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0夜 还是学不会 | 01 ![]() 油画《两代人的游戏》 很多名著并不需读全 文 / 白水 说到连环画,家里小人书是有几本的,可并不看它们。因为小,就得自以为大,忙着往大的一堆儿凑,“小人书”光听名字就不合要求。紫色封皮的中国历史故事是从图书馆借来的,我高看一眼它,别人也会高看一眼我,翻开封皮的第一页上还有戳儿呢。之后,连环画也看了,讲的也是故事,画得要更好些,只是没有颜色。大概是有白蛇,有锦毛鼠,有晏子使楚,不算封皮,每本都是完整的,但没有一种是全套的。 前些天,@若文 提起蒋伯潜父亲为他抽取《水浒传》中狎亵相关的、并亲手补进了两回的事,我忽然想起蒋伯潜先生在《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中,对名著们的态度: 适当或不适当,很难讲了。多一些选法,多几种选本,应该是不错的。 后来,书渐渐也有全的了,也便有读全的了。可我还是喜欢找一些选本,那些少则万八千字,多则十二三万字的书,它们中有些和我的眼光一样,这让我很开心;有些并不常见,只是编者之私,这给我有机会显摆。 大概我第一次见《铸剑》,它是叫《眉间尺》的,全或者不全,没有印象了。那时不确知“松明”是什么,更不清楚“龙准”为何,那些唱起的歌,也是略过的,所记住的有“跌了一个倒栽葱”“鼎里的水却一平如镜,上面浮着一层油” “啊呀!我的大王呀!”之类的话,以及几颗脑袋在锅里互斗的场景: 这除了得到一些快乐和刺激,基本不算读过《铸剑》的样子,丝毫不影响再大些的我和人说,我是喜欢《故事新编》的,而且我确实是喜欢的,只没办法说明上面提到的为什么会带来难忘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