圻虽旧,所规画当重分明之。”
⑨幕庭:营帐前的空地。《左传哀公八年》:“微虎欲宵攻王舍,私属徒七百人三踊于幕庭。”杨伯峻注:“属今作嘱,私自令其徒七百人于帐幕外之庭三踊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