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山水画写生:用墨精准,用笔生动

 shineboy1 2025-03-18 发布于加拿大
Image
山水画写生,是画家直面自然的修行。拿笔站在山石水木前,最要紧的是掌握用墨的精准与用笔的生动。墨色分浓淡干湿,能画出岩石的厚重、云雾的轻灵;用笔有轻重缓急,可表现山势的嶙峋、溪水的流动。这看似简单的技术活,实则藏着对自然的深刻理解——画家得根据不同景物特点,灵活运用'五墨六彩'的技法,在宣纸上把立体的山水变成平面的艺术语言。写生的过程,既是技法磨练,更是心境沉淀。
Image

用墨精准:墨色万千,层次分明

墨,作为山水画的核心语言,其变幻无穷的魅力在于其浓淡干湿、虚实相生的特性。用墨精准,要求画家对墨色的掌握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浓墨重彩可表现山石的坚毅与厚重,淡墨轻染则能勾勒出云雾的缥缈与空灵。干湿的变化,使得画面既有湿润之感,又不失干练之气;虚实的处理,则让画面层次分明,远近高低,一目了然。

在写生实践中,画家需根据自然景象的不同特质,灵活运用“五墨”(焦、浓、重、淡、清)与“六彩”(干、湿、浓、淡、黑、白),以墨色的微妙差异,营造出山川的雄浑与秀丽,水流的潺潺与激荡。这种对墨色的精准把控,不仅考验着画家的技艺,更体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Image

用笔生动:笔走龙蛇,气韵生动

用笔,是山水画写生中另一大核心要素。生动的笔触,能够赋予画面以生命力,让静止的山水仿佛活了起来。山水画中的用笔,讲究的是“骨法用笔”,即通过线条的刚柔并济、曲直相间,表现出物体的形态与质感。无论是山石的棱角分明,还是树木的枝叶婆娑,都需要画家以笔为媒,将自然的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生动的用笔,还体现在画面的节奏与韵律上。画家在挥毫泼墨时,需注重笔触的轻重缓急,如同音乐家演奏乐章,既有激昂的高潮,也有细腻的低吟,使得整幅画面气韵连贯,节奏明快。这种用笔的生动性,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让观者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动态的美,仿佛能听到山间溪流的潺潺声,看到林间微风的轻拂。

Image
笔落处,云开见月;墨干时,自有清音。山水画写生的终极奥义,不在于复刻自然之形,而在于提炼天地之神。当我们以精准的墨色编织出山水的骨骼,用生动的笔触注入生命的韵律,那些看似枯寂的宣纸,便会绽放出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晨雾在皴擦中流转,飞瀑于点染间轰鸣,古松因中锋而挺拔,杨柳因侧锋而婉约。这正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千年古训在当代的回响:以笔墨为桥,既连通了亘古不变的山水气韵,又熔铸了独具个人的精神印记。于是,每一幅写生作品都成为照见天地的明镜,在墨香缭绕间,我们终将懂得——所谓山水画,不过是画家对永恒自然的深情凝视,也是生命对浩渺宇宙的诗意对话。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插图:赵春秋昆嵛山写生作品

墨韵千年,笔底生辉。关注【国画艺术】,借笔墨丹青,涤喧嚣尘心,觅一方精神桃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