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这幅草书 彻底改变了书法史,被国家评为“一级文物”!

 脩姱 2025-03-29 发布于广东
熟悉书法史的朋友都知道,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作品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图片

据传,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推广王羲之的书法,命弘文馆学士将宫中所藏的王羲之手札编成一部《十七帖》。
这部作品收录了王羲之与周抚十几年间的通信,从这些信札中,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书法风格的演变,从妍美到平和,从灵动到从容,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雅。

图片

《十七帖》的编纂完成后,由大书法家褚遂良亲自拓印。褚遂良的拓印技艺堪称一绝,他拓印的《十七帖》字口清晰、点画古雅浑厚,完美地保留了原作的神韵。

图片

这部作品全卷用笔遒劲苍润,点画蕴含隶意,牵丝引带,绞转灵活,虽字字独立,然气脉相通。穿插避让,俯仰得宜,动静结合,气韵从容衍裕,气象超然。

图片

这部作品不仅是王羲之行草书的“大百科”,也是研究其笔法演变的最重要例证。王羲之的草书,用笔更为成熟,融合了章草、行草的用笔,还保留了几分隶意,高古与妍美并存。

图片

相较于唐代张旭、怀素等人的狂草,羲之字更容易上手,也符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规律。南宋朱熹曾说:“《十七帖》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这正是对此作艺术价值的高度评价。

图片

《十七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书法史,成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学习的范本。米芾曾说:“草书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以王羲之的行草书为师,堪称最优选。
此作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书法家的追捧和学习,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

图片

这部珍贵的《十七帖》曾被明代大臣冯铨所藏,也被称为“冯铨本”。建国以后被开封市博物馆收藏,是该馆的“镇馆之宝”,1990年更是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一级文物”。

图片

今天,我们有幸能够欣赏到这部“一级文物”,感受它的魅力与价值。

如果 你也喜欢书法,

但缺乏与书友之间的交流机会,那么请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