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调心跳过缓的方子!巧妙改善胸闷、乏力、没精神!值得收藏

 tysdne 2025-03-14
图片

心跳过缓,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普遍!

但是不少人对此十分紧张,之前我就接诊过这么一位患者!

这位患者长期以来,反复出现胸闷心慌的情况,每次只要一犯病,就会感觉上不来气,并且还伴随着头晕,全身乏力的情况,

到医院检查,确实被诊断为冠心病,心率失常,心率慢,每分钟只有44次左右,属于典型的窦缓

图片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心跳没什么概念,按照正常人的来讲,每分钟60-100次属于正常的,但这位患者每分钟才40来次,肯定是不够用的!

刻诊:脉象缓而迟,舌体比较胖,舌色偏于淡紫。

对此,开了一张方子:

桂枝、赤白芍、麻黄、制附子、细辛、生姜、大枣、甘草

患者复诊的时候,每分钟已经达到52次。胸闷、头晕、乏力的症状都有所好转!

看到了效果,患者治疗信心也比之前好了不少,也更加的信任我!不过还需要继续服药死三次复诊的时候,诸证已经没有了,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心率达到了每分钟60-70下。

相较于他之前的40多次,已经是很不错了!


有问题 免费咨询

那么这其中究竟是什么作用呢?

我解方给大家看!

其实,不管他的症状是什么样的,他主要问题的在于心脏跳动速度太慢!

那么,它为啥慢啊?

首先就是心脏阳气不足。心脏是所有脏腑中阳气最足的。心脏有了阳气,才能支撑它不断搏动以及射血,中医管它叫做“心阳”。

如果一个人的心阳不足,心脏的工作也就会慢慢地滞后!那我是如何判断他心阳不足的?

图片

看舌质!

舌胖,说明阳气虚弱,舌体失养。淡紫,说明患者心阳不足,阴寒内盛,以至于血液运行不畅,已经出现瘀滞了,其实这就好比身体上出现的淤青或者淤紫,都是因为血液淤堵导致的。

再说他的胸闷、头晕、全身乏力、脉象缓迟,这些都是心阳不振的结果。心阳虚,导致心气心血运行不周,所以胸闷。心阳不足,气不上冲,所以头晕。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阳不振,那么身体的各个脏腑都会出现气机不振的情况,因此就会全身乏力。

脉象迟缓也是这个意思!

图片

这个时候就想办法滋补、温通心阳

制附子、细辛用于补阳气;桂枝,温通心阳;麻黄,散达阳气。如此一来,心阳不振的情况就解决了!

再加入赤芍和白芍,养血活血;生姜、大枣固护脾胃,促进气血生化。

上了年纪的人,由于心阳不足而导致心跳过缓,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所以如果出现类似的症状不用太过担心,中医就能很好地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