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志愿军第23军部队 (团以上序列) 近期在研读战史的时候发现,我们英勇的志愿军连一份像样的团以上序列名单都没(宣传的力度还是很不够呀!)。老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只到师一级,但实际的战斗单位多数是以团、营作为任务编组的。本系列将尝试给出志愿军各军团以上序列,因为资料有限难免错漏,请各位引用时注意核实,也请知情朋友(内部出版的各师师史中多数有团以上序列,只是很难收集!)不吝补正。 1952年8月,第23军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第25军第73师编入第23军序列。第68师机关及第203、第204团和第67师第199团机关转建空军,所属部队分别充实第67、第69师。第202团调归第67师建制,改番号为第199团。23军是三野的主力部队之一,前身是新四军一师三旅,粟裕手下叶、王、陶三猛将之一陶勇带出的英雄部队。 第23军(1952年9月入朝,1958年3月回国)军长钟国楚(52.7-56.11任职)、吴瑞山(56.11-59.11任职)参谋长万振西、饶惠谭(52.11任此职,53.2牺牲)、贾若瑜(53.5任此职)政治部主任张孤梅(52.8-53.8任职,57大校)、陈烙痕(55大校)副参谋长于权伸(53年夏季进攻时任职)、曾保堂(53年夏季进攻时任职)、刘春山(53年夏季进攻时任职)军长钟国楚和政委卢胜在朝鲜 师长刘春山(55大校64少将)、陈桂昌(54.4任此职,55大校)政治委员陈烙痕(55大校)、陈坚(54.6任此职,55上校)副师长郑福生(55上校)、姜殿富(53年夏季进攻时任职,55大校)师长刘春山(正面中)在坑道中 继任师长陈桂昌在朝鲜 团长袁俊(64大校88中将)、黄浩(53.9-61.4任职)团长张贵喜 团长张学涛 201团首长:后排左三起黄浩、韩中岳、袁俊 炮兵团长李后君 师长李木生(52.8-53.10任职,55少将)、梁竹吉(53.10任此职,55上校)政治委员郭济民(52.8-53.11任职,55大校)、傅奎清(53.11任此职,55上校59大校88中将)副师长秦镜(55上校)、卫去非(任职时间待考)、刘东记(55大校)副政治委员周密(55上校,53年秋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师属炮兵团:52年12月,20军留朝炮兵59师炮团团直、60师榴炮1营和69师炮兵分队合编成69师炮兵团。团长王树楷 团长宋炳林(左一) 团长朱万国 师长吴怀才(55大校)、刘登远(55.6任此职,55上校)政治委员张万合(55大校)、郭济民(54.6任此职,55大校)师长吴怀才在朝鲜 师属炮兵团:52年12月,在20军炮团基础上组建。团长江从义 团长张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