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第932课:“箭竹”的几个别名

 青木森森 2025-03-23 发布于北京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竹”部的三个汉字,分别是“箘、簬、筱”。三个字中,只有“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其实,这三个字的本义所指,都是箭竹。

1、箘。读音有两个:

(一)jù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箘,箘簬也。从竹,囷声。一曰博棋也。”形声字。本义是箘簬。另一义是棋子。

图片

(箘簬)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箘簬,二字一竹名,《吴都赋》之射筒也。刘逵曰:射筒竹,细小通长,长丈余无节,可以为矢笴。”

箘簬是一种细长节稀的美竹,可做箭干。也单称“箘”。

《广韵·轸韵》:“箘,竹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其木多棕柟荆芑箭(竹+媚)箘。”郭璞注:“箘亦筱类,中箭。”

也指箭。《广雅·释草》:“箘簬,箭也。”上一课我们讲“箭”时已经说过,箭的本义或指箭竹。这与箘簬字义相同。实际,释草这里的“箭”,应也指箭竹。即所谓的“箭”。

同样,“箘簬”也可以引申为以箘簬为干的箭,也称“箘簬”。

《说文》所记本义之二是棋子。《方言》卷五:“簙谓之蔽,或谓之箘。”

(二)qūn。读音出自《广韵》。

桂树的一种,通称箘桂。《广韵·真韵》:“箘,桂。”《楚辞·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薏茝。”洪兴祖《楚辞补注》:“《本草》有菌桂,花白叶黄,正圆如竹,菌,一作箘。其字从竹。”

箘的小篆写法如图:

图片

(箘的小篆写法)

2、簬。读lù。《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簬,箘簬也。从竹,路声。《夏书》曰:'惟箘簬楉。’”形声字。本义是箘簬。

图片

(箭竹)

关于箘簬,请见上一字的解说。因为两个字是同一事物,此上图还是箭竹的一种。

这里所谓的《夏书》,指《禹贡》。箘簬、楛,是两种植物。《汉书·地理志》颜注:“箘簬,竹名;楛,木名。皆可为矢。”

《战国策·赵策一》:“于是发而试之,其坚则箘簬之劲不有过也。”于是打开一试,它们的坚硬程度就是箘簬也不能超过。

簬的小篆写法如图:

图片

(簬的小篆写法)

3、筱。读xiǎo。《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筱,箭属,小竹也。从竹,攸声。”形声字。本义是小竹,细竹。

箭、箘、簬三个字。依《说文》字序,实际上应当指的都是箭竹。只是箭竹属种类较多,具体每字对应的属种,暂阙。

图片

(箭竹形态)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字作篠。”陆游《过大蓬岭度绳桥至杜秀才山庄》:“柳空丛筱出,松偃翠萝蒙。”

本义之外,筱还有其他用法:

(1)“平水韵”上声韵目名,旧时用以代每月十七日。《文明小史》第三十二回:“县大老爷看那电报,写的是:'潍县商民罢市,足见该令不善辨理,着速行动论谕商民开市,若再畏葸巧避,定即严参!抚院印。筱。’”

(2)小。多用在人名中。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钱塘陆飞,字筱饮,乾隆乙酉解元。”

筱的小篆写法如图:

图片

(筱的小篆写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