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万欠条和五麻袋铅笔:在经过十年的打工生涯后

 福兴堂图书馆 2025-03-13

五十万欠条和五麻袋铅笔

50万元欠条

在经过十年的打工生涯后,1998年韦永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十年的打工生活让他深刻地知道读书意味着什么。而在他们那个地方居然还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于是他把十年来攒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创办了一所大山里的学校。

可韦永锋创办了学校后,并没有多少学生来报名上学,这让他感到非常地疑惑。难道大山里的孩子不想上学吗?

韦永锋走访了几家有孩子的家庭,不上学的原因让他感到无奈。

从小瑶瑶的母亲就告诉她,学习是她唯一出路,只有学习才能离开这座大山,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她们贫苦的生活。听了妈妈的话,瑶瑶一心想要上学,可是大山这样的地方哪有学习的地方,直到瑶瑶12岁的时候,韦校长创办的这所民间学校,才让她和这座大山里的孩子们都有了上学的机会。然而,她们没有钱!

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学生上学有钱交学费,没钱可向他写欠条,借他的钱上学。学校里有近乎一半的学生都因为家里没有钱而向他打了借条。

一届一届的学生毕业了,到今天,这所民办学校创办也21个年头了。很多人也如愿地离开了大山,去追逐自己希望过上的好生活。

事情到这里,似乎十分圆满,本该皆大欢喜。然而,这么多年下来,韦永锋手里累积的欠条有了50万元,21年间却仅有一名女学生还了钱。

韦永锋的事件被广为人知后,有人被韦永锋所感动,认为这是典范,也有人替他不值:“21年仅有一名学生还款,有良心么那些人?真是悲哀!”“大部分人会还不起这区区的学费吗?校长的好心造就了大批老赖。”

但是韦永锋不后悔,他也不会催还欠条,他说本来也没想通过办学挣钱。

现在在当地政府和许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他的学校现在已经不是借钱给学生,而是免费让学生上学了,并且还提供午餐。

五麻袋铅笔

湖北浠水县清泉镇鱼塘角村的吴再明,老伴十年前去世了,女儿嫁到了浙江,儿子在广东打工,家庭并不宽裕。由于年纪大了干不动体力活,老人总是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收破烂,以维持生计。

3月11日,他找到鱼塘小学校长蔡云清说:“我想给学生伢送点铅笔。”第二天,吴再明骑着一辆收破烂的三轮车赶到了学校,卸下整整五个麻袋的铅笔,足有两万多支,全部捐给学校的孩子。蔡校长和学校老师非常感动,“如果说是一名企业老板向学校捐赠学习用品,我不会惊讶,但吴爹爹是靠拾荒过日子的,我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善举。”

鱼塘小学是吴再明的母校,但当年因为兄弟姐妹多,他只读了五年便辍学了。自己靠捡破烂过日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他琢磨着要为村里的孩子们做点事,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于是,他想到给孩子们买些铅笔,让孩子好好学知识。“我没读什么书,捐些铅笔让伢们好好学习。”

鱼塘小学全校六个年级共有256名学生,但只有一二年级的80名学生才使用铅笔。每名学生一个学期大约消耗30支铅笔,这两万多支铅笔,足够未来4年全校一二年级学生免费使用。

两万多支铅笔花了多少钱?吴再明不肯说。而蔡校长算了笔账,“不带橡皮擦的铅笔批发价

0.3元钱一支,带橡皮擦的0.5元,两万支铅笔大约需要8000元。”经过了解,天气好的话,吴再明捡破烂一个月平均能挣500元左右。“这两个月一直下雨,一分钱也没挣到。但儿子和女儿经常会寄钱回来,足够我平时的开支。”他说。也就是说,为了买这么多铅笔,吴再明有可能攒了两年的钱。

吴再明满是皱纹的手,日夜和废品打交道,却捧出最干净珍贵的爱心。

“我们要求老师对孩子们使用铅笔进行监督,每支铅笔都是老人的一片爱心,绝不能浪费一支。”蔡校长说,“一旦发现有学生浪费使用,第一次将批评教育,第二次向全校作检讨,第三次将取消其免费使用的资格。我们这么做,也是出于对老人的尊重。”

一件善行,连着爱的两端,布施者慈悲,受施者珍惜,共同完成这份接力,彼此成就走向圆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