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居冀、晋、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东与宣化县接壤;南与山西省天镇县接壤;西与天镇县接壤;北与万全县为界;东南与宣化县、阳原县接壤;西南与天镇县接壤;西北与尚义县、内蒙古兴和县接壤;东与张家口、宣化县接壤。县城地理位置优越,境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通便利,邮电通讯捷达;物产丰富,具有独特风味的农副产品倍受国内外青睐,"怀安三宝"享誉塞外;地下蕴藏着26种矿产,凝灰岩、花岗岩、磁铁矿、高岭土、砖瓦粘土等储量丰富;山水秀丽,灵官庙山群峰叠翠,虎卧寺古松挺拔,夏季时节,凉爽宜人,鸟语花香,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 历史沿革 怀安县历史悠久。据《怀安县志》记载:今县境夏、商时属冀州。 西周到春秋战国属幽州。 秦、汉时属代郡。 西汉时在今县境北部始置马城县(晋废)。属并州代郡。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夸与县(治今旧怀安),属幽州代郡。 三国、魏、西晋仍属幽州代郡。 东晋、南北朝时为突厥、鲜卑所据。 隋属涿郡。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取“朝廷施行仁政,百姓怀恩而安”之意,改夸与县为怀安县,属河北道新州。 后晋石敬塘割据燕云诸州贿赂契丹(新州为其中一州),怀地遂入辽,初属奉圣州,后属大同府。 金时属西京路。 元初属宣德州,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改属中书省兴和路。 明洪武26年(公元1393年)废怀安县置怀安卫(治今怀安城),北平都指挥使司领之。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改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属宣化府巡抚都御史。成化10年(公元1474年)属下西路,参将驻柴沟堡。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属万全都司。康熙32年(公元1693年)改怀安卫为怀安县,属直隶宣化府。并将西洋河、柴沟堡、左卫划入。怀安县名、县界方始稳定。全县辖299个自然村。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裁宣化府,怀安县改属口北道。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易直隶为河北省,晋察区为行省,怀安县改属察哈尔省,为三等县。民国23年(1934年)全县辖323个自然村。民国26年(公元1937年)日寇侵占华北,察省沦入敌手,同年七月怀安县属伪察南自治政府所辖。 1939年9月,成立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怀安县属之。 1940年,怀安、万全两县合并,统称万安县,伪县政府驻柴沟堡。 1945年5月12日解放怀安城。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我军解放察省后恢复县制,怀安县属第六专区(专区驻柴沟堡,怀安县驻怀安城)。县辖七个区(强地、王虎屯、田家庄、渡口堡、太平庄、左卫、柴沟堡)。 1946年,我军战略转移后,国民党占据怀地,我政权转入地下,属北岳区六地委领导。 1947年,为开展对敌斗争,建立天(天镇)、阳(阳原)、怀(怀安)县,县址不定。 1948年1月,我军全面对敌反攻,形势好转后,将天、阳、怀县原怀安县地成立怀安县(驻怀安城)。12月怀安县全境第二次解放,属察南专区。县辖八个区(王虎屯、头百户、陡坡、怀安城、西湾堡、渡口堡、柴沟堡、左卫),215个村。 1949年,全县辖九个区强地、王虎屯、西湾堡、陡坡、怀安城、渡口堡、左卫、柴沟堡、后所堡),355个村(行政村215,自然村140)。 1951年县政府由怀安城迁至柴沟堡。 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撤销,改属河北省,怀安县属张家口专区。 1958年10月,怀安、万全两县合并,治柴沟堡。 1959年5月张家口专区和张家口市合并,怀安县属张家口市。1961年5月张家口专区恢复,怀安县复属专区。 1961年12月25日怀安、万全两县分制,恢复原制至今。 1967年,张家口专区改称张家口地区,怀安属张家口地区。 1993年,张家口地、市合并,怀安县隶属张家口市。 ![]() 行政区划 1951年县政府由怀安城迁至柴沟堡。全县辖六个区(后所堡、中所堡、陡坡、怀安城、渡口堡、左卫)、一个镇(柴沟堡)、355个村。 1952年11月15日察省撤消,改属河北省张家口专区。县辖区、镇、村未变。 1953年,建立乡政府。全县辖六个区,两个县辖镇(柴沟堡、怀安)、一个区辖镇(左卫)、59个乡、357个村(行政村215、自然村142)。 1955年3月,怀安县人民政府改称怀安县人民委员会。辖6个区、两个县辖镇、1个区辖镇、59个乡、344个村(行政村202个,自然村142个)。 1956年撤区并乡,辖两个镇(柴沟堡、怀安城)、31个乡。 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辖6个公社:红旗(柴沟堡)、光明(怀安城)、东方红(左卫)、花山、卫星(头百户)、东风(第三堡),23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10月万全县与怀安县合并,仍称怀安县,县政府驻柴沟堡,辖10个公社(柴沟堡、怀安城、花山、头百户、第三堡、左卫、万全城关、孔家庄、郭磊庄、洗马林),351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 1961年12月,怀安、万全分别设县,恢复原建制,县政府仍驻柴沟堡,辖6个公社(柴沟堡、怀安城、左卫、头百户、第三堡、花山)。 1962年2月,由六个公社分建为24个公社(柴沟堡、南忻屯、沙家屯、满洲坡、渡口堡、西洋河、左卫、第六屯、乔家房、郑王庄、花山、李信屯、西沙城、头百户、太平庄、一堵墙、怀安城、右所堡、王虎屯、张家屯、曹家庄、第三堡、陡坡、中所堡)。 1965年8月,撤消西洋河、南忻屯、一堵墙、中所堡四个公社。同时,将柴沟堡城外八个大队和原南忻屯公社所辖七个大队,新建为“柴沟堡公社”。柴沟堡城内自称一社为“柴沟堡镇公社”。此时,全县辖21个公社,305个大队。 1967年3月,怀安县人民委员会改称怀安县革命委员会。辖21个公社,303个生产大队。 ![]() 1982年8月25日成立怀安县入民政府。辖20个公社、1个镇、305个生产大队、324个自然村。同年8月柴沟堡镇人民政府成立。 1983年辖柴沟堡镇、柴沟堡镇街道办事处、柴沟堡公社、渡口堡公社、满洲坡公社、沙家屯公社、左卫公社、乔家房公社、第六屯公社、西湾堡公社、西沙城公社、太平庄公社、头百户公社、郑王庄公社、李信屯公社、怀安城公社、曹家庄公社、张家屯公社、第三堡公社、王虎屯公社、右所堡公社、辛窑公社。 1984年改公社为乡镇,置3镇(柴沟堡镇,怀安城镇,左卫镇)18乡,自然村未变。 1988年底头百户乡改设为镇,设为4镇17乡,西湾、东湾、三道沟,狐子沟、郝家庄、莲花石6村废,自然村为318个。 1996年2月,柴沟堡乡、沙家屯乡并入柴沟堡镇。乔家房乡、郑王庄乡并入左卫镇。满洲坡乡并入渡口堡乡。辛窑乡并入太平庄乡。李信屯乡并入王虎屯乡。曹家庄乡并入第三堡乡。 ![]() 2020年,怀安县下辖4个镇、7个乡:柴沟堡镇、左卫镇、头百户镇、怀安城镇、渡口堡乡、第六屯乡、西湾堡乡、西沙城乡、太平庄乡、王虎屯乡、第三堡乡。 ![]() 2023年怀安县域总面积1706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人。辖4镇7乡273个行政村:柴沟堡镇、左卫镇、怀安城镇、头百户镇、西沙城乡、渡口堡乡、王虎屯乡、太平庄乡、第三堡乡、第六屯乡、西湾堡乡。县政府驻柴沟堡镇。 ![]() 柴沟堡镇 第六屯乡 第三堡乡 渡口堡乡 怀安城镇 太平庄乡 头百户镇 王虎屯乡 西沙城乡 西湾堡乡 左卫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