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释疑】 天下万事万物的奥妙,只不过是一个理而已,理既然能够明白,还要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学者最难研究的,也难不过对天性、地性、人性的研究。天性、地性、人性既然已经明白通达,那么世间的大道理也就清了。 苍颉开始创造字的时候,观察鸟禽兽类的痕迹,然后制成象形文字,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且能随机应变。释家之经,老子的道家之经,还有梵经,王勃佛记等,到今天,普通的人也不为所知,除了高士,普通的人难得闻见的。 汉高祖刘邦在荣阴这个地方被包围,占测得以木生火,终不能灭亡。有人夜里做梦,梦见肚腹上长了一棵松树,用一根细丝悬于下,此人后来官为幽州刺吏。“松”字为十八公三字组成,不字和十字成卒字(只是大概像)。《春秋》一书上说:“十四心组成德字”,(国志上讲:“口在天上为吴字”。《晋书》上说:“黄字头与小人组成恭字。人负吉为造字……。”郭璞说:“永昌有昌之象。”后来果然昌隆。罗字(罗的繁体),即是四维之象。 世间之人禀承天地阴阳造化,凭借阴阳五行的奇妙思想,其一言一行,一动一静,然后挥笔把字写在纸上,楮是纸的意思,其一点一画一勾一拔,怎能不是善恶的体现,其笔势、笔力怎能不是心态、气质的反映。 字得之于心,笔悬之于手,心如果正了,写的字笔画也会端正;心绪乱了,写出的字笔画也会散乱。笔画端正就会预示万物于己都会相安无事,笔画散乱就会预示有千灾万祸,竟相而起。由此可以看出,其后来的种种结果都源于自己。 事理通达的人用理去占测,愚昧无知的人,拘泥于字中的笔画。最难的无非是立意,最宝贵的无非是占测的言辞。立意必须在于一门,言词务必烂熟于心中。我幼年的时候随老师朋友,刻苦学习,温故而知新,志在科考高中。金榜题名后为祖争得了荣耀,于是渐渐觉得委屈了自己,便借饮酒作诗以自娱自乐。 乘着高兴劲渡过了江,偶然信卜于岩谷,观看溪山的清清流水,倾听禽鸟的悦耳叫声,好象离开了人世间,来到仙境一样。忽然看见一个人,道貌古怪,头发散乱光着脚,坐在磻石的上面。我便坐到他的一旁,交谈了好会,他问我说:“你不就是齐景公吗?” 我感到十分惊讶,他怎么会道我的姓名,我怀疑他一定是个不一般的人,于是回答他说:“是的。”那异人说:“混沌既判,苍颉制造字的,就是我。自从传书契于天下,天下大定。后来登天为东华帝君,现今居住在这个地方,这就是东华洞天。我曾经有一篇十分奇妙的文章,以前传授给谢石了,现在传授给你。你今天既然来了,可熟记这篇文章,然后快速离开。不然的话,世间已更替了。”于是我拜谢而受书,回去之后仔细观看其中的奥妙,原来就是《玄黄妙诀神机》。这是解字的文章,得到其中的方法妙诀,好像山谷的回应声音一样,善恶之理都能得见,祸福显然,决定生死于先知,决断狐疑于事先预测之中。 后来的学者应当特别珍惜这部奇书。 |
|
来自: 戊土777 > 《《梅花易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