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基共享资源 几千年来,美洲的一些原住民支撑着农业发达的社会。 马修-麦金托什(Matthew A. McIntosh)策划/审核 公共历史学家 简介 美洲原住民是指哥伦布时期以前的美洲居民、他们的后裔以及许多认同这些民族的族群。他们通常也被称为 “美洲原住民 ”或 “美洲印第安人”,尽管这些术语通常也适用于那些居住在现在的美国的部落。 
文字的独立起源和发展是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文化的众多成就和创新之一。从公元前一千年起,中美洲地区就出现了许多土著文字系统。上图可能是美洲已知最早的被认为是文字的大量文本。20 世纪 90 年代末,在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圣洛伦索特诺奇蒂特兰附近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的这些石刻尚未被破译,被称为 “奥尔梅克象形文字”。根据在同一地点发现的陶瓷碎片,这块石碑的间接年代约为公元前 900 年,大约是奥尔梅克人对圣洛伦索的占领开始减弱的时期。 印第安人 "一词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的发明,他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东印度群岛。[2]大多数原住民并不认同 “印第安人 ”这一统一的概念,他们认为自己是多样化的。但是,“印第安人 ”给欧洲人提供了一个可以贴上标签(如 “原始人 ”或 “异教徒”)、赋予法律名称并进行分类的固定个体。因此,“印第安人 ”这个词为欧洲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殖民工具。如今,许多原住民自豪地接受了 “印第安人 ”这一想象中的精神、种族或文化统一体。 美洲的一些原住民数千年来一直支撑着农业发达的社会。在一些地区,他们建立了庞大的定居酋长政体,拥有先进的国家级社会,拥有不朽的建筑和大规模、有组织的城市。他们的农业禀赋对世界的影响证明了他们在重塑、驯化和培育美洲本土动植物方面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3]。 历史概述 根据新大陆迁徙模型,人类从欧亚大陆迁徙到美洲是通过白令陆桥进行的。[4]这些早期古美洲人很快扩散到整个美洲,形成了数百个不同文化的民族和部落。[5]时间框架和确切路线仍存在争议,这一模式也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理论与许多美洲原住民的口述历史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认为自己从创世之初就一直生活在那里,各种传统的创世神话对此都有描述。 
北美原住民的语系/维基共享资源 这些迁徙浪潮的结果之一是,一大群语言相近、或许身体特征也相近的民族迁入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各个地理区域。虽然这些民族传统上主要忠于各自的部落,但人种学家却试图将无数的部落组合成更大的实体,以反映共同的地理起源、语言相似性和生活方式。 智利蒙特维德的人类居住区残留物的年代为 1.25 万年前(蒙特维德的另一个地层的初步年代为 3.3 万年前至 3.5 万年前),这表明智利南部的居民早于与白令海峡迁徙有关的居民进入美洲。 有人认为,通过独木舟的沿海路线可以快速迁徙到美洲。在南美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遗骸(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 3 万年前或更早)也挑战了相对近期移民的传统观点。最近的一些发现(特别是在巴西拉戈阿-桑塔发现的卢齐亚骸骨)被认为在形态上有别于亚洲人,而更类似于非洲人和澳大利亚原住民。这些美洲原住民后来可能被西伯利亚移民取代或吸收。 据推测,美洲大陆最南端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与众不同的福吉安人(Fuegian)是这些原住民的部分残余。这些早期移民要么乘船漂洋过海,要么沿着亚洲海岸向北旅行,在西伯利亚浪潮到来之前通过西北部进入美洲。目前,许多学者将这一理论视为推测,因为拟议路线沿线的许多地区现在都处于水下,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 学者们对与欧洲人接触之前美洲总人口的估计差异很大,少则 1,000 万,多则 1.12 亿。[3] 无论数字如何,学者们普遍认为大部分土著居民居住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约 10% 居住在北美洲。 欧洲殖民 
与欧洲人接触时的北美洲文化区/Nikater,维基共享资源 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永远地改变了美洲大陆人民的生活、血统和文化。疾病肆虐、颠沛流离,在许多情况下,欧洲人还与试图奴役他们的欧洲人发生了战争。哥伦布遇到的第一个原住民群体是伊斯帕尼奥拉岛的 25 万泰诺人,他们是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群岛的主流文化。他们是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群岛的主流文化。没有被从欧洲传入的广泛疾病或与欧洲士兵的多次冲突杀死的人都被奴役了,到 1650 年,这种文化灭绝了。到 1550 年,仅有 500 人幸存下来,尽管他们的血统一直延续到现代人身上。在亚马孙地区,土著社会经历了几个世纪无情的殖民侵略[7]。 西班牙人和其他欧洲人将马匹带到美洲。其中一些动物逃了出来,开始在野外繁殖并增加数量。有趣的是,马最初是在美洲进化而来的,但最后一批美洲马(Equus scotti 和其他马种)在上个冰河时代末期与其他巨型动物一起灭绝了。[8] 有观点认为,这些马的灭绝与全球更新世晚期的普遍灭绝同时发生,是由于土著美国人的过度捕猎造成的,但这种说法不太可能,因为有大量证据表明,某种自然灾难才是罪魁祸首。 马的重新引入对北美大平原和南美巴塔哥尼亚的美洲土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新的旅行方式使一些部落得以大大扩展其领地,与邻近部落交换许多物品,并更容易捕获猎物。 欧洲人还带来了美洲原住民没有免疫力的疾病。水痘和麻疹虽然在欧洲人中很常见,也很少危及生命,但对土著人来说却常常是致命的,而天花等更危险的疾病对土著居民来说尤其致命。天花、斑疹伤寒、流感、白喉、麻疹、疟疾和其他流行病在与欧洲人接触后席卷而来,使美洲大部分土著人丧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其严重程度仅次于黑死病。 [3] 仅在北美洲,从与欧洲人初次接触到 20 世纪初,至少有 93 次流行病浪潮席卷了土著居民。[9] 美洲土著人口急剧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与欧洲人或土著社区之间的持续战争。最近,美洲原住民的集体动员要求将紧密联系的当地社区纳入更广泛的国家和国际政治行动框架。 农业禀赋 几千年来,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驯化、培育和种植了大量植物物种。目前,美洲农业禀赋占全球农作物种植总量的一半以上[10]。在某些情况下,原住民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了全新的品种和品系,例如在墨西哥南部的山谷中利用野生茶籽草驯化和培育出了玉米。[10]在英语和西班牙语词典中,大量这些农产品仍保留着土著名称(纳瓦特尔语及其他)。 目前在全球生产和/或使用的一些美国本土农产品包括: 玉米(粟米)(从 1.2 万年前开始在墨西哥南部从teosinte 草驯化而来;玉米、南瓜和豆类构成了被称为 “三姐妹 ”的土著三元作物系统) 南瓜(南瓜、西葫芦、骨髓瓜、橡子瓜、南瓜等) 品托豆(Frijol pinto)(“彩豆/斑豆”;传统上与其他 “两姐妹 ”一起种植的固氮豆,有助于调节土壤;匐茎生长在玉米上;包括最普通的豆子、特帕里豆和利马豆在内的相思豆属豆类也都是美洲土著人最早驯化和种植的作物) 番茄马铃薯牛油果花生可可豆* (用于制作巧克力 香草 草莓(各种栽培品种;现代花园草莓是由甜美的北美品种与丰满的南美品种杂交而成) 菠萝(广泛种植) 辣椒(辣椒的品种和变种,包括甜椒、墨西哥胡椒、辣椒粉、辣椒,现已用于世界各地的菜肴。) 葵花籽(在墨西哥和秘鲁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也是精油的来源) 橡胶(本地用于制作弹跳球、脚模橡胶鞋和其他各种物品) 冰毒(也被称为口香糖) 棉花(美洲和印度都开始独立种植不同品种的棉花) 烟草(祭祀用的精神药物;用烟斗吸食烟叶) 古柯(咀嚼叶子以获取能量和药用价值) (星号表示由土著词衍生出的常用英语或西班牙语词) 文化文化概况 
霍皮人在传统织布机上织布/维基共享资源 对于所有美洲民族而言,没有任何一种文化特征可以说是统一或确定的。跨越所有气候带和大多数技术水平,美洲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数千种不同的文化模式。美洲的文化习俗似乎大多是在地理区域内共享的,在这些区域内,原本互不相关的民族可能会采用类似的技术和社会组织。中美洲就是这样一个文化区域,该地区各民族千年的共存和共同发展产生了具有复杂农业和社会模式的同质文化。 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北美大平原地区,直到 19 世纪,那里的几个不同民族都具有游牧狩猎采集者的特征,主要以狩猎水牛为生。在美洲,可以发现数十个较大的文化区和数百个较小的文化区。 宗教信仰 美洲原住民从未有过一种通用的宗教或精神体系。美洲原住民的精神信仰包括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其中包括创世神话。许多美洲原住民文化中都有萨满--传统的治疗师、仪式师、歌手、神秘主义者、传说守护者以及 “药人 ”和 “药婆”--尽管他们都不使用 “萨满 ”一词来描述这些宗教领袖。相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精神领袖,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不向外人传授。 许多人将他们的宗教活动描述为一种精神信仰,而不是宗教,尽管在实践中这两个词有时可以互换使用。普通灵修的重点是保持与神灵世界的和谐关系,通常包括崇拜几个较小的神灵和一个伟大的造物主。这通常通过仪式行为来实现,通常包括沙画。由沙子、木炭、玉米粉和花粉制成的色彩描绘了特定的神灵。这些生动、复杂、多彩的沙画在仪式结束后被擦掉。 随着欧洲移民在美洲的发展,他们也带来了基督教。传教士带来了天主教,尤其是在南美洲,西班牙人在美洲西南部以及法国人在魁北克也带来了天主教。北美其他地区则受到新教徒的影响。因此,当代美洲原住民的一些信仰反映了基督教对原住民信仰的影响。 音乐和艺术 北美原住民音乐几乎完全是单声道的,但也有明显的例外。传统的美洲原住民音乐通常包括鼓乐,但几乎没有其他乐器,不过也有个人吹奏长笛的。这些笛子的调音并不精确,取决于所用木材的长度和吹奏者的手掌跨度,但指孔之间的间隔通常在一整级左右,至少在北加利福尼亚,如果笛子的音程接近半音阶,就不会被使用。 墨西哥中部和中美洲原住民的音乐通常是五声音阶。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这种音乐与宗教庆典活动密不可分,包括各种打击乐器和管乐器,如鼓、笛子、海螺壳(用作一种喇叭)和 “雨 ”管。直到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发现了一个玛雅古典晚期(公元前 600-900 年)的罐子,上面描绘了一种弦乐器,人们才发现哥伦布以前的弦乐器遗迹。这件乐器至少在两个方面令人惊叹。首先,它是在欧洲乐器传入美洲之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弦乐器。其次,在演奏时,它发出的声音与美洲虎的咆哮声几乎一模一样。 美洲原住民的艺术和手工艺品是世界艺术收藏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其作品包括陶器、绘画、珠宝、编织品、雕塑、篮筐、雕刻和发管。 北美洲 北美洲概况 北美洲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这也反映在其原住民的多样性上。从北部、亚北极和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到沙漠和平原部落,以及墨西哥热带森林地区传说中的玛雅文明,北美洲与其他地区一样,拥有众多不同的原住民文化。 加拿大 
第 13 届加拿大原住民节上的原住民领袖 / 图片来源:Bahman,维基共享资源 加拿大的原住民有许多不同的种族和文化群体。其中有因纽特人(Inuit)和梅蒂斯人(Métis),他们与加拿大的地理环境截然不同,还有休伦人(Huron)、阿尔冈昆人(Algonquin)和易洛魁人(Iroquois)等其他族群,他们的活动范围包括加拿大和未来的美国。事实上,许多加拿大原住民与美国原住民的共同点要多于与中美洲和南美洲原住民的共同点。加拿大原住民大多是游牧民族,以小部落为单位生活,以狩猎和采集为生。 探险者和商人带来了天花等欧洲疾病,导致整个村庄的人口死亡。定居者与原住民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法国人与几个阿尔冈昆人民族交好,包括休伦族和瓦巴纳基部落联盟的民族,并与他们建立了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然而,易洛魁人成为了法国人的坚决反对者,双方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过,尤其是英国人武装易洛魁人以削弱法国人的力量。 对于现在加拿大的原住民,最常用的说法是 “原住民”。在这些非伊努伊特人或梅蒂斯人的原住民中,“第一民族 ”是最常用的自我认同术语。原住民约占加拿大人口的 3%;因纽特人、梅蒂斯人和原住民加在一起占 5%。第一民族的官方术语--即《印第安人法》和《印第安人登记册》中使用的术语--是印第安人,前者负责管理第一民族成员获得的福利,后者负责界定谁是第一民族的成员。 皇家原住民委员会是加拿大政府在 20 世纪 90 年代成立的一个重要委员会。它评估了政府过去对原住民的政策,如寄宿学校,并向政府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 墨西哥 
纪念碑 1 是拉文塔的四个奥尔梅克巨像头像之一。这个巨像高近 3 米(9 英尺)/维基共享资源 \在欧洲征服者到来之前,现代墨西哥领土是众多土著文明的家园: 公元前 1200 年至公元前 400 年间,奥尔梅克人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繁衍生息;萨波特克人和米斯特克人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繁衍生息。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的奥尔梅克人;瓦哈卡山区和特万特佩克地峡的萨波特克人和米克斯特克人;尤卡坦(以及当代中美洲邻近地区)的玛雅人; 以及阿兹特克人,当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首次在韦拉克鲁斯登陆时,阿兹特克人从其位于特诺奇蒂特兰的中心首府统治了该国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这些地区的非阿兹特克居民)。 [13] 与北美其他地区的普遍规则不同,新西班牙殖民地的历史是一部种族交融(混血)的历史。[13] 混血人很快就占了殖民地人口的大多数;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纯种土著人(即现在所说的原住民)一直延续至今。混血儿约占现代人口的 60%,而未混血的原住民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则从 10%到 30%不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墨西哥政府使用语言而非种族标准作为分类依据的政策。 
贝尼托-华雷斯(Benito Juárez),萨波特克族印第安人,1858-1872 年任墨西哥总统。他是第一位有土著血统的墨西哥总统。/维基共享资源 在恰帕斯州和瓦哈卡州以及尤卡坦半岛内陆地区,大部分人口为土著居民。墨西哥中部地区也有大量原住少数民族,包括纳瓦斯人、普雷佩查人和米斯特克人。在墨西哥北部,原住民是少数:东北部几乎没有原住民,但在西北部和中部边境地区,有奇瓦瓦州的塔拉胡马拉人和索诺拉州的亚基人和塞里人。该地区的许多部落也是美国西南部公认的原住民部落,如雅基人(Yaqui)和基卡普人(Kickapoo)。 尽管墨西哥人普遍为自己的土著传统感到自豪,但现代墨西哥土著人仍然是歧视和赤裸裸的种族主义的目标。[14] 特别是在恰帕斯州等地区,最著名的是瓦哈卡州、普埃布拉州、格雷罗州和其他偏远山区,在过去的 500 年里,土著社区一直处于国家发展的边缘。土著人的习俗和使用方式不享有官方地位。 美国 
一名因纽特妇女/国会图书馆,维基共享资源 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原住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不同的部族和部落组成,其中一些部落的情况极端不同。他们大多是游牧民族,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的技术不如南美洲的一些文明先进,但仍能在美洲繁衍生息数千年。欧洲殖民者来到东海岸后,这一切都改变了。双方曾有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合作,但友好交流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欧洲殖民者开始向以前的土著地区扩张领土,暴力事件也随之爆发。美国革命战争结束后,原住民发现自己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摆布,他们现在把美洲的土地视为自己的土地。土著部落不断被推向内陆,越推越远。 
1901 年印第安人大会一瞥 - 共有 42 个北美印第安人部落派代表参加了印第安人大会。在这一组中可以看到三位最著名的酋长。最左边的是苏族酋长孤麋鹿,中间的是苏族凶猛的战争酋长、火热的演说家和白人的劲敌红云酋长。右边是硬心酋长,他是另一位著名的苏族勇士。/维基共享资源 19 世纪中后期,明确的 “印第安人迁移 ”政策强迫或胁迫美国东南部和东北部的主要美洲原住民迁移,直接或间接造成数万人死亡。随后的同化过程对美国原住民的破坏也不小。部落一般都被安置在保留地,在那里他们可以更容易地脱离传统生活,被推向欧美社会。19 世纪,南方一些州还颁布法律,禁止非印第安人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定居,以防止同情他们的白人传教士帮助分散的印第安人抵抗。 20 世纪末,美国有 561 个联邦承认的部落政府。这些部落有权组建自己的政府、执行法律(包括民事和刑事法律)、征税、确定成员资格、颁发许可证和管理活动、划区以及将人员驱逐出部落领地。对部落自治权力的限制包括适用于州的限制;例如,部落和州都无权发动战争、参与外交关系或铸造货币(包括纸币)[15]。 根据 2003 年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估计,美国 2,786,652 名原住民中有三分之一多一点生活在三个州: 加利福尼亚州有 413,382 人,亚利桑那州有 294,137 人,俄克拉荷马州有 279,559 人。 中美洲中美洲概况 中美洲是许多部落的家园,有靠海吃海的沿海土著,也有居住在茂密丛林中的土著。附近的加勒比海也是众多部落的家园,如泰诺人和加勒比人,他们的名字就是由这一地区命名的。 伯利兹 
伯利兹修南图尼奇/维基共享资源 美洲印第安人是伯利兹的原始居民,玛雅人则是其中的佼佼者。玛雅文明在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300 年间遍及伯利兹,并一直繁荣到公元前 900 年左右[17] 。早在 1638 年,英国犹太人、私掠船和遇难的英国海员就开始在欧洲定居。从那时起,欧洲政府和后来的美国政府不断争夺这个国家丰富的原始自然资源。这导致英国式政府的建立以及对该国和当地人的剥削。 如今,混血人(欧洲人和土著人)约占总人口的 45%;未混血的玛雅人占总人口的 6.5%。加里富纳人在 19 世纪来到伯利兹,他们来自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有非洲、加勒比和阿拉瓦克混血血统,占人口的 5%。 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的许多原住民都有玛雅血统。其他族群包括辛卡人和加里富纳人。 纯玛雅人约占人口的 40%;虽然约 40% 的人口讲一种土著语言,但这些语言(有 20 多种)并不享有官方地位。 尼加拉瓜 米斯基托人是中美洲的原住民。他们的领地从洪都拉斯的卡梅伦角沿米斯基托海岸扩展到尼加拉瓜的里奥格兰德。米斯基托人的母语是米斯基托语,但大部分人讲米斯基托克里奥尔英语、西班牙语、拉马语和其他语言。克里奥尔英语是在与英国人频繁接触后产生的。许多人信奉基督教。 几个世纪以来,米斯基托人与在米斯基托社区避难的逃亡奴隶通婚。传统的米斯基托社会结构严谨,有明确的政治结构。虽然有国王,但他并不拥有全部权力。相反,权力由国王、总督、将军以及 17 世纪 50 年代的海军上将分享。由于许多国王都是半神话传说,因此有关国王的历史信息往往模糊不清。 南美洲概述 南美洲的土著人建造了庞大的帝国,其工程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但也有许多小部落生活在高原、高地和山谷中。 阿根廷 阿根廷最早的人类活动迹象位于巴塔哥尼亚(圣克鲁斯皮德拉博物馆),可追溯到公元前 11000 年[18] 。公元前 1 年左右,安第斯地区出现了几个以玉米为基础的文明(圣玛丽亚、华尔佩斯、迪亚吉塔斯、萨纳维罗内斯等)。1480 年,帕查库特克(Pachacutec)皇帝统治下的印加帝国发动攻势,征服了今天的阿根廷西北部,将其纳入一个名为科拉苏尤(Collasuyu)的地区。在东北部地区,瓜拉尼人发展了以尤卡和甘薯为基础的文化。中部和南部地区(潘帕斯和巴塔哥尼亚)以游牧文化为主,17 世纪由马普切人统一。 1516 年,欧洲探险家来到这里。1580 年,西班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原址建立了永久殖民地;1776 年建立了拉普拉塔河总督辖区。在这一时期的早期,布宜诺斯艾利斯主要是西班牙移民及其后裔的国家,他们被称为克里奥尔人,其中一些人聚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其他城市,其他人则作为高乔人生活在潘帕斯草原上。[18]随着阿根廷最终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以农耕为生的当地人发现自己正处于衰落之中。 以欧洲人为中心的政府对土著人不理不睬或加以虐待,这对他们的处境毫无帮助,土著人的数量减少到约占总人口的 9%,也就是他们目前所处的水平。阿根廷的土著民族包括托巴族、维奇族、莫科维族、皮拉加族、丘鲁皮族、迪亚吉塔-卡尔查基族、科拉族、瓜拉尼族(胡胡伊省和萨尔塔省的图皮瓜拉尼族和阿瓦瓜拉尼族,以及米西奥内斯省的姆比亚瓜拉尼族)、乔罗特族、沙内族、塔皮埃特族、马普切族、特胡尔切族和塞尔克南族(奥纳族)。 玻利维亚 
提瓦纳库文明中的拟人花瓶/照片:Christophe Meneboeuf,维基共享资源 大约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蒂瓦纳干文化在的的喀喀湖南端发展起来。该文化以蒂瓦纳库大城为中心并以其命名,发展了先进的建筑和农业技术,可能由于长期干旱,该文化在公元前 1200 年左右消失。与提瓦纳库文化大致同时,东部低地的莫克索斯人(Moxos)和今天玻利维亚拉巴斯以北的莫洛斯人(Mollos)也发展出了先进的农业社会,但在 13 世纪时已经消亡。 
提瓦纳库遗址中的 “El Fraile”/维基共享资源 提瓦纳库势力的瓦解导致了七个艾马拉地区王国的崛起,其中最强大的国家位于的的喀喀湖周围人口稠密的地区。艾马拉人是好战的民族,居住在坚固的山顶城镇中,他们具有适应该地区独特气候条件的非凡能力,并通过灌溉和作物冷冻干燥过程增加了粮食供应。艾马拉人完全统治了乌鲁人,乌鲁人是前哥伦布时期安第斯山脉南部的另一个主要民族。虽然乌鲁人可能早于艾马拉人来到该地区,但到 12 世纪时,他们还是贫穷的渔民和没有土地的工人。然而,艾马拉人无法遏制第三大族群克丘亚人的扩张。蒂亚瓦纳坎帝国崩溃后,库斯科周围地区出现了一个讲盖丘亚语的国家,他们采用了统治者的名字,被称为印加人,是北部高原最强大的族群。15 世纪下半叶,南部的艾马拉王国逐渐衰弱,印加人开始征服这些王国。 15 世纪西班牙人的到来标志着印加帝国的衰落,印加帝国很快就被皮萨罗率领的西班牙军队及其土著盟友击败。[19]最终,只有印加人都未能征服的东部平原的小部落才半自由地摆脱了殖民统治,这一点可以从目前约有 250 万人讲克丘亚语、210 万人讲艾马拉语,而瓜拉尼语仅有几十万人讲这两种语言这一事实中看出。这些语言得到了承认,但没有以这些语言编写的官方文件,而且对那些不讲西班牙语(该国的官方语言)的人一直存在偏见。然而,1997 年的宪法改革首次承认玻利维亚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的社会,并进行了教育改革。2005 年,土著艾马拉人埃沃-莫拉莱斯当选总统,这是该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巴西 
一对巴西印第安夫妇/维基共享资源 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的化石记录显示,现在被称为巴西的地区至少已有 8000 年的土著居民居住历史。[20] 南美洲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和山脉在西海岸定居的农业文明(由此产生了城市化的城邦和庞大的印加帝国)与东部半游牧部落(从未形成文字记录或永久性纪念碑建筑)之间形成了一条相当明显的文化分界线。因此,人们对 1500 年以前的巴西历史知之甚少。考古遗迹(主要是陶器)显示了地区文化发展、内部迁徙以及偶尔出现的大型邦联的复杂模式。 
Hans Staden / Wikimedia Commons 描述的巴西图皮南巴部落的食人现象 当第一批欧洲探险家到达时,巴西境内所有地区都居住着半游牧的印第安部落,他们以狩猎、捕鱼、采集和农业为生。不过,当时的人口密度很低;据估计,当时的总人口为一百万(但最近的考古发现(如上文所述)似乎表明这一数字要高得多)。 尽管许多巴西印第安人死于屠杀、疾病以及奴隶制和流离失所的苦难,但仍有许多人被吸收到巴西人口中。葡萄牙殖民者都是男性,他们开始与女性土著人生儿育女,造就了新一代讲印第安语的混血儿(在圣保罗建市后的最初几年,圣保罗市使用的是一种名为 Nheengatu 的图皮语)。这些葡萄牙男子和印第安妇女的子女构成了人口的大多数。[20]逐渐减少的土著人口无法为甘蔗和其他作物的欧洲集约农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因此葡萄牙人不得不开始从非洲进口黑人奴隶。少数部落得以在偏远地区生存下来,如今有些部落仍在亚马逊雨林的偏远角落过着发现前的生活。 20 世纪,巴西政府采取了更加人道的态度,为土著人提供官方保护,包括建立第一批印第安人保护区。国家印第安人服务局(今天的 FUNAI,即 Fundação Nacional do Índio)由 Cândido Rondon 成立,他本人是博罗罗印第安人,也是巴西军队的一名军官。FUNAI 与其余尚未接受文化教育的部落取得了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将其纳入了巴西社会。然而,对橡胶和其他亚马逊自然资源的开发导致了新一轮的入侵、驱逐、屠杀和死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 哥伦比亚 
圣玛尔塔内华达山脉的原住民阿尔瓦科人/维基共享资源 如今,在哥伦比亚绝大多数人口为混血儿和非洲裔哥伦比亚人的国家中,原住民只占少数,但他们至少拥有 85 种不同的文化,人口超过 1,378,884 人[21]。1991 年《宪法》承认了土著人民的各种集体权利。 其中之一是穆伊斯卡(Muisca)文化,它是更大的契布查(Chibcha)族群的一个分支,因使用黄金而闻名,并由此产生了 “埃尔多拉多”(El Dorado)的传说。在西班牙征服时期,奇布查人是印加人和阿兹台克人之间最大的本土文明。 在前哥伦比亚时期,加勒比人和奇布查人是统治现在哥伦比亚领土的两个主要语言群体。他们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从公元五世纪到八世纪,在上马格达林地区的圣奥古斯丁(San Agustin)发现了许多带有雕塑的古墓。现在波哥大市所在的地区曾是穆伊斯卡人的居住地。穆伊斯卡人的社会组织以贸易为基础。他们与 Chitareros、Guanes 和 Laches 等其他 Chibchan 部落交换盐、翡翠、豆类、玉米和其他作物。 秘鲁 
学习阅读的秘鲁原住民 / 维基共享资源 大多数秘鲁人要么是土著人,要么是混血儿(土著、非洲、欧洲和亚洲混血)。秘鲁是南美洲土著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传统和习俗塑造了今天秘鲁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在整个秘鲁亚马逊地区,土著居民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几个世纪的传教、不受管制的殖民者涌入、土地掠夺、数十年的外来语正规教育、顺应外来民族文化的压力,以及最近因地下古柯经济蓬勃发展而引发的爆炸性社会暴力冲突。伴随着采掘经济的建立而产生的混乱,再加上秘鲁政府认可的文明计划,导致亚马逊丰富多彩的社会和生态社区出现了毁灭性的贫困化[22]。 秘鲁游客最多的旅游胜地都是由土著人(克丘亚人、艾马拉人、莫切人等)建造的,而亚马孙地区的乌拉里纳人、博拉人、马塞人、提库纳人、亚瓜人、希皮博人和阿瓜鲁纳人等民族在欧洲人征服新大陆之前就发展出了复杂的萨满教信仰体系。 马丘比丘被认为是人类的奇迹之一,由印加文明建造。尽管秘鲁正式宣布其多民族性,并承认至少六十多种语言--包括克丘亚语、艾马拉语和霸权西班牙语--但歧视和语言濒危仍然是秘鲁土著人民面临的挑战。 附录注释 1. 乔尔-斯基德莫尔,2006,1-4。每个字形旁边出现的数字是考古学家调查这一发现时使用的标识符。 2. 印第安人美国遗产®英语词典,第四版。检索日期:2007年11月28日。 3. 4. Charles C.Mann,1491年:哥伦布之前美洲的新启示。(克诺夫出版集团,2005年) 5. 6. 詹姆斯·Q·雅各布斯,“古美洲人:与新世界人民有关的问题和证据”,2007年11月28日检索。 7. 8. 詹姆斯·Q·雅各布斯,“古美洲起源:与第一批美国人起源有关的假设和证据综述”,2007年11月28日检索。 9. 10. 艾伦·泰勒,《美国殖民地》(纽约:维京出版社,2001年)。 11. 12. Stefano Varese,《山之盐:坎帕·阿沙宁卡历史与秘鲁丛林中的抵抗》,Susan Giersbach Rascón(trans.),(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 14. 托马斯·杰斐逊化石收藏“古代马(参见E.complexes)”自然科学院。检索日期:2007年11月28日。 15. 16. “北美原住民”Microsoft®Encarta®在线百科全书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检索日期:2008年1月22日。 17. 18. 《美洲原住民:第一批农民》Ag Exporter(1999)。检索日期:2007年11月28日 19. 20. 奥利弗·帕特里夏·迪卡森,《加拿大第一民族简史》(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 22. 议会图书馆,“皇家土著人民委员会的报告”,2007年11月30日检索。 23. 24. T.R.Fehrenbach,《火与血:墨西哥历史》。(纽约,纽约:达卡波出版社,1995年)。 25. 26. 大卫·L·弗莱,《印第安人进入墨西哥人:墨西哥小镇的历史与身份》(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96年)。 27. 28. 《部落》(Tribes by State AAANative Arts.com) 29. 30.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年度估算。2011年11月25日检索。 31. 32. “伯利兹玛雅考古遗址”Casado互联网集团,伯利兹(2007年)。检索日期:2007年11月30日。 33. 34. Daniel K.Lewis,《阿根廷历史》(Palgrave Macmillan,2003)。 35. 36. Terence N.D'Altroy,《印加人》(Wiley Blackwell,2003)。 37. 38. 鲍里斯·福斯托,阿瑟·布拉克尔译:《巴西简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年) 39. 40. DANE 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 41. 42. Bartholomew Dean和Jerome M.Levi,(编辑),《被倾听的风险:身份、土著权利和后殖民国家》(密歇根州安娜堡:密歇根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 44. Bartholomew Dean,(书评)。Stefano Varese,《山之盐:坎帕·阿沙宁卡历史与秘鲁丛林中的抵抗》。美洲62(3)(2006年1月):464–466。 45. 工具书类 丘吉尔,沃德。一件关于种族灭绝的小事。城市之光图书,1997年。 D’Altroy,Terence N.印加人。Wiley Blackwell,2003年。 Dean,Bartholomew和Jerome M.Levi,(编辑)。面临被倾听的风险:身份、土著权利和后殖民国家。密歇根州安娜堡:密歇根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院长,巴塞洛缪。“秘鲁亚马逊地区的国家权力和土著人民:失落的十年,1990-2000年”,199-238,载于《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土著人民政治》。(大卫·洛克菲勒中心拉丁美洲研究系列)大卫·梅伯利·刘易斯主编,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院长,巴塞洛缪。《山之盐:坎帕·阿沙宁卡历史与秘鲁丛林中的抵抗》(书评)《美洲》62(3)(2006年1月) Dean、Bartholomew和Jerome M.Levi(编辑)。冒着被倾听的风险;身份、土著权利和后殖民国家。密歇根州安娜堡:密歇根大学出版社,2003年。 Dickason,Olive Patricia。加拿大第一民族简史。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福斯托、鲍里斯和亚瑟·布拉克尔(译)《巴西简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年。 费伦巴赫,T.R.《火与血:墨西哥史》。(原1973年)重印纽约,纽约:达卡波出版社,1995年。 《印第安人进入墨西哥人:墨西哥小镇的历史与身份》。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96年。 Jacobs,James Q.《古美洲人:与新世界人类相关的问题和证据》,人类学和考古学,2001年 Jacobs,James Q.古美洲起源:关于第一代美国人起源的假设和证据综述。人类学和考古学专页,2002年。 对祖先的尊重:美国西部的印第安人文化归属。科罗拉多州博尔德:鲍出版社,2005年。 凯恩,凯蒂。《Nits Make Lice:Drogheda,Sand Creek,and the Poetics of Colonial Extermination》,《文化批判》第42期(1999):81–103 issn 0882-4371 doi=10.2307/1354592 《生态印第安人:神话与历史》。纽约州纽约:W.W.诺顿,1999年。 《阿根廷历史》。Palgrave Macmillan,2003年。 曼恩,查尔斯C.1491:哥伦布之前美洲的新启示。纽约:克诺夫出版集团,2005年。 斯基德摩尔,乔尔。“Cascajal区块:最早的卷前写作”,Mesoweb报道与新闻(2006)。 泰勒,艾伦。美国殖民地。纽约,纽约:维京,2001年。 Thornton,Bruce S.《新世界,旧神话:查尔斯·C·曼的《1491:哥伦布之前美洲的新启示》克莱蒙特书评(2006年7月2日)。 瓦雷泽,斯蒂法诺。《山之盐:坎帕·阿沙宁卡历史与秘鲁丛林中的抵抗》。Susan Giersbach Rascón,诺曼,OK: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200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