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海南史》:秦汉风云——“家里大人找上门” 叶华盛 各位看官,上回咱们讲到,海南就像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独自在南边的天涯海角玩耍。随着大陆文明日益繁荣昌盛,大陆妈妈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四处寻找这个失散多年的调皮孩子。秦汉两代,可谓是派出了一波又一波的“猛人”,来把海南这个自小离家的小崽子给拽回来。
西秦南征:海南初入华夏版图 话说秦始皇一统天下,六合归一,立刻就盯上了南方这块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海南岛。公元前214年,秦朝派出任嚣和赵佗这两位猛将,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把海南岛纳入了华夏版图。或许是无知限制了我的想象,我至今都想不明白,两千多年前,那群来自陕西的旱鸭子们,摇着帆板,是如何渡过波涛汹涌的琼州海峡!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从海南坐船去湛江上学时,偶遇到风浪,就晕得七荤八素,吐得一塌糊涂。
任嚣和赵佗,这两位秦朝的大佬,堪称海南岛的“开篇人物”。任嚣担任南海郡尉,赵佗则是他的得力助手,后来成为南越国的开国君主。虽然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广东一带,但对海南岛的影响不可小觑。赵佗在乐昌筑城自守,这座城后来成了南越国的“东大门”。尽管他没有直接治理海南,但通过统一岭南,海南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势力范围。然而,秦朝统治海南并非易事,岛上原住民“百越”部落可不是好惹的,时不时就发起游击战,搞得秦军焦头烂额。再加上交通不便,秦朝对海南的控制更多是名义上的。 伏波扬威:海南始归大陆老家 转眼间到了汉朝,汉武帝雄才大略,怎能容忍南边还有“化外之地”?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遣路博德和杨仆两位大将,率领楼船水师南下,次年一举平定南越,海南岛正式纳入汉朝版图。为了加强对海南的统治,汉朝设立了珠崖、儋耳两郡,并派来了赫赫有名的“伏波将军”马援。这位老将军不仅平定了叛乱,还教当地人耕种纺织,发展生产。至今,海南岛上仍留有他们当年的足迹。路博德和杨仆设立的珠崖、儋耳两郡中,儋耳古郡遗址就在今天的儋州市三都镇,虽然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当年可是海南的政治中心。 杨仆在儋耳郡挖了一口井,名为“德义井”,供军民饮用。这口井至今仍在,成为了儋州的一大历史遗迹。伏波将军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显赫战功,还在海南民间被奉为“神灵”。海南各地遍布伏波庙,尤其是在儋州白马井镇,传说马援的白马踢出了一口清泉,解了军队的渴。这口井至今仍是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从任嚣、赵佗的“开疆拓土”,到路博德、杨仆的“开郡立县”,再到马援的“伏波定边”,这些秦汉时期的英雄们,不仅在海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还成为了海南人民心中的“守护神”。他们的故事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传说的趣味性,值得我们深入探寻和缅怀。等兄弟老了还乡,这些个地儿,一定要去转转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