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2025年4月6日,信之老师为深圳《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线下学习小组做了一次直播分享,在分享结束后收到了主持人金萍的一封反馈来信,饱含深情的内容中令我们大为感动。 是的,每一次课堂,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次链接,这个链接可以如冬日北风,也可以如三月春风,为什么不可以是后者呢? 知识要通过有温度的知识人来传递,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知识人,而不是工具人。 以下为正文。 老师,好久不见~ 今天周末的共学期待已久,让我意外的是竟然是一场“双向奔赴”,我是从004 期读书会开始做主持人,这一场是我做主持人的第四场读书会。通过今天会场学员的反馈和老师结束后电话的交流,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做好一场读书会的主持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我非常荣幸在学习的德鲁克的过程中能遇到您和 KK 老师这样的恩师,在我探索人生下半场时给我指引方向,关注我的成长,给我建设性的反馈。 今天的这场读书会因为您的加持涌现了很多亮点,也带给我很多思考,请允许我一一道来: ![]() ![]() 课堂是有温度的链接 ①我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介绍知识教练,也是源于您的启发。 简介太枯燥没有感情。今天的表达都是源自真情实感,我怕忘词特意在纸上罗列了大纲。也让我反思,对待每一位知识教练我是否把他们当“工具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只用一张名片去代替。要带有情感的去和他产生连接,并通过语言的表达让学员感受到,在下一场的读书会上我也要尝试用新的方式介绍知识教练,感谢老师的激发。 ![]() 教学可以相长 ②现场互动反向激发知识教练。 我们所有的学员都很意外,老师竟然用这样的方式给大家串讲知识点。后来您跟我反馈之后我才知道是我的介绍激发了您,这让我也备受鼓舞。也让我去思考,我们该如何激发知识教练为读书会做贡献,即便是在线上支持也能让我们的整个场域更加鲜活、灵动。 先前讲述了您个人的经历,又经由怀恩师讲到了您个人长处的发掘,最后回到了原文。您用 10 年的探索发现了自己的长处,我又何尝不是。回想起自己 2015年毕业,到今年正好 10 个年头,这 10 年全然不知自己到底擅长什么,还好遇到了德鲁克和同行的伙伴。我越来越发现我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我也期待我能在余生用自己的长处创造卓越的绩效。 ![]() ![]() 如何让感情发酵 ③知识教练也是有感情的人。 我们之前的分享通常都是让教练上线一小时,分享完毕之后给大家答疑,结束后很少会有反馈和进一步沟通。但是今天我们之间的互动让我更多的感受到信之老师是感情非常丰富的人,您和现场学员温情的互动,对学员作业的认真回复,并标记他们的名字,让每一个人感受到被尊重、被看见。这种情感的连接超出了知识教练的范畴,更像是一位负责任的人生导师。 所以,在后面的共学过程中,我们要和每一位知识教练建立深度链接的情感连接。让学员感知到每一次的分享都是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趣味性强还能学到知识。通过双向的反馈也让每一位支持深圳分社的教练都喜欢深圳的场域和氛围,教练也能被激发。为每一次共学双向奔赴。 ![]() 建立反馈,行动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④第一次做主持我是硬着头皮上的,没有经验,也出现了很多小 bug。后面两次慢慢变得丝滑起来,我也在研究如何做好一场主持,为此我做了很多努力。 但是今天您给我的反馈是主持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语速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去看,我能在这件事情当中学到什么,我还要提升什么,我的改变是什么。感谢您为我提供的整全视野,这条建议非常宝贵,期待后续和老师分享我的改变。 ![]() 学习的形式不止一种 ⑤今天的这种由故事去串讲知识点非常新颖,学员更容易接受。 我现在还没有勇气尝试做知识教练,但是我非常喜欢这种形式,加上我又不是那么一本正经的人,所以我也一直在尝试到底什么样的分享形式适合我。我希望每一期我都能在读书会上有新的尝试,002 期做学员,003 期做观察员输出观察报告,004 期做主持人,005 期做主理人,006 期做知识教练。每一次的参与都让自己有所收获,也慢慢的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最后,感谢老师今天的参与和反馈,对我是莫大的鼓励,我又一次找到了自信,奔赴下一个更好的自己。
|
|