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水:很多名著并不需读全 | 我的名著故事

 早茶夜读 2025-03-21 发布于北京

 

第1610夜


还是学不会 | 01

油画《两代人的游戏》

很多名著并不需读全

文 / 白水

说到连环画,家里小人书是有几本的,可并不看它们。因为小,就得自以为大,忙着往大的一堆儿凑,“小人书”光听名字就不合要求。紫色封皮的中国历史故事是从图书馆借来的,我高看一眼它,别人也会高看一眼我,翻开封皮的第一页上还有戳儿呢。之后,连环画也看了,讲的也是故事,画得要更好些,只是没有颜色。大概是有白蛇,有锦毛鼠,有晏子使楚,不算封皮,每本都是完整的,但没有一种是全套的。

前些天,@若文 提起蒋伯潜父亲为他抽取《水浒传》中狎亵相关的、并亲手补进了两回的事,我忽然想起蒋伯潜先生在《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中,对名著们的态度:

小说, 无论新旧, 无论文言语体, 无论长篇短篇, 作者原不是为现代的初中学生而作, 更不是预备作国文科课外读物的, 如何能适合他们底需要呢?何况如《水浒传》《红楼梦》《茶花女》, 以及新的译作创作的小说, 所写的事实, 有许多不适于情窦初开的青年。所以要从小说中选取适当的课外读物, 实在是一件难事。

适当或不适当,很难讲了。多一些选法,多几种选本,应该是不错的。

后来,书渐渐也有全的了,也便有读全的了。可我还是喜欢找一些选本,那些少则万八千字,多则十二三万字的书,它们中有些和我的眼光一样,这让我很开心;有些并不常见,只是编者之私,这给我有机会显摆。

大概我第一次见《铸剑》,它是叫《眉间尺》的,全或者不全,没有印象了。那时不确知“松明”是什么,更不清楚“龙准”为何,那些唱起的歌,也是略过的,所记住的有“跌了一个倒栽葱”“鼎里的水却一平如镜,上面浮着一层油” “啊呀!我的大王呀!”之类的话,以及几颗脑袋在锅里互斗的场景:

他的头一入水,即刻直奔王头,一口咬住了王的鼻子,几乎要咬下来。王忍不住叫一声“阿唷”,将嘴一张,眉间尺的头就乘机挣脱了,一转脸倒将王的下巴下死劲咬住。他们不但都不放,还用全力上下一撕,撕得王头再也合不上嘴。于是他们就如饿鸡啄米一般,一顿乱咬,咬得王头眼歪鼻塌,满脸鳞伤。先前还会在鼎里面四处乱滚,后来只能躺着呻吟,到底是一声不响,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这除了得到一些快乐和刺激,基本不算读过《铸剑》的样子,丝毫不影响再大些的我和人说,我是喜欢《故事新编》的,而且我确实是喜欢的,只没办法说明上面提到的为什么会带来难忘的快乐。

欢迎长按二维码,前往关注
本期编辑:白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